这周晴日多,我经常中午出门去晒太阳。在公园里我或快或慢地走走,身上微微发汗的感觉,享受到了暖阳的惬意。
这也是采收花籽的好时机。夏日盛开过的本地野花现在开始结籽了,那些我曾经拍照、搜索比对、并且认为以后适合在自家院里栽种的品种,我便每样收上十几粒种子,回家后分装标记好,以待明年育种时用。本地的野花品种,既有生长优势,它们相对所购买的非本地品种,也更具有能适应并吸引本地蜜蜂与蝴蝶的特点。
说起野花,这里是我在本土见过的野花最丰富的地方了。走在开阔的野趣横生的公园里,抬眼看是树梢尖开始发黄或者发红的初秋之色,放眼看是渐枯草丛中不时摇曳的各色野花,走近了看,花叶间飞动着忙碌的蜜蜂。自然界这生机勃勃的景象,天然地具有鼓舞人心的力量。
这周我也完成了一本薄书《Aura》。这本书以第二人称的口吻,魔幻现实主义的手法写了一个年轻人去帮一位老妇人整理她故去丈夫,一位将军留下的日记的事情。故事很简单,奇特是环境设置和人物安排,魔幻现实主义的作品离开这两方面的刻意安排都难以构建起来。主人公是贫穷的书生,在报纸上看到高价请人写传记的广告。主家的住处是暗无天日,白天都要点灯才看见走路的地方。主家很老了,经常卧床难起,家里还有一位照顾她的年轻美丽的侄女(亦或外甥女)。小说层层递进,慢慢揭示两代美女之间的相似性,又对照她们对一些东西(道具)的不同说辞,模糊真实与虚幻的界限。在男主对侄女感情加深的同时,也借助将军留下的笔记,讲述上一代曾经的爱情。最后的转折点,当男主在遗稿中看到旧日照片时,发现老妇年轻时简直与她侄女一模一样,而将军的样子也与自己如出一辙,这时他下定了决心要把侄女解救出黑色困境,然后正好老妇要出门去,侄女也接受男主的约会,同意在她房间与他单独见面。故事在单独见面的过程中结束了,这个过程侄女脱衣与他拥吻,一步一步她变老了去,最后变成了老妇人本身。
这本书如果快读,一两个小时就够了。但我觉得它值得细读细品。明明是第一人称的视觉和叙述角度,偏偏用第二人称叙述;你可以当它是万圣节季节的恐怖鬼故事,也能当它是两代人爱情故事的无缝重迭;甚至可以说它有深刻的哲理,历史的重复,究竟是不可避免,还是它本身就是历史在一瞬间发生了穿越。也许各人去读,会产生出完全不同的感受。
另一方面,我也开始阅读Ayurveda的书籍。这是一种源起于印度,在印度、尼泊尔和斯里兰卡等地流行古老的自然疗法,它有自己的完整体系,体系类似于皇帝内经,但又更象是道医的处境,因为它也具有宗教信仰的意味。它也谈元素,不是金木水火土,而是空间,气、、水、火与土。它也讲体质与平衡,五种元素两两作用而构成三种体质,每个人都可归于一种体质,当体质失去平衡人就会生病。人判断自己属于那种体质,然后再去查看平衡状况来调养身体。瑜伽是Ayurveda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也重视食物调养,重视生活方式的及时调整。
我对这套自然疗法系统完全陌生,希望通过学习新的系统知识,自保且自信于自己的学习能力。学习本身能产生比较适度的压力,承受它的时候,自身也得以丰富起来。
平日里宅在这朝西的房间里,我感觉到越来越多的寒气近身而来。看来,随着这季节的深入,我需要确保自己经常出门晒太阳的机会与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