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外

眼外眼内皆视线所及。眼外的世界多少真?眼内的自己看得清?
正文

随笔 46

(2025-10-31 15:12:09) 下一个

我是岁数大了才想起也感谢自己那个学生年代,那时的社会风气基本上是象牙塔,受保护。这个年代教小学生要保持警觉性(Vigilance)。小学生就要有警觉心,从当下现实来说诚然是好事,但纯真与成熟是背道而驰的。普罗大众在离校后大多数都为了生计踏入社会大学,在江湖中的日子大多数人都无奈的成长,老话说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就譬如在公司晚宴上,大老板拿着一杯酒来敬你这一桌的同事,就算不会或不喜欢喝酒,恐怕也得呷一小口应酬一下,否则不知如何应对同桌、旁边同事的循循善诱、敦敦教诲。

倘若小学生就要有意识学会警觉心、戒心,试问人的一生感受纯真的百分比剩下多少?我不禁想起倪匡卫斯理小说《锁匙》的话:为什么要有锁匙?

[ 打印 ]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