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夫妻,一埸人生》
一
沈大妈很強势,不问对外还是对内。
温柔与她绝缘!
沈大妈年轻时是医院会计,她认为不该报销的单据坚决不给报销,
大家对她煲贬不一。
沈大妈退休了,她把她的强势带了回来。
她开始对居指东道西。
一楼的吳大妈想把门口的地圈起来当作院子。刚一动工,
理亏的吳大妈只好停工。
沈大妈居住的这栋楼,楼顶是个大平台,在没有空调电视的日子里,
当初盖这栋楼时,施工方偷工减料,楼顶水泥漫得很薄。
楼都是私人财产了,住在顶层户主就想办法堵漏。
有用胶帶贴,有用水泥灌,有用沥青铺。
有一住户干脆在裂缝处盖个小房子,既能堆放杂物也能防漏。
沈大妈不愿意了。她指着小房对房主说:“拆了!赶快拆了!
房主好像早有准备,拿出一份住房条例,指着条文告诉沈大妈:“
沈大妈悻悻地走了。
沈大妈这脾气是惯出来的。
沈大妈有三个哥哥,她是老小又是个女孩,
参加工作后的沈大妈在医院里当会计,到退休时仍是会计。
结婚后的沈大妈对沈大爷也是吆五喝六,俩口子经常闹矛盾。
俗语说夫妻是床头吵架床尾合。都是沈大爷败北。
现在都退体在家,也渐渐老了,激情岁月已经退潮,
沈大爷首先把自已的退休工资卡从沈大妈哪儿要了回来。
沈大爷天天拿着鱼钩鱼娄去钓鱼,却没见他帶回一条魚。
沈大妈膝盖滑漠发炎了,走路一瘸一拐的。
有一天沈大妈把门从里边锁死了,
在邻居们的劝说下,沈大爷才进了家。
有几天夜里,沈大爷家里又哭又闹,还有叫骂声,把邻居都吵醒了。
沈大妈的病越来越严重,送到医院也没看好。
沈大爷就把沈大妈送到康复医院养着
一天沈大爷回来说,沈大妈走了,临终时深深叹了口气!
呜呼!
这真是:
一生批东斥西,
临终躺床喘息。
可叹无人问津,
自责一世偏激!
二
在旗山角下有一个村庄,24岁的王小敏就出生在这里。
俗语说,男大当婚女大当嫁,小敏已到了婚育年龄。
小敏的父母在小敏20岁时就张罗着给独生女小敏找婆家,
心怀春意的小敏爱上了本村高大英俊、
小敏爱他爱的发疯,实在控制不住,就写了张纸条塞给他,
当晚,小敏向父母撒个谎,就向树林中奔去。
高会计坐在一块石头上已在等她了。
高会计旁边还有一块石头靠得很近。
小敏气喘吁吁的坐到会计旁边。
“敏!你找我有什么事?”会计问
“你是知道的,我有孩子,老婆很贤惠!”会计继续说。
会计说着话一抬手,正碰上小敏坚挺的乳房,小敏像触了电一样,
这一晚,小敏自觉自愿地献出了自己的贞操!
又一次的约会时,会计对小敏说:“如果怀孕了,赶快去堕胎!”
小敏撒着娇说:“就不!我要给你生个儿子!”
“一个姑娘家家的,帶着个孩子,找死啊!”
“那你在市内租间房,我和孩子住在那里,我打工供孩子上学。
小敏心有成竹。
高会计不值可否地苦笑了下。
小敏真的怀孕了。
刚开始她穿宽大衣服加以掩饰。后来用布条缠腹。七八个月时,
打、骂、追问!小敏就是不说。
父亲准备好架子车,要拉她去医院,她坚决不从!
咱按下自作自受的小敏不说,再来讲讲另一个人的故事。
三
三十年前,在旗山角下这个村子里生活着吳姓兄弟俩。
他们的父母都去世了。
哥哥娶亲后的苐二年,弟弟吳強参军走了。
吳強的营房在青岛市郊。
吳强被这儿的繁华富余所吸引,决心在这儿安家落户,娶妻生子。
营长的妻子是当地人,吳强央求她给自己介绍对象。
固木村有个王姓姑娘看上了吳强,俩人谈起了恋爱。
吳強婚后共育三男两女,日子过得有些紧巴。
大儿子吳用都二十五六岁,却娶不上媳妇。
吳强对儿子吳用说:“回老家吧,让你大妈帮你在村子里找个姑娘,
于是,吳用以探亲名义来到父亲的老家一一旗山角下这个山村。
吳用来找媳妇的风从吳大妈家里吹了出来,
高会计也听到消息了,他悄悄来到吳家,塞给吳大妈一些钱,
高会计用什么理由说服小敏跟吳用走的,不得而已。
吳大妈那三寸不烂之舌把吳用也说动了心。第三天,
不知是劳累还是火车的颠簸,刚一下火车,小敏就作病了。
小敏生下一个男孩。
趁吳用回家拿东西的空隙,小敏要求大夫给她做绝育手术。
当时,正是号召“独生子女好,政府来养老”的节段,
三天后,吳用抱着孩子,领着媳妇回到固木村自己的家。
小敏给孩子起名高山,吳用报戸口时填的是吳高山。
孩子满月后,小敏偷偷地给高会计发了一封信,让他来看儿子。
高会计来了,以小敏表哥身份来探亲。
吳用的父母好酒好菜热情招待了他。
饭桌旁,小敏把孩子递给高会计,高会计把婴儿抱在怀里,
一个月后,吳大妈的女儿,也就是吳用的堂姐来固木村,
一句话如惊天劈雷,震惊吳用全家。
吳用第一次殴打了小敏。
在以后的日子里,夫妇俩的生活表面平静,可感情的裂痕越来越深!
待续
。。。
概括力很强,简笔画下笔精准的感觉。故事有生活接地气,不管是堂姐还是堂弟,梧桐家都是人才济济:))
好看,我喜欢看她的文,朴实,故事特别有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