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强同志

为你讲述华人同志和家人的故事。
正文

当有人向你出柜,请不要让TA不要告诉别人!

(2024-05-30 07:54:01) 下一个

朋友20年前在美国留学时,向一位外国同学出柜表达好感,对方是一位直男,听完之后,外国同学说:虽然我不是同性恋,但是你一定不要感受到挫折而就此止步,你需要告诉更多的人,这样才会因更多的人了解你们,而环境改善(大意)。

一次聚餐时,听朋友讲述这段经历,我听了很打动。

1

人为什么要出柜?要跟你分享TA人生中最隐秘的部分?

 

对于性少数来说,我们在乎你,不想与亲人之间的爱被卡住,不想因为一个重要事实被包裹起来,而影响到亲人或朋友间的沟通与互动。这个事实,大到不仅影响我们生命的质量,甚至影响我们生命的走向。

 

当父母和亲人来关心我们的婚姻时,他们谈论的婚姻是要去找一个异性,而我们想要找的是一个同性。这个事实,如果不被说出来,父母对我们的关心和自己想要的幸福之间,远隔万里。

 

如果只从自己的角度去关心别人,有时相当于一种骚扰。

 

很多性少数就是常年要忍受这样的骚扰,没有准备好出柜时,要花很多的精力虚于委蛇,顾左右而言他。亲人之间的关系成为负担,而不是加油站。

 

想象一个场景,春节一家人团聚,大家围坐在一起,所有人的目光都盯着你,你大姑介绍了一个人,让你去相亲,而你是一个同性恋,不敢说出真相,你需要耗费多少精力去应付这件事?也许整个春节,对你来说,都是一个灾难化的场景。

 

很多性少数,往往是逃避多年之后,实在没办法了,才把这个影响关系变量的重要因素说出来。所以,出柜的本质就是“疏”。

 

如果再不疏,亲子关系可能就要崩塌了,如果再不疏,友情就更表面了。出柜,是疏通与亲人之间爱的阻塞点,出柜是去污剂,清除因信息不透明造成的各种误解,出柜是把关系从表面推到深度的助推剂,看见一个清澈透明的你。

 

2

 

我听过无数的出柜故事,其结果归纳起来就两种,一种是疏,一种是堵。

 

能做到“疏”的就是开头提到的外国友人的回答,鼓励你千万不要害怕,要继续说。我为这种回应感动,是因为他能深刻体会到,性少数出柜有多么的艰难,要经历多少忐忑,而且,极有可能因为收到的负面回应,又吓得缩回到柜子里,以后再也不敢说了,所以需要被鼓励。而且这个回应的格局之大,还关注到社会运动层面,当你们告诉了更多人之后,环境就改善了。这是洋鲁迅啊,“世上本没有路,走得人多了,就成了路。”

 

但是很遗憾,我听到的绝大多数出柜故事是“堵”,特别是在国内。

 

听完别人掏心掏肺,憋在心里几十年,泪流满面才敢说出来的故事,给出的回应却是,“这事千万不要再跟别人讲!” 或者“为了你父母的身体,我帮你瞒着。” 给你堵住了。

 

这类回应,都存在一个判断:你这事是不好的,是丢人的,我内心也是这样认为的,所以,我叫你不要到处说。这句话,可能没有明说出来,却如此明显地弥漫在空气中,弥漫在每字里行间。

 

这样的回应没有共情,更像是恐吓。但是又披着朋友间关心的外衣,我为了你父母的身体健康,让你瞒着,我为了你的事业高升,让你瞒着。我是为了你好呢!

 

他们都不曾回答一个问题,为什么那个向你出柜的人,只有瞒着真相,才能取悦别人?才能事业高升,才能父母身体健康?

 

同性恋出柜是自我认同与自我接纳。性倾向是我的一部分,我要与它和谐共存才能完整。而出柜被堵,则传递一个信息,你不需要展现完整的你,我们只想看到我们想看到的部分。所以,同性恋只配做半个人吗?

 

3

 

性少数出柜不是一种显摆,而是一种内在需要。

 

没有人想要一直戴着面具生活,那让人压抑,而且影响身心健康。出柜,对于很多人来说,是一种寻求支持的表现,如果再不说,TA可能就扛不住了。

 

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威廉姆斯研究中心Ilan教授提出了性少数压力模型。他的研究表明,污名、偏见和歧视创造了一个敌对和压力的社会环境,导致心理健康问题。该模型描述了压力过程,包括偏见事件的经历、对拒绝的预期、隐藏和隐瞒、内化的同性恋恐惧症以及改善的应对过程等。这个模型能解释为什么LGBT人群患抑郁症的比例、自杀率、物质滥用和患癌症的比例都高于非酷儿人群。

 

这不是你认为的轻描淡写的说不说都行的问题,这是身心健康问题。

 

对性少数来说,出柜是一种消解自身难以消化的压力,是一种寻求帮助,是通过重要的人认可,来强化自身认同,形成小的舒适环境,才有能力抵抗社会的偏见。一个身处系统性的偏见和拒绝的环境下,仅靠自己的力量是不够的。

 

如果你得到别人的信任,被人当成出柜对象,你的表达,你的态度,都需要谨慎。

 

你可以与当事人一起探讨出柜的范围,但切忌,不要为对方做审查,要知道对方决定说出来,一定是经历过很久的权衡利弊,对方需要的是鼓励和接纳,不是恐吓和夸大风险,事实上,想象中的风险,大部分不会发生。

 

不让别人出柜,其实是一种恐同行为。美国军方曾有“不问不说政策”,不允许军人说自己是LGBT,而俄罗斯最近通过的恐同法案,则对公民讲性少数内容进行高额罚款,这些臭名昭著的行为,都是逼着性少数不要出柜。

 

如果你真的想帮助对方,请不要让出柜这件事到你为止,而是成为接力者,当然不是去讲别人的隐私,而是在你的生活中,去普及性少数知识,去谈论性少数话题,让更多人的了解这个人群,消除歧视。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