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边红树

重新开动博客,摄影欣赏。
正文

一位老教授和一位清洁工的故事(7)

(2025-10-10 10:02:58) 下一个

一位老教授和一位清洁工的故事(7)

  药房老板赵刚吩咐前台的伙计照看店铺,又吩咐另一个伙计去后院把店里的马车赶到了药店门口。赵刚让王氏和王力都上了车,自己随后也上了马车。他让伙计赶车去客栈那里。在车上,王氏哽咽的对赵刚说道:“弟弟,真是老天爷开恩让我们遇见了你,觉得有一种绝处逢生之感。想到我们一家四口会给你和弟妹带来麻烦,我的心里很不安。王力长大了,他可以去药房帮忙;另外,我也能做一些事情。弟弟,你可千万别见外,店里有什么活需要帮忙,你尽管吩咐。”赵刚回答:“姐姐,咱们是亲戚。我父亲在世的时候,经常说起他和哥哥小时候的事情。父亲说:“大伯心地善良,不论在吃喝上,还是在玩耍上总是让着他。有一次在玩藏猫猫游戏的时候,父亲一不小心把一个大花瓶打破了,那可是奶奶当年留下来的一对大花瓶。我父亲当时非常的害怕,大伯安慰父亲不要怕。后来,大伯去父母那里跪下认错,父亲才免了一顿责罚。。。”赵刚对王氏说道:“我父亲和大伯的感情是很深的。我的妻子人很好,她叫张丽。女儿小英今年三岁了。她平时在家照顾小孩子。有空的时候,会在院子里帮着伙计晾晒一些中草。姐姐,你不要客气,咱们都是一家人。”

  马车到了客栈,在院子里停了下来。赵刚和王氏下了车,王力也下了车。他们走进了客栈的大厅,前台的老板娘走过来微笑着和王氏打了招呼:“城里很热闹吧?这位先生是谁呀?”王氏含笑的回答:“他是我的堂弟,在这里开药铺。我们失散了多年,没想到却在城里遇上了。我一会就来结账,全家都去堂弟那里,非常感谢老板娘的招待。”赵刚走过来和老板娘打了招呼:“谢谢老板娘对堂姐一家的照顾。”老板娘回答:“哪里,招待客人是应该的。你堂姐是一个很要强的女人,一个人带着孩子翻山越岭来到这里很不容易。”王氏谢过了老板娘之后,就领着堂弟赵刚向里面走去。到了屋里,王氏把女儿王珍和小儿子王峰带到赵刚面前说到:“孩子们,快叫舅舅。”两个孩子走到赵刚面前说道:“舅舅好。”赵刚高兴的回答着:“孩子们好,你们都长7大了。”看到堂姐家的三个孩子长得都很精神,大眼睛和高鼻梁长得很象堂姐。他转过头来对堂姐王氏说道:“姐姐,孩子们长得很健康,而且很有礼貌。”王氏说道:“谢谢弟弟的夸奖。”

  大家走进了大厅,王氏来到客栈的前台,她拿出了银两准备付几天的食宿费用;老板娘笑着对王氏说道:“你的弟弟早就让伙计结了账。你们的相见简直就是一个奇迹,好像是老天爷安排好了让你们在这里相遇。”王氏听后,眼睛里顿时充满了泪水,她转过身来对赵刚说道:“老板娘的话都说到我的心里去了。从河南到山西的一路上,愁云一直盘旋在心头;为了孩子们能有一条活路,我是冒险来到山西。没想到能和弟弟相逢,我的心里踏实了很多,真不知道要怎样感激弟弟的相救。”赵刚对王氏说:“姐姐,我们是一家人,互相帮助是应该的。”和老板娘道别之后,大家就上了马车,然后向赵家的方向奔去。大约半个小时之后,马车在一家宅院门前停了下来。赵刚和伙计帮助王氏和孩子们从马车上下来,然后走进了院子。院子很大,周围有木栅栏围着。在院子的右侧有一个菜园子,里面种了一些蔬菜。在旁边还有一个小花坛,上面种了一些鲜花。在院子的左侧,有一个停放马车的地方。看到眼前的情景,王氏对赵刚说道:“弟弟,一看就知道这是会过日子的好人家。”

  在屋里的赵氏隔窗看到了她们,心里很惊奇,就抱着女儿走了出来。赵刚对妻子说道:“小丽,她是我堂姐赵玲,带着三个孩子刚刚到了山西。”赵刚从妻子怀里接过了女儿,张丽走上前拉着王氏的手说:“赵刚经常说起他有一个堂姐住在河南,有机会一定要去看望。”王氏看着眼前的弟妹,只见她的身材苗条,眉目清秀,盘起的发髻上别着一根玉簪子。身上穿着桔黄色的丝绸上衣,下身穿着淡蓝色的丝绸裤子,脚上穿着一双绣花鞋。王氏对张丽说道:“弟妹真漂亮,看上去你好年轻啊!”赵氏听到夸奖后,微笑的对王氏说道:“公公活着时,曾经跟我们说过:‘大伯家有一个女儿,人长得又聪明又漂亮,而且很能干。’你们一路上一定吃了不少苦,赶紧进屋歇息,我让厨子马上给你们做饭。”她从赵刚的手里接过了女儿:“小英,快叫姑姑。”小英看着王氏,奶声奶气的叫了一声“姑姑。”王氏从弟妹张丽的怀里抱过了小英,对弟妹说道:“孩子好乖,长得很象弟妹。”接着王氏把三个孩子叫了过来:“孩子们,快给舅妈问好。”孩子们对张华说道:“舅妈好。”张丽看到三个孩子很高兴,:“你们都长大了,又帅气又结实。”王氏对弟妹张丽介绍到:“老大叫王力,十五岁,老二叫王珍,十三岁,老三叫王峰,十一岁。”

 

待续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4)
评论
海边红树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晓青' 的评论 : 欢迎光临和留言,谢谢鼓励,平安是福。
晓青 回复 悄悄话 写得真细,好看!
海边红树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菲儿天地' 的评论 : 欢迎光临和留言,嗯,是真实的故事,可惜水平很差,写的不好。谢谢菲儿,平安是福。
菲儿天地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海边红树' 的评论 : “清末及民国初期的时候,东北一些有钱人家的女人穿戴也都很讲究。不止一次的听过当时穿的是绫萝绸缎的事情。烟袋锅是铜的,长杆的。。。见过长的裹脚布和小脚,烟袋锅没见过。” ,又听说是个真实的故事,好期待!:)
海边红树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cxyz' 的评论 : 欢迎光临和留言,倒叙讲一个老教授的经历。经过了逃难,后来逃婚,再后来去了大学。。。真实的故事,只是我讲的不动人。平安是福。
cxyz 回复 悄悄话 看题目以为是现代, 看文章却像是古代, 反差感觉奇特。
牵牛花非常漂亮。
海边红树 回复 悄悄话 清末及民国初期的时候,东北一些有钱人家的女人穿戴也都很讲究。不止一次的听过当时穿的是绫萝绸缎的事情。烟袋锅是铜的,长杆的。。。见过长的裹脚布和小脚,烟袋锅没见过。
海边红树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南瓜苏' 的评论 : 欢迎光临和留言,我写的故事来自真人真事,但是也有虚构的成分。 (真实的是三个孩子后来都读大学了,堂弟的支持起了重要作用。)在兵荒马乱的年代,他们能完成学业,真的很了不起。只是我对当时的背景不那么清楚,所以在写作上难免有牵强附会之感。谢谢瓜苏的鼓励,平安是福。
海边红树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南瓜苏' 的评论 :欢迎光临和留言,谢谢瓜苏。嗯,弟妹人很好,否则的话,无端来了逃难的四口人,家里会吵架的。(实际中的王氏和儿媳妇闹别扭的时候,她把饭桌子给掀翻了。她认为自己领孩子逃难,最后救了一家有功。她的儿子看到妈妈发脾气时一下子就跪在了地上。)平安是福。
南瓜苏 回复 悄悄话 马车、客栈、药店,菜园、花坛和木栅栏,勾勒出清末民初或类似传统社会的市井图景。喜欢这样的描写,问好红树。

南瓜苏 回复 悄悄话 这真是绝处逢生,时来运转。张丽虽遍身绫罗,但为人谦和友善。
海边红树 回复 悄悄话 王氏一家来自乡下,干净的粗布衣服就很好了。
海边红树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觉晓' 的评论 : 欢迎光临和留言,站在台前许是给客栈的一个点缀。平安是福。
觉晓 回复 悄悄话 山西人真富,开店的女人平常穿丝绸。:)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