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边红树

重新开动博客,摄影欣赏。
正文

转引余光中二首美诗《白玉苦瓜》《乡愁》

(2025-10-24 12:51:35) 下一个

 

  转引余光中一首美诗《白玉苦瓜》 

  去年在台北故宫浏览观赏的时候,拍下了雕塑“白玉苦瓜”的艺术品。苦瓜伸出的蔓茎连着一片叶子,倚在苦瓜上浑然一体。整个的艺术品精雕细琢,布局协调,活灵活现,巧夺天公。

  白玉苦瓜静静的立在那里,不知道曾经被多少人观赏过;它以艺术展品的方式出现,似乎它的灵魂却闪烁着光辉。“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当白玉苦瓜的雕塑与诗人余光中的目光相遇的时候,刹那间,“心有灵犀一点通。”诗人从雕塑中捕捉到了一个灵感,然后他把人生的经历和历史的轨迹衔接了起来,就产生了这首白玉苦瓜》动人心弦的诗歌。

  台湾诗人余光中于1974年以咏物诗的形式,写出了“日磨月磋琢出深孕的清莹,看茎须缭绕,叶掌抚抱”“苦心的悲慈苦苦哺出”“皮鞋踩过,马蹄踩过,重吨战车的履带踩过”“笑对灵魂在白玉里流转。一首歌,咏生命曾经是瓜而苦,被永恒引渡,成果而甘。”通过隐喻的手法写出了中华文明的历史积淀与精神传承。 

  (1)白玉苦瓜

  似醒似睡,缓缓的柔光里

  似悠悠醒自千年的大寐

  一只瓜从从容容在成熟

  一只苦瓜,不再是涩苦

  日磨月磋琢出深厚的清莹

  看茎须缭绕,叶掌抚抱

  哪一年的丰收像一口要吸进

  古中国喂了又喂的乳浆

  完美的圆腻啊酣然而饱

  那触角,不断向外膨胀

  充满每一粒酪白的葡萄

  直到瓜尖,仍翘着当日的新鲜

  茫茫九州只缩成一张舆图

  小时候不知道将它叠起

  一任摊开那无穷无尽

  硕大似记忆母亲,她的胸脯

  你便向那片肥沃匐匍

  用蒂用根索她的恩液 

  苦心的悲慈苦苦哺出

  不幸呢还是大幸这婴孩

  钟整个大陆的爱在一只苦瓜

  皮靴踩过,马蹄踩过

  重吨战车的履带踩过

  一丝伤痕也不曾留下

  只留下隔玻璃这奇迹难信

  犹带着后土依依祝福

  在时光以外奇异的光中

  熟着,一个自足的宇宙

  饱满而不虞腐烂,一集仙果

  不产在仙山,产在人间

  久朽了,你的前身,唉,久朽

  为你换胎的那手,那巧腕

  千眄万睐将你引渡

  笑对灵魂在白玉里流转

  一首歌,咏生命曾经是瓜而苦

  被永恒引渡,成果而甘。

  (2)《乡愁》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这首诗创作于1972年。余光中的祖籍是福建永春,他于1949年离开大陆去中国台湾。当时由于政治原因,中国台湾和大陆长时间的隔绝,致使余光中多年没有回过大陆。《乡愁》表达了诗人对祖国大陆的深切怀念和对统一的期盼,诗人在台北厦门街的旧居内写下了这首诗。

  

 作者介绍:

  余光中(1928年10月21日-2017年12月14日),当代著名作家,诗人,学者,翻译家,散文家,出生于江苏省南京市,祖籍福建省永春县。1952年毕业于台湾大学外文系。1959年获美国爱荷华大学艺术硕士。先后任教台湾东吴大学,台湾师范大学,台湾大学,台湾政治大学。1974-1985年任香港中文大学中文系教授,1985年,任台湾中山大学教授。其中有六年时间兼任文学院院长及外文研究所所长。

  余光中一生从事诗歌,散文,评论,翻译,被誉为文坛的“璀璨五彩笔”。涉猎广泛。出版了诗集,散文集,评论集,翻译集共40余种。代表作有《白玉苦瓜》-诗集,《记忆像铁轨一样长》-散文集等。

[ 打印 ]
阅读 ()评论 (2)
评论
海边红树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星如雨86' 的评论 : 欢迎光临和留言,谢谢鼓励,平安是福。
星如雨86 回复 悄悄话 好美啊,余光中这首诗歌也写得好,欣赏了!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