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秋日絮语点滴
(1)看一幅图有感
皱纹密布的岩层
那是岁月留下的行踪
风霜雨雪日晒的侵蚀
恰像刻刀一样雕琢着山形
每块石头都有自己的故事
它们都展示出了一腔的宽容
即使化成了碎石泥土
也要让山地长满绿松
(2)日记-9月19日
美丽的大自然风景在春夏秋冬四季中轮回,各有千秋 。不仅赏心悦目,从中学到知识和哲理,而且大自然的风景还有治愈心灵的功能。
窗前放着几个花盆,里面种的是非洲紫罗兰的叶子。它们在花盆里安静的生长着,惹得我数次的回眸;两个月的时间过去了,花盆里的叶子还是孤孤单单的,也许萌生的叶芽正在土里生长?不管怎样,在等待中会帮助培养耐心。
新记的英文单词很快就会忘记,“重复是记忆的母亲”,所以,学习需要复习。“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
有时往事会悄然浮上心头,对于不愉快的事情,就用这一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去对待。与其费心劳神纠结,还不如去涂鸦,听一首歌曲,或者是去读书。
如果在观赏一幅画,读一首诗词或者是看到美丽风景的时候,即使有点滴的感悟,都要把它写下来。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
花草树木的枯荣随着季节而变化,生命的伟大体现在种子再生的能力上;它能够发芽,长叶,开花和结果。
嫉妒和偏见会影响一个人的判断能力,若视线狭窄,就会成为“井底之蛙”。
岁月流逝,一去不返。所以,要热爱生活,珍惜当下。
(3)11-4-2025日记
一次在读JoyAnna博客文章的时候,看到了有关讲解诗词的课程,就跟着听了一下。课堂上,教授讲的很详细,且有诗词为例用来分析。其中诗里一种修辞方法“对仗”引起了我的注意。数年来,我没少按照词牌去填词,平仄音律一般都会遵从;但是,却没有注用“对仗”方法,看来不合乎诗词的要求。
尽管在有些词中用了“对仗”修辞方法,后来发现并不严格的,应该说用的是“对偶”修辞方法。
于是带着疑惑的心情上网查询了“对偶”与“对仗”之间的区别:
“对偶”和“对仗”的区别:
1。“对偶”:限于字数上相等,结构,词性大体相同的意思,相关的两个短语或者句子。
例如:“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风吹云动星不动,水推船移岸不移”等等。
2。“对仗”:除了具备对偶的要求外,还要求词性一致,在音律上平仄相对,在意义相关。
如果用一句话来总结对偶和对仗的关系,那就是“对仗”是更加严格的对偶,所以“对偶”不一定是“对仗”,“对仗”一定是“对偶”。
“对仗”例子: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滕王阁序》中的名句,对仗工整,意境优美。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来自杜甫《绝句》
“红雨随心翻作浪,青山着意化为桥。”
--来自毛主席《七律二首送瘟神》
。。。。。。
“对仗”和“对偶”紧密相关,但“对仗”要求比“对偶”更为严格,是律诗,排律等格律诗歌的重要规则,旨在使语言整齐和谐,音韵优美,并产生相互映衬的艺术效果。(以上的知识介绍来自网络)
看来填词并不容易,平仄要遵循,对仗更要注意。只好对自己说:写词路漫漫,对仗需深究。
愿人们的生活更美好,愿和平的阳光普照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