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山老松的回忆录

主要以回忆录的形式,把人生经历过的人和事进行重现,时间追朔从1970年到2017年,真实的经历,鲜活的人物个性,希望能让您茶余饭后,有些谈资和共鸣。
正文

楚河和汉街【长篇】--雷神大洪(164)

(2025-07-23 18:52:23) 下一个


南河省和西陕省有些地方仅仅隔着一条小溪,小溪流经的东面就是南河,小溪的西边就是西陕,要是在国道上,区别就是一块牌子的正反面,正面是“欢迎您再来西陕”,反面则是“南河欢迎您”。


牌子两边的老百姓都是一样的口音,种一样的庄稼,但就是行政隶属不一样,也享受着不一样的风俗,不一样的行政领导。


这就造成了自己村的事首先得汇报给乡里,乡里再汇报给县里,县里汇报给地区,地区最后汇报给省里。


这样就流传一句笑话,相邻两个村庄不同的省,发生点纠纷就直接造成了两个省级别的矛盾,最好的相处方式就是“对面不相识,老死不往来”。


坊间流传着一个传说:南河省函谷关古城镇派出所出警,沿群众报案歹徒逃跑的路线驾车急追,一不小心就追到了西陕境内,西陕省潼川县交警大队在国道上设卡查车,看到南河警方的同志都着便服不说,开的车只挂了一个自己做的“治安巡逻”的牌子外,任何能证明车辆的手续都没有,西陕交警按惯例把车扣下,让南河的警方打电话让人送车的蓝本登记证,等来的却是南河警方的援兵,在堂堂的三一零国道上,上演了一场警察打警察的“好戏”,不明就里的群众还以为是在拍电影,西陕省的群众流传的是“杂牌军打正规军”,南河省流传的是“敢查我们警察的车,我们的警察牛逼啊,着急了自己人都打”。
这就行成了两边警方的信息壁垒,两边的警情从来不共享,除非汇报给各自的公安厅,由公安厅再进行警情通报和信息共享。


刘志钢就是看到了两个省这样的壁垒,所以,在西陕省作案后,就到南河省修整休息。

实际上,刘志钢他们是闲不住的,一是等冯学子和大林的伤势好转,二是等西陕省的警情放缓,半个月后,耙子杨和小林租了一辆面包,当然不能让司机知道去拉什么,把安西市康复路抢劫的现金拉了回来,枪支还留在了安西市,按刘志钢的原话就是“等场子再凉一凉,还要杀个回马枪回去的”“人家是鸡蛋不能放在一个篮子里,咱们是枪支到处放,用起都顺手”。


这次让刘志钢盯上的就是南河省和西陕省最临近的镇子—古城镇,古城镇有一个远近闻名的,搞金矿发了财的百万富翁(据说早上亿了),名字叫吴百让,但吴百让却是一个大善人。。。

              本章完,待续-雷神大洪(165)

[ 打印 ]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