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郞

大千世界,芸芸众生,勤于学习,善于自省,变教训为经验,从失误趋成功。勇于开拓,敢于进取,继往开来,谱写新章。巴郞身处环境、社会、以及自身的发展变化之中,耳闻目睹,泘光掠影,感同身受,偶有所得,遂予笔录存之,欲与文友们分享,俟以自娛娛人矣。
正文

《太极拳哲理探索》拳术大师曾庆宗论道二

(2025-11-23 01:22:39) 下一个

曾庆宗第九次重讲:九评《太极、道教和水——太极拳哲理探索》

 

《太极、道教和水——太极拳哲理探索》一文是四十多年前,我在川大计算机系当老师时写的一篇具有时代意义的跨时代哲学文章。因为这篇文章提到的五个概念,即太极、道教、太极拳,是中华民族文字、文化、文明研究的核心概念;水和哲理是世界人类文明的共同研究概念。这篇跨时代研究的优秀文章,被当今西方文明研究的顶尖大学——瑞典斯德哥尔摩大学学报翻译刊登。斯德哥尔摩大学中文系还给我寄了900美金,邀请我去该校讲学。1991年3月8日,我持国家武协主席徐才的介绍信、《中华武术》杂志的介绍信及成都体院武术出国教授的介绍信,受国家重托,前往瑞典宣传弘扬中国武术和中医学这两项中国人类的最高文明成就。这篇文章便成了我赴瑞典斯德哥尔摩大学讲学的桥梁。从此,我在瑞典等西方文明国家推广、弘扬、发展中国的武艺和中医学——这两项中华民族冠绝世界的古代人类文明,同时也宣传、弘扬、发展了以中国哲学为指导核心的中国人类文化文明各领域的光辉伟大成就。这篇文章不仅在国外推动了中国人类文化文明的传播,在国内也得到广泛的学习、应用与推广。但我自己觉得,国内很多人还没有真正认识到这篇文章对中国人类文化文明梳理与发展方向的明确性和重要性,没有真正理解它对中华武术和医学复兴、文化文明传承的价值与意义,也未能完全领会这篇文章的精髓与优秀之处。因此,我在此再次重讲,这已经是第九次了,今后还会继续讲下去。这篇文章不仅弘扬发展了中华人类文明,对整个世界人类文明的进步与发展,对全球人类文明先进优势的认知及登顶目标的统一,也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和现实价值。

 

在2010年已出版的《曾庆宗武术医学文化研究文集》第50页,刊登着我撰写的《太极、道教和水——太极拳哲理探索》一文的原稿。下面接续前文,进行第九次重讲:

 

原文摘抄:四、太极拳的演练和水之形状

 

前面粗略地谈了太极拳的产生、拳经和意念,下面再讲其演变、练习及实作的情况。假借于静水缓流者是杨氏太极拳的健身演练,假借于流水一梯一级向下流淌者则是跟步式的孙氏太极拳,假借于急流猛旋、弯多滩急的流水者是陈氏太极拳,假借于暗流阴河者是武氏太极拳,假借于小溪缓缓流淌者是吴氏太极拳。各种太极拳的功力练习过程都是“滴水穿石”般恒心与毅力的锤炼过程。演练时,内气鼓荡,便是将“气和血”——人体中以水为主要成分的物质——洋洋流动,融贯躯体,达于毛孔,形之于掌,发之于指。血遍周身,劲透全体,气充盈各个经络穴位、脏腑,周身如回水之螺旋,如粘于水之悬丝,遍体连线结网、周身分布。哪怕泰山崩于右、烈马奔于左,而操练者仍心如止水、敛神定意、处之泰然。这种精神内敛的高度克制高度的沉着安静,则是太极拳上乘功夫对心意、生理训练的核心要求。“周身无处不太极,一动一静俱浑然”“一气运来老无停,乾坤正气运鸿蒙,运到有形归无形,方知妙手在天工”。这种周身无处不太极、妙手夺天工的状态,不正是水在身上的聚合物——气和血在体内圆满运行的体现吗?太极拳练到高级状态,不仅要求气血运行遍体周身,还要求身体如同婴儿,动作极为柔软、灵活,即肌肉、骨骼、四肢百骸都要像水一样柔顺,那样才能“腰若百折尽无骨”“一撒周身都是手”。太极拳的推手和散手是太极拳的技击态这此时要求运动员是发怒之水、咆哮之水,要如海中之巨浪翻滚、江河中洪水奔腾、高压水枪之喷射。既要有源源不断之后劲,内劲充足横溢,意气变换灵活;又要有迂回曲折之本能,能随机应变、避实就虚、无缝不入、化打同时。太极拳制胜之道,在于柔胜刚、缓胜快,整体对局部、意足而形松。太极拳技击之术,是水性之术,是柔胜之术的真正体现。

 

下面是著者曾庆宗(现年八十五岁)的第九次重讲。光阴似箭,日月如梭,一晃四十多年过去,如今重读我年轻时写的这篇太极拳研究文章,我自己都不禁感叹当时竟有如此非凡的才华。我亦惊奇于文中对太极拳的描写竟那般高妙、得体、贴合现实。经过四十多年的实践验证,我深感欣慰的是,年轻时的自己创造性地提升了太极拳的认知与描写高度,文字高妙象形、神评妙窍,字字如珠玉,句句如彩云,既超凡又现实,既玄妙又传真。我为自己能为太极拳的发展做出如此有价值的贡献而深感满意,这篇文章绝对是吹响复兴太极拳这一人类高度文明的新号角。我无愧于中华民族先祖的英雄智慧与辛勤付出,也为后代留下了一份真实可传的优秀太极拳遗产——我所创立的曾庆宗太极拳,为中华民族后代建立太极拳的高度文明奠定了样板基业,我的人生因此极具价值。

 

当时仅有杨、陈、孙、武、吴五种太极拳,我将这五种太极拳与五种水的自然形态相比较。前人从未有过如此系统的比喻与总结,我是第一个将各种太极拳的“象水之态”完整比喻出来,并阐释其如何效仿水的特性进行练习与运用的人;我也为太极拳下了“水性拳”的定义,清晰梳理了太极拳从产生、发展、成熟到登顶的全过程。水是地球上生命形成和进化最重要的自然物质,中国人追求以水的特性滋养生命、精进武术与医学,当之无愧是遵循“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德),道法自然”这一重要哲学规律与大道的最文明、最高度的人类民族。中华民族绝对是地球上最文明、先进、优秀的民族。“滴水穿石”是对中国人恒心的生动形容,我在此也阐明,太极拳练习至大成者,都是最具恒心毅力、勤劳且奋斗不息的人。我还讲清楚了,太极拳的武功并非仅靠肌肉练习而成,更包含气与血的力量运用,其力量是内外相合的产物,是整体性最强的拳种。将五种太极拳对水的精妙描述整合起来联合运用,这绝对是我曾庆宗首创;我还汇集了各种太极拳的优秀特质,尽量吸纳中华武术所有拳种的精华,筛选整合了全世界体育运动对人类的益处,汇集了世界古代文明与近代文明的优秀根基,由此构成了曾庆宗太极拳、曾庆宗武术的优秀体系,以及曾庆宗医学、曾庆宗哲学的深厚底蕴。

 

全世界人类本是同源同宗,全世界人类文明的最光明正确大道也只有一条。人类要想幸福长远,就必须走在这条共同的光明正大、通往幸福的大道上。地球人类是一个统一的团结整体,唯有如此,才能与宇宙文明融合共生、长久发展。人类内部的持续争斗,无疑是阻碍人类发展繁荣、共享幸福的最大障碍!

 

太极拳是最热爱和平的拳种,若全世界人民都练习太极拳,以友好竞争的方式相处,这将是全世界人民文明、光明正大、聪明智慧、健康长寿的光荣与伟大!

[ 打印 ]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