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郞

大千世界,芸芸众生,勤于学习,善于自省,变教训为经验,从失误趋成功。勇于开拓,敢于进取,继往开来,谱写新章。巴郞身处环境、社会、以及自身的发展变化之中,耳闻目睹,泘光掠影,感同身受,偶有所得,遂予笔录存之,欲与文友们分享,俟以自娛娛人矣。
正文

巴郞《秋游故乡散记》 27《西南政法》

(2024-07-30 01:08:01) 下一个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巴郞《秋游故乡散记》

27《西南政法》

20231029 周日 阴雨 11 - 25℃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重庆沙坪坝。

重庆有名气的大学,除了西南师大位居北碚外,大都分布在沙坪坝,如重大重医、三军医大、西南政法、重建重邮、川外川美等,说沙坪坝是大学城,一点也不过分。

一一一一

重庆大学成立于1929年,其始创人,是四川军阀刘湘。刘湘,1888年生于成都大邑县,川军武堂毕业。民国时期川军翘楚,嘉威将军,川康督军省长。1935年,任国民革命军21军军长,陆军一级上将,四川省主席。他曾是川西川北的土皇帝、狠角色,跺跺脚,巴山蜀水也为之颤悚。

刘湘门第显赫,历代簪缨世族,爱好诗词歌赋琴棋书画,是一员“儒将”。其时应一众士绅名流呼吁,“樵山渔水,息影乡园”,于是专设税捐集资,创立了重庆大学,自承首任校长,为重庆大学的发展贡献巨大。

卢沟桥事变一爆发,刘湘即电呈国府,通电全国,吁请全国总动员,一致抗日。1937年10月,刘湘请缨抗日,说:“过去打了多年内战,脸面上不甚光彩,今天为国效命,如何可以在后方苟安”!

他被任命为第七战区司令长官、集团军总司令,带病率领川军,奔赴苏浙皖抗日前线。38年1月,久劳成疾,反复吐血,病亡汉口,留有遗嘱:“抗战到底,始终不渝,即敌军一日不退出国境,川军则一日誓不还乡”!

出师未捷身先死,国府举行国葬,下半旗默哀,在成都南郊武侯祠旁设刘湘陵园。郭沫若作有挽联:

  “治蜀是韦皋以后一人,功高德懋,细谨不蠲,更觉良工心独苦;

    征倭出夔门而东千里,志决身歼,大星忽坠,长使英雄泪满襟”。

一一一一

在重庆,能与重大共享春色的,除了西南师大,大概就数西南政法了。

如果说重大破坏了封建旧世界,那么西政就开创了法制新乾坤。

西政创建于1950年,以西南人民革命大学为主体,调入云贵川黔各省政法公安、法律、行政系部,由刘伯承元帅周保中将军主校。几十年来,师生们艰苦创业,?砺前行,为国家培养了众多专业法律人才,满足国家建设需要,成为法学人才成长的摇篮。

1976年文运结束,十年浩劫的后遗症之一,是法律人才的匱乏。当社会秩序恢复,百业千行重回正轨,法律执业者奇缺,迟延祖国建设,不利于改革开放。鉴于此,西政于1977年,又重开校门,恢复招生,水捞沉珠,剖璞取玉。此时,国内所有法律院校尚处于徬徨观望或瘫痪之中,西政此举,无疑是敢吃西红柿螃蟹的胆大妄为,博得天下学子的青睐。第一届1978级应考踊跃,纷至沓来,人才汇聚,一时风云际会,风头无俩,被誉为中国法学界的“黄埔军校”。

梅子,也是这1978级学子中的一员。她从汉阳一所小小药厂学徒工,来到这全国首屈一指的政法院校,心情一定是激动而自豪的。经过四年的努力学习,成绩优异而留校任教,又在武汉司法局任职多年,直到出国。出国后阴差阳错,为生计改学它行,不得重蹈旧业,至今思之,也至为遗憾。

今日来到重庆,自然要去西政母校一睹。

天色阴沉,下着小雨,秋风萧瑟,丝毫也阻挡不住观瞻的愿望。站在大门前,飞扬耸立的中式门楼,上书“博学、笃行、厚德、重法”校训,和侧照壁上由郭沫若先生题写的“西南政法大学”,苍劲挺拔行云流水,似乎唤起了那深埋着的熟悉记忆,旧日往事,又似明若暗地出现在眼前。

西法的主校区已经迁往它处,这老校区现今是行政学院。走在校园内,梅子惊奇地发现,时间的脚步,好象在这一片绿树掩映的房舍中放缓轻柔了。时隔45年了,藤蔓牵攀,苔藓斑剝中,还能依稀地辨认出旧日的轮廓来。这教室、宿舍、歺厅、礼堂、图书绾、甬道、操场、林荫、燕湖等,都仿佛还是往昔模样,只是更显沧桑而已。漫步在校园里,仿佛还能看见同学们那青春的身影擦肩而过,听见教室里的琅琅书声和湖畔柳荫下的欢歌笑语,身临其境,心中不由涌出百般感触,激动得难以自制,眼眶也不禁湿润了。

西政借改革开放春风,精选课程,融汇中外,理论联系实践,既遵循传统又开拓创新,培养出思想新、头脑活、目光准、足跟稳的法律人才。特别是文运后第一届1978级学生毕业后,分赴全国各地,很快成为行内翘楚专家权威,引领法律潮流,担责一方。计有中央委员候补委员、中纪委委员多人,大法官、大检察官省部级干部数十人,该届学子在实务界、理论界的突出业绩,成为业界公认的“西政现象”。

西政,现有各类学生25000人,20个本科专业,经济法、诉讼法、哲学、应用经济学、法学、政治学、新闻传播学、公共管理以及工商管理等9个国省部级重点学科。

一一一一

与西政毗邻的拐角处,是臭名昭著的中美合作所渣滓洞监狱。在民族解放时代,曾是关押刑讯革命志士的集中营,无数革命党人在此为了理想信仰,不惧流血牺牲,坚定地与敌人斗争,谱写出气壮山河的英雄浩歌。至今,渣滓洞作为革命历史教育基地,教育一代代青少年,今日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是无数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而换来的,应当牢记先烈遗志,将革命进行到底。

沙坪坝高校众多,培养着一代代青春学子热血青年。他们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他们追随崇高信仰,心怀革命理想,在那封建专制年代,他们加入地下党组织,在山城重庆,冒着白色恐怖,坚韧不屈,与国民党反动派进行殊死斗争。在罗广斌杨益言所著《红岩》一书中,就描述了一批青年学生群体,如华为成瑶刘思杨孙明霞陈松林等,他们发动群众,掀起“反独裁、反专制、要民主、要自由”的学生运动,既使被捕入狱关押于渣滓洞,受尽严刑拷打,甚至献出年青生命,也要唤起广大民众,为重庆解放创造条件。

书中有个情节是,由于叛徒的出卖,重庆地下党组织破坏严重,特别是党的机关报《挺进报》,由于党人被捕,报点被毁,而陷于停顿。新来的市委领导,选择了成岗同志,来恢复《挺进报》的工作。成岗是一个坚定的革命青年,脑瓜儿灵活。在那风雨如磐的岁月,为了隐蔽自己,打击敌人,他将报点安在家里:一位大资本家的别墅。他细心谨慎,善于伪装,表面上,他是资产阶级纨绔少爷,灯红酒绿纸醉金迷;实际上,他是党的地下印刷社,一人包搅从刻版到印刷全过程,保证了最大的秘密性安全性,连父母兄妹也不知道。

作为党的喉舌,《挺进报》在白色恐怖笼罩的山城,如一缕春风,刺破阴霾,吹走乌云压城腥风血雨,吹来人民解放军胜利进军的消息,带给人民群众以信心:黑喑即将过去,曙光就在眼前。后来,由于其直管上级区委甫志高被捕成了叛徒,成岗被捕入狱,在中美合作所集中营内,忍受酷刑拷打,也不吐露《挺进报》的机密,在重庆解放前夕,英勇就义。

成岗的事迹,是按照陈然烈士真人真事改写的。在敌人严刑拷打威逼利诱下,陈然仍坚定不移,并口吟《我的自白书》来表达自己的心志:

  “任脚下响着沉重的铁镣,任你把皮鞭举得高高,

   我不需要什么“自白”,哪怕胸口对着带血的刺刀!

   人,不能低下高贵的头,只有怕死鬼才乞求“自由”。

   毒刑拷打算得了什么?死亡也无法叫我开口!

   对着死亡我放声大笑,魔鬼的宫殿在笑声中动摇。

   这就是我 --- 一个共产党员的“自白”,高唱凯歌埋葬蒋家王朝”!

这首《我的自白书》和叶挺将军所写《囚歌》,互相辉映,展露了党人坚强勇毅宁死不屈的英雄形像,多么地可歌可泣,惊天地动鬼神,一直是我崇敬和努力学习的偶像。尽管旧事已成历史,尽管他们一生短暂,如清晨晶莹闪烁的露珠,但他们生得伟大,死得光荣。他们的伟大形像,如遍布山丘上那苍梧青树,枝繁叶茂,在我心中千秋永存,他们的熣灿光辉,将似星辰一样恒久,永远不会暗淡消退。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巴郞 记于 20231219

 

西南政法学院

 

渣滓洞监狱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