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约琐事( 五 )寻求名医:
大苹果里故事多,寻求名医多蹉跎。
千山万水不言弃,终究觅得成正果。
什么地方名医最多?那当然是像纽约这样的国际大都会。医生和人口成正比例。人口多医生自然就多。医生多了名医也就随之而多。不过要在茫茫人海中找到真正的名医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现代社会是一个网络发达的时代。什么事情都可以在网上解决。打入关键词,再读读评论不就行了吗?找餐馆可以,但找名医就不行了。东西不好吃,下次不去就是。医生可是人命关天,特别是心脏,神经和癌症患者。病情耽搁不得。错过了最佳治疗时间后果不堪设想。
网络本身有问题。其原因是网络过于虚拟,容易弄虚做假。医生都被包装得非常漂亮,让人眼花缭乱,不知所措。
老话说得好,耳听为虚,眼见为实。人的世界比网络世界要真实的多,所以要找到好医生还是老办法-看口碑。换句话说,最好是有人推荐,特别是在医疗系统工作的人。不信的话,可以听听下面一个即真实,但有点让人感到奇葩的故事。
需要做一个除颤的小手术。已经预约到纽约大学医院的医生。但有个朋友知道后关心说圣弗朗西斯医院心脏科才是最好的。这位热心人在医院工作多年,马上打听到了S医生的电话号码和诊所地址。
但凡需要手术的病人都希望能够找到最好的医生,毕竟心脏只有一颗。立马打电话预约,可是无论哪天打,什么时间打都无人接听。录音上的确有S医生的名字,所以电话号码应该是对的。为了保险起见,又到网上一查,还是同样的电话号码。
录音说可以留言。有人会在一定时间内打回来的。那就只好留言吧。可留了几次言都是石沉大海。这下子可没辙了。
活人怎么能让尿憋死!不是还有万能的网络吗?那就跟跟时髦吧。可这一次网络也不灵光了,折腾半天就是没有S医生的预约。输入名字不行,输入名字加上专科也没门。输入名字加地址也是空白。难道S医生凭空蒸发了,不在圣弗朗西斯医院工作了。
无法与机器对话,不是还有人吗?打通了圣弗朗西斯医院的预约电话。可对方说其他医生都可以预约,唯独S医生不可以预约。对方说把电话转到诊所。心想这下子好了,找到医生秘书总可以预约了吧!可惜的是又是同样的录音,这下子完完全全地没辙了。
中国文学中有一句话最有哲理:‘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既然可以肯定S医生在圣弗朗西斯医院工作,那就一定有办法找到。中国文化中不是还有一句格言叫做 ‘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不接电话,就杀到他庙(诊所)里去,总不至于被赶出来吧!
心动不如行动。到了诊所要求预约。前台秘书说不能直接预约。规矩是先填好保险资料和个人信息。前台再将信息转给S医生的私人秘书。
如果S医生的私人秘书觉得病人符合医生的要求,再将病人信息转给医生本人。如果医生也认可,会亲自给病人直接打电话询问病情,再决定接不接收。
至于什么时候会打电话谁也说不清楚。医生什么时候有空就什么时候打。可能是傍晚,也可能是清晨,所以一定要把手机开着。
听起来怎么像是等着皇帝招见,得随时候着。在纽约差不多四十年了,大大小小的医生见过不少,没有比这事更奇葩的了。有点像天方夜谭呀!不过当你读完以下信息就会随之释然。
S医生1981年毕业于纽约大学,从1987年开始任职于圣弗朗西斯医院,现为心脏科主任。他是冠状动脉硬化方面的专家,每年完成1000例以上的手术。他是全世界眼眶斑块旋切术和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方面的权威人士之一。参加过多项大规模临床试验并在同行评审的心脏病学期刊上发表了50多篇学术论文。他还是血管内成像和冠状动脉生理学课程的联合创始人。从2002年起,被多家媒体和心脏学权威期刊长期评为纽约地区顶级心脏病专家。
大概不需要任何解释了吧。要资历有资历,要经验有经验,要研究有研究,理论与实践完美地结合,世界级的专家。这样的专家应该多为人类的医学研究做出贡献,而不是把时间浪费在普通病人身上。读到这里应该释然了吧!
尽管是世界级的专家,还是比较平易近人。第二天就来电话了。可惜的是病人所需的除颤手术并不在S医生专长的心血管方面。询问过病情后S医生推荐了该医院心脏中心的H医生。
故事到此应该结束了吧!不,还没有。心脏中心打来电话说H医生要先与病人交谈,然后再决定是否为病人做手术。这本来没有什么,但让人吃惊的是H医生只在每周三清晨6点到7点看病人。预约的时间是早上6:15分。这是不是又一个奇葩?难道又是一个世界级的专家吗?
人当然是怕死的,寻求名医也无可非议。从故事中能读到什么?能够感受到什么?也许什么都没有。那就见仁见智吧。只想说一点,这是真真实实的故事。虽然也不大,但这样的故事每天发生在身边。
后记:病人回到了纽约大学郎根心脏中心。于2023年10初在纽约大学医院进行了除颤微创手术,由该中心主任 Larry Chinitz 完成。三个月后恢复良好。其实Chinitz 医生也是该手术的名医。已经有四十年的临床经验,有人誉他为世界级的医生。
2024.1.29于纽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