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莱恩特高中 (二)遇到贵人
茫茫人海遇贵人,资源教室能胜任。
一千零一挂嘴边,三十年前布莱恩。
历史重演,造化弄人。1973年在重庆十五中是从代课老师开始,希望能够得到一份正式工作。结果因为政治原因黯然退场。想不到这么多年后,在大洋彼岸又重做冯妇。而这次更是压力山大,不仅需要一份稳定的工作,还有一个解决身份的问题。
根据移民局规定,在办绿卡期间,必须保持在教育局教师工作职位。否则办绿卡的过程就会终止。所以一开始,就处于一个低人一等的位置,在拿到绿卡前一定要千方百计使学校满意。千万不能丢掉工作。
特殊教育老师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挑战。虽然在中国当过多年老师,但从未搞过特殊教育。人们常说隔行如隔山。虽然都是搞教育,普通教育和特殊教育的学生和理念完全不是一码事。
国情也不一样,特殊教育的范围也不一样。中国的特殊教育是指聋哑儿童和盲人这样的学生,而美国接受特殊的学生中除了有聋哑儿童和盲人外还有很大一部分就是中国人所说的差生,也就是调皮捣蛋鬼。当然在政治上不能说是差生,不然就变成歧视了,他们头上也戴着不同需求的漂亮帽子。文化和社会与中国不同,学生的需求与中国学生肯定不一样。不过也有一些的优势,不仅教过多年的书,而且在20岁时还当过全校最差班的班主任。另外,有一年在美国公立学校代课的经历。
压力再大也必须面对,逃避不了的。周末两天很快就过去了。星期一早上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到了学校。拿到课表才知道是教五节资源教室 (Resource Room) 的课。虽然明白英文的含义,但是具体要做什么完全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前一年代课期间也没有听说过这门课。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到了五楼的指定教室推门进去发现教室不大,六张桌子可以坐10个人左右。里面有一个四十岁的中年白人男子,没有学生。一进门他就热情地给我打招呼,说知道我是新来的老师,并且和他共用这间教室。中等个子和我差不多,看起来也比较强壮。他就是在美国学校中认识的第一个同事John Farbako。
看起来面善,人也颇有些风趣。就问他什么是资源教室? 上课要教什么? 他耐心地解释说资源教室其实就是根据学生需要给予个性化的教学。简单地讲,就是提供一对一的学习辅导。按规定每堂课不得超过五个学生。学生哪一科需要帮助就教哪一科。也就是说必须熟悉高中的每一个科目。
一听就马上吓坏了。因为没有读过高中,连文革中的初中也是混的。77年高考也是考的文科。为了高考父亲在四十天里用速成法教完了高中数学,但缺乏练习,不牢靠。加上十多年没摸,早就完完全全地还给父亲了。物理和化学因为不在文科考试的范围内,所以根本没花时间去学。英文和历史到是不怕。
大概看出来了疑惑, John就解释说。理论上教资源教室的老师是需要对高中各个科目都有所了解的,但实际上没有任何一个老师能够做到这一点。这种全能老师基本上不存在。主要的还是两大科目,英文和数学。听他这么一说,顿时感觉好多了。只有数学一科还可以自己努力一下。毕竟中国人在数学方面也有些优势。并不怕数学,只是历史的原因,没有好好掌握而已。
万事开头难,特别是在异国他乡。在这种极其困难的时候会遇到什么样的人完全看缘份。回想起来,第一次进入纽约高中,能够遇到John这个贵人真的是命太好了。要知道这个节点上有人手把手的教极其关键。
不知道是John特别好为人师呢?还是大家看对了眼。他又不厌其烦地告诉我很多细节。比如,第一堂课先摸摸学生的底,看看英文和数学的水平怎么样。给每个学生都准备一个文件夹。把他们所有的材料和作业都要放在里面。一方面可以掌握他们的学习情况,另一方面,还有一个重要的好处。如果校长或副校长来听课,就可以给他们看。绝对是加分项。要知道他的每一句在那种特殊的情况下都是金玉良言呀!
资源教室的教学是一对一的教学,因为每个学生的需求不一样。所以老师只能在每个学生身上花不到十分钟的时间。如果有五个学生,那就先教一个学生,给其他四个布置任务。然后一个一个地轮流教学,以此类推。上面这些都是John教的。现在看来让我少走了不少弯路。
可能的确是看对了眼,后来我们俩个加上历史老师安迪经常混在一起,被称为特殊教育系的三人帮。John 在追系里新来的女老师时还把我当做挡箭牌,给学生说是我的女朋友。只好认了,没敢揭穿他的小把戏。谁叫我欠他人情呢?
三十六年过去了。John当时告诉我的这一切都像发生在昨天,记忆犹新,历历在目。每次讲完教学和学生有关的事情后John 都很有风趣地说,这是第一千零一课。后来,每次都永远是第一千零一课。
茫茫人海,谁与谁相交完全是萍水相逢。说白了就是运气。找工作时可是千辛万苦,有John的帮助工作是一帆风顺。看来是有失必有得。上帝也不至于太不公平吧!时光飞逝,岁月如梭,不知道John这个贵人是否还在人世间。毕竟这么多年了,世界上的事,谁又说得清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