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发了一个关于步频型和步幅型跑步的贴,很多同学不以为然。没关系,今天我就用中学力学来分析一下。
跑步的原理
首先,跑步实在是一个涉及全身,太复杂的运动,各种参数太多,我们解题得先把复杂问题简单化。我们没法分析全身,甚至没法分析整双鞋,那我们就分析一下跑鞋中最重要的元素之一,中底,midsole。
我们跑步是一个不停跳起和落下的运动,当我们落下的瞬间,脚底和地面产生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反作用力部分力向前,部分力向上。向前的力让我们客服阻力向前,向上的力克服重力让我们停在空中飞行。尤其是向上的力是浪费的,并不能使我们向前。原则上我们希望力都用来向前,可惜如果我们跳的不够高,很快地球引力就要把我们抓回来,落地瞬间,造成刹车现象,降低速度。刹车造成的影响一般和滞地时间成正比,也就是滞地时间越长阻力越大。
根据动量定理,F Δt = m Δv,这里Δt是滞地时间,F是我们受的力。产生同样动量,力和时间成反比。我们的身体结构,肌肉力量决定了我们所能承受的力,往往是几倍的自身体重,所以一定的滞地时间是不可避免的。我们通过训练,可以使我们力量越来越强,滞地时间降低,效率越高。所以跑步能力变强的人,不仅是他的功率提高了,跑步效率,经济性,也提高了。
不过事情也没有这么简单,大家一定知道还有另外一种向前运动的方式,滚动向前。当物体滚动时,滞地时间是无限长的,所受的力只是本身重量而已。与此同时,需要有个转动的力,克服阻力向前。可惜我们人跑起来不能向球一样滚,我们只能利用鞋接触地面的那一点时间,尽量向前滚,不过最终还是得跳起来。
所有跑步的人都同时用这两种方式运动的,但有些人可能多用第一种方跳跃式,我对应他们为步幅型,另外一些人可能更多一些滚动方式,我对应他们为步幅型。
中底的作用
原理搞清楚了,让我们来看看,鞋,或者更简单点,midsole对这两种方式的影响。
首先对于跳跃式运动方式,我们每次跳起需要克服身体势能向上做功,当落地时势能转为动能,我们需要反方向做工,我们再引进一条公式,W(work)=Fd(distance)。其中的d就是我们鞋压缩的大小。为了做同样功,我们需要更多的变形才能使我们受力变小。所以,鞋越软对我们的冲击力越小。大家一定注意到了动能势能的转换,我们的midsole就像个弹簧,也可以储存释放势能,如果他们的转换率时100%,我们就可以用它们克服重力引起的动,势能转换了。可惜这是不可能的,我们只能利用midsole的弹性尽量回收势能。不过各大厂的顶级鞋都claim有80%到90%的energy return,这也是顶级鞋跑步轻松的原因。
对于第二种滚动运动方式,增加滚动的方式很多,可以增加前后脚落差,drop,也可以有不同的rock design。很多设计很复杂,我一下说不清楚,可能只有自己试过才知道。
怎样选鞋
我们来看看,怎么利用以上信息选鞋
以上选鞋方法只是为了弥补我们的weakness。平时训练时,你不一定要刻意避免weakness,需要锻炼它们,所以有几双不同的训练鞋也很重要。每个人都不一样,我也只谈及了鞋子midsole这一部分,其他还有很多需要考虑。鞋子要多试试。这里只是希望给大家一些信息作为参考。祝大家无伤跑步,年年P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