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地之晨

心情记录、读书笔记、人生感悟、生活漫谈。全部为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
正文

无须悔恨,谁的人生不是在跌跌撞撞中前行?

(2025-11-20 19:34:18) 下一个

现代人,不读书久矣。

微信、微博、抖音已占据了大多数人的业余时间。

许多人放弃了思考,只活在当下,那怕是瞬间的享受,他们都感到满足,所以现在短视频井喷,正能量横行。

于是,在狂欢中,许多人迷失了自己。

 

但是,读书就能使现在的人变得清醒了吗?

那倒也并不见得。

那些粉刷太平的小说,无病呻吟的诗歌,痴人说梦的散文,让人读后更加不知西东。

所以有人说,尽信书,不如无书。

更有人说,少读书,最好不读书。

还有人说得更邪乎,说不读中文书,只读外国书。

 

中文、外文,只是一种形式,关键还是看内容。

构成我价值观的大部分精神营养,主要从中文而来,我的大部分的感动也是从中文中来。

在漫山遍野的杂草中采到一朵蔷薇来,主要靠寻找。

在天文数字的信息里获得对自己有用的东西,也要靠寻找。

而寻找需要一些方法,需要一点能力,需要一些引导

 

成长于一片文化贫瘠的土地,

少时,父母作为乡村教师,没有一本藏书,高中时知道世上还有爱迪生这个发明家幸亏我的语文老师为我们在上海购了一批书,其中有《爱迪生传》

而立之年才偶然读到《三字经》,其中的“苏老泉,二十七,始发奋,”给我的触动与影响直到今天。

县城图书馆无意借到的一本日本作家武者小路实笃的《人生论》在我最需要启蒙的时候及时给了我方向。

冥冥之中似有神助。

而世界畅销书、美国传道人考门夫人的《荒漠甘泉》给了我许多的安慰,现在仍然给我力量。

 

在浩如烟海的典籍里,有我们这个民族诞生、成长的密码,在仲尼孟轲的语录中,有我们东方文明千年不变的基因,而在深邃绵远浩瀚无比的历史长河里,有我们幡然悔悟浴火重生的启蒙与引领。

要亲近历史,要走向历史。

有人之所以迷失于今天,是因为他不了解昨天。

 

透过历史,我们明白了现在。

观照世界,我们才懂得了中国。

宋代政治家王安石《登飞来峰》中这样写道:

“飞来峰上千寻塔,

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

只缘身在最高层。”

 

许多人成年后,多深深惋惜早年没有父母、师长正确的引导,走了多少弯路,

实际上,有这样的指引当然值得欣慰,没有的话,也没有必要沮丧,因为历史无法改变。

我们都是时代的产物,父母又何尝不是呢,当我们为此抱憾的时候,父母们也许正在为自己的一生坎坷而神伤。

他们又有谁为他们引导呢?!

 

教育,是老师教你读书、思考,

而自己找一本书来读、思考,实际上就是自我教育;

而一个人的成长与觉悟,主要取决于自我教育。

毕竟一个人在学校的时间很短,人生的路很长。

改变还得从自身开始。

 

有人说,你说的不多是老生常谈嘛?!

是的,是些老生常谈,但这些老生常谈,又有多少人悟到了呢?又有多少人身体力行了呢?!

 

               

[ 打印 ]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