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国人来讲,李光耀是杰出华人、非常了不起的政治家,而新加坡,则是亚洲四小龙之一,经济发达的富国,人人向往的淘金之地。
中国人之所以得出上述结论,我认为,主要是拜中国媒体长年累月的宣传所赐。
新加坡是东南亚、中南半岛南端的一个城邦岛国,它位于马来半岛南端,扼守马六甲海峡最南端出口,其南面有新加坡海峡与印度尼西亚相隔,北面有柔佛海峡与西马来西亚相隔。
新加坡国土除了新加坡本岛,还有周边四十多个小岛,国土面积为724.4平方公里。
北京的面积是16410平方公里,相当于24个新加坡。
新加坡2018年统计的人口为604万,其中外来人口为165万。
新加坡国人中,华人占72%,其它为马来人、印度人等,华人在新加坡占了极大多数。
1819年,英国人莱佛士在新加坡岛登陆,开埠经营,当时岛上没有多少人,英国人在那里经营97年后,到1917年,新加坡岛上已有华人25万,该岛已发展为转口贸易中心,英国的棉织品、工业品,东南亚的树胶、锡、香料、稻米,中国的生丝、茶叶、陶瓷都以新加坡为集散地。
李光耀,1923年9月16日出生于新加坡,他的祖籍是广东梅州市大埔县高陂镇党溪村,1862年,他的曾祖父李沐文从梅州勇闯南洋,后定居新加坡,属于典型的客家人。
1935年,12岁的李光耀考入当地英人办的莱佛士书院,1940年,他进入其高中部。
1942年,在家人的督促下,他开始学习中文与日文,后曾在日军报道组工作三年。
1946年,李光耀赴英国留学,一年后,他转入剑桥大学攻读法律,1949年毕业,并取得律师资格。
1950年,他回到新加坡,并与高中同学柯玉芝结婚。
1952年,他因代表邮电工人与政府谈判而声名大噪。
1954年,他发起成立人民行动党,参加次年的首届选举,并成功当选为主席。
1963年,新加坡作为自治领加入马来西亚联邦。
1965年,新加坡被逐出马来西亚联邦,同年8月9日,新加坡被迫宣布独立。
据李光耀自己回忆,当年新加坡被逐出马来西亚时,他流了眼泪,因为他知道,新加坡地方太小,又没有资源,人口又少,没有多少发展潜力,前景堪忧。
但李光耀作为总理,没有气馁,凭着一股冲劲,硬是将新加坡经济拉上跑道。
1968年,新加坡成立裕廊工业区,十年内使新加坡迅速成为世界主要电子产品出口国,并成为世界第三大炼油厂,1980年代,新加坡经济全面起飞。
新加坡经济先从劳动密集型再向高附加值的资本、技术密集型工业及高科技产业等知识密集型经济一路蜕变。
新加坡走的是一条国家资本主义道路,大量引入外资,引入制造业,发展转口贸易,打造石油集散地。
新加坡凭借它的区位优势及历史积淀,主攻服务业和制造业,经济取得巨大成功。
进入二十一世纪,新加坡超越香港,成为继纽约、伦敦之后全球第三大金融中心。
2013年,新加坡的人均GDP为55182美元,位居世界第八。
国际社会的评价是:新加坡用一代人的时间,从第三世界攀升到第一世界。
在新加坡成功的光环之下,折射出的是李光耀、李显龙家族及主导的人民行动党掌握整个国家机器的事实。
1990年,68岁的李光耀卸任总理,转任内阁资政,有人批评他是垂帘听政。
继任总理是李光耀一手提拔的吴作栋。
1941年5月,吴作栋生于新加坡,1964年毕业于新加坡国立大学经济系。1966年,吴作栋赴美深造,获发展经济学硕士学位。
1985年,他任新加坡第一副总理及国防部长。
当吴作栋作总理时,李光耀儿子李显龙成为两位副总理之一。
李光耀有三个子女,长子便是李显龙。
李显龙1952年出生,从小受到李光耀的刻意栽培。
1971年,李显龙入伍,1974年,李显龙毕业于英国剑桥大学计算机系,1978年,他就读美国陆军指挥参谋学院,1980年,李显龙获哈佛大学肯尼迪学院公共行政硕士学位。
1984年,李显龙竞选成为国会议员,1987年,成为内阁成员。
2004年,李显龙担任总理。
2011年5月,李光耀领导的人民行动党在大选中惨败,得票率为新加坡建国以来最低,李光耀被迫辞去内阁资政一职,李显龙开始掌握实权。
新加坡政体实行议会内阁制,即内阁向议会负责,总理由议会多数党产生,自新加坡建国以来,一直由人民行动党执政。
李光耀的治国方略是一党制下的政府,实现廉政高效。
在李光耀统治下,新加坡法律对公民的言论及集会自由严加限制,对新闻媒体的管控以及对不同声音的打压也很明显。
李光耀在位期间,竭力倡导亚洲价值观。
他的亚洲价值观的核心是社会第一,个人第二。
具体为以下几点:
李光耀的亚洲价值观实际上否定了西方文明的精髓:个人自由。
李光耀曾不无得意地说:“在爱与恐惧之间,我总是相信马基雅弗利的话: 如果没有人害怕我,那么我就是没有意义的存在。”
几年前,有个中学生在网上批评李光耀,说他是个独裁者,检调部门要判那个中学生三年监禁,中学生的母亲在网上道歉,该生则离开新加坡,逃去了美国。
有观察家称新加坡的法庭为袋鼠法庭,徒具形式,许多案件的判决受执政党的影响。
南洋大学的创办人陈六使先生,就是因为与政府的意见不一致,而被法院判决剥夺了公民权。
1990年10月3日,新加坡与中国建交。
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提出向新加坡学习。
2001年开始,中国政府派出大批干部去新加坡进修学习,近二十年来,有3万人学成回国。
受到中国这样一个大国追捧,确实值得骄傲,遗憾的是2015年3月23日李光耀回天无术,不幸病逝。
2017年6月14日,李光耀的小儿子及女儿在新加坡高等法院向李显龙提起诉讼,指控李显龙不当处置家族财产。
行文至此,我不禁要问读者诸君,李光耀与新加坡之间,究竟谁成就了谁?
二战后很多殖民地国家独立,都是兴高采烈的,只有一个国家除外,就是新加坡。
新加坡是被马来西亚赶出来的,目的是降低当时马来西亚的华人数量,避免华人在选举中掌权。也就是新加坡立国并不是情愿,李光耀在宣布独立后是坐在沙发上哭,这都是当时有纪录片的。
李光耀有一句名言,英文的,意思是我从来不相信民主可以带来社会富裕,这是新加坡走威权主义体制的原因,让这个城市国家非常高效。
这不能不说是李的远见,把一个客观上没有资源的城市国家最大限度利用了其马六甲港口的机会。理论上印尼马来西亚和泰国都有可能替代新加坡,但效率形成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