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

清晨,我们搭乘航班离开巴西里约热内卢,飞往巴西伊瓜苏国家公园(IguazuNationalPark),踏上探索南美最壮丽自然奇观的旅程。伊瓜苏瀑布横跨巴西与阿根廷两国,被誉为世界上最壮观的瀑布之一。这片宏伟的瀑布群位于伊瓜苏河(IguazuRiver)上游,绵延约2.7公里,由275个大小瀑布组成,形成一道气势磅礴的水幕,汹涌奔腾,震撼人心。站在不同的国家观赏,它展现出截然不同[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5)

记得小时候,为了学习地理知识,家里挂着一张彩色的世界地图。巴西这个国家,它在地图上占据着广阔的面积,因此对它的印象很深。来到北美后,在工作中结识了不少来自南美的学生,其中很多人来自巴西。在与他们的交流中,让我对巴西的历史和文化逐渐产生了好奇和兴趣。尤其是在21世纪初,纽约曼哈顿的“小巴西”(LittleBrazil)区域因巴西移民的涌入而变得热[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6)
(2025-02-01 10:31:14)
在我们青葱岁月的记忆里,正逢“文革”时期。在那个特殊的年代,我们不得不被卷入许多“革命”实践,如拉练、学工、备战备荒等。如今回想起来,尽管当时觉得无奈甚至荒唐,但这些经历却成为人生记忆中无法抹去的一部分。“备战备荒”做泥砖“文革”时期,有一段时间全国上下都被动员参与“备战备荒”运动,F大学的教职员工及其家属[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2)
(2025-01-27 09:19:29)

这次是我有生以来第三次去北京。第一次是在1981年,第二次是在1996年。当时已经游览过那些著名的景点:故宫、长城、天安门、天坛,颐和园等。如今再访北京,我的计划相对随性——根据天气、体力和兴致来决定行程。而且,与闺蜜的相聚似乎比游览景点更为重要。 出发那天,由于桃子白天还在上班,所以我们选择从上海站(昔日上海北站)乘坐连夜卧铺火车前往[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9)
(2024-12-26 10:10:58)

提到南美的玛雅文化,对我来说一直充满了神秘感。过去通过书籍和电视了解到的介绍和图片,让我萌生了亲自去探访的愿望。这次乘游轮前往西加勒比海(WestCaribbean)旅行,途经墨西哥的科苏梅尔(Cozumel,Mexico)、洪都拉斯的罗阿坦(Roatan,Honduras)、伯利兹的伯利兹市(BelizeCity,Belize)以及墨西哥的科斯塔玛雅(CostaMaya,Mexico)。不巧的是,天气并不尽如人意。在洪都拉斯罗阿坦,几乎[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8)
(2024-12-03 09:22:41)
小学六年级时,那时由于“文革”,常常停课。有一段时间,老师组织我们到附近的和平公园参加劳动。这座公园距离家四站公交车的路程,车票需五分钱。有时候,为了省下这点车钱,我们会选择步行前往,与同学们沿途说笑,倒也不觉得距离远。和平公园里有许多动物:威风凛凛的狮子、老虎、熊和豹,活泼好动的猴子,还有各种色彩斑斓的禽鸟。周末时,爸爸妈妈[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
(2024-11-26 10:06:35)
爸爸酷爱摄影。在那个年代,家用相机普遍使用黑白胶卷,拍出的照片尺寸较小。一开始,爸爸拥有一架135相机,每卷胶卷可以拍36张,印出来的照片不过一寸见方。记得有一次,爸爸去昆明开会,回来时带回了不少照片。照片洗出来后,他一边兴致勃勃地拿给我们看,一边绘声绘色地讲述昆明的美景。他对昆明石林的描述尤为生动:岩石奇形怪状,宛如天工雕琢,让人叹为观[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0)
(2024-11-09 12:19:39)
一养蚕宝宝 F大学坐落在郊区,校园与宿舍里树木葱郁,其中有不少桑树。小学时有一年,我和妹妹突发奇想,想要试试养蚕。不久后,爸爸妈妈从不知何处弄来了一些蚕宝宝(后来得知这叫蚁蚕)。当我们第一次看到这些小生命时,它们仅半寸长,纤细得像灰黑色的小线段,头部稍深,身上有细密的横纹。蚕宝宝们总是昂着小脑袋,似乎在向我们示意它们饿了,急切地等待[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9)
(2024-10-08 08:00:47)
前些天,小区里举办了一场祖父母节活动,许多祖父母都带着孙辈参加,聚集了至少五六十个孩子。孩子们的年龄不一,最大的十三、十四岁,最小的才两三岁。活动中,孩子们玩各种游戏,尤其是游泳和在泳池里嬉戏。我的孙女自称自己是“美人鱼”,因为她特别爱游泳。不仅游得很好,她还喜欢在水中翻滚,时而潜入池底,时而跃出水面,显得十分快活。可惜小区的[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6)
(2024-08-09 10:25:13)
在漫长而又短暂的人生旅途中,有些印象深刻的人和事会深深地印刻在心里,令人终生难忘。 许多年前,当网络和电子邮件刚兴起时,一位好友通过邮件告诉我,她和同学们计划组织一次小学同学聚会,并且邀请了几位曾经教过我们的老师。她还特别提到了一些将要出席的老师的名字。当我看到邮件时,心中立刻萌生了一个念头:我要借此机会,给我小学四年级的语文老师&[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7)
[1]
[2]
[3]
[4]
[5]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