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
麦琪去的那个公社地处上海市和江苏省交界地区,是上海郊区农村中经济和文化相对落后的地区之一。直到60年代末期,农民家才有了电灯,后来家家户户又装了广播喇叭,公社有线广播站转播的各种节目渐渐开阔了农民的眼界。但那里远离市区,交通不便,当地人以前很少接触过城里人,对城里人的生活习俗一无所知。后来随着下乡知青陆续迁入,当地的年轻人渐渐地对知青[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7)
(2023-08-13 10:12:46)
每年开学前,小学老师会给每个学生的家长开出一张单子,上面写着这个学期需要用的文具,比如:铅笔、圆珠笔、橡皮、胶水、笔记本等。以前家长们都是在开学前几天或是开学的第一天才拿到这样的单子,现在互连网络发达,老师在开学几周前就把单子用邮件发给家长了。 今天带着孙女去买文具,我们去的一家商店里,文具的种类很多,也许因为学期即将开学,许多顾[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2023-08-12 10:36:42)
这次回上海之前,就与友人们在电信中联系,安排了在五一黄金周去杭州一游。盼望这次的杭州之游已好久了,由于大家分住在各地,又在不同的国家,很难有空聚在一起,这次总算是有了比较理想的安排。 30多年前,我们还在农村插队时,曾经一起去过杭州。那是在1976年夏天,大家差不多都只有20岁,双抢过后就结伴去杭州玩。那次我们一行共六人:燕、安琪、桃子、[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
(2023-08-09 11:57:51)
闺蜜这个词以前似乎不知道,也没用过,现在算是了解了它的具体意义。我们以前一起插队下乡的同伴,至今还保持着友谊的,算是闺蜜了吧。于是,我们自己组了一个微信群叫闺房,闺房里共五人,桃子,安琪,玫瑰,明子,还有我。我们是曾经在那个艰苦岁月里同甘共苦的伙伴。今天就来说说桃子。桃子是闺房里年纪最大的,我们叫她桃子姐姐。 与桃子姐姐相识相知已[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
(2023-08-09 09:33:57)
前一阵看见有个朋友写了初学英文的体会,他的文章使我想起我那个时候学英文的情景…… 那是在七十年代初,我还是一个中学生的时候。那段时间在学校里不常上课,很多时间是在拉练,军训,学工,学农,在教室里的时间很少。即使在教室里上课,几乎一半的同学都不在听课,有的同学自己互相吵闹不算,还要和老师开玩笑,碰到不太严厉的老师,一节课45分钟[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8)
双抢是指中国南方农村种两季稻地方的夏季抢收和抢种,即收一季稻同时种一季稻,上海农村也不例外。夏收时种的那季早稻(籼米)要在七月下旬收割,同时种上另一季晚稻(大米),所有这些收割和种植要在10-12天内进行,种植必须赶在农历的立秋之前完成。 在当时机械化程度十分低下的上海农村,要在不到两周内完成那么多的任务,每个农民每天至少工作16个小时,麦[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6)
春天来了,地里的油菜已长得半身高,开出了黄色的小花。麦子长得肥绿肥绿的,微风吹过来,麦田就像一湖绿水。一片片黄色的油菜地,夹在滚滚绿色麦浪中,田园里一片黄色,一片绿色,这番景色真是太美丽了!麦琪扛着锄头走在田埂的小路上,呼吸着散发油菜花香的新鲜空气,她还是第一次领略这般美好的田园春色,眼前的一切让她感到心旷神怡。以前有个老农曾经告[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到了乡下一段时间,麦琪渐渐对生产队有了一些了解。这个队叫王家宅,村民中除了外面嫁过来的和个别没改姓的,大家都姓王。队里共有三十来户人家,约有男女老少一百多人。紧挨着王家宅是另外一个生产队,村民也都姓王,总人口要多一些,大概是两个队合并在一起太大了,所以才分开的吧?队里的男劳力大多是一家之主,都去市里或者公社的建筑队工作,只有农忙时[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
1973年刚过元旦,麦琪还不到十七岁,她和其他知青一起被送到上海郊区与江苏省交界的地方插队。出发那天,由于爸爸在干校不能去送她,只有妈妈一人陪她坐学校的汽车去那个公社集合,在那里等候麦琪将要去的生产队派的人来接。在这之前,陈老师已告诉麦琪,她将被分配在一个离公路长途车站较近的生产队落户,还告诉她,那里有个老知青,马上要离开去社办企业工作[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
[1]
[2]
[3]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