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牛拉新车

男,读高中赶上文化大革命,回乡劳动荣获雅号"老农",当耕读教师挣"工分";七七年高考有幸得中,接着再读研究生学习经济;参加工作紧密结合本专业,改行不离基础研究财政;退休之后犹自奋蹄,激励后辈努力新征程。
正文

红色日记 国庆劳动 10.1-10

(2023-08-24 16:51:42) 下一个

十月一日  星期六  国庆日

昨天去某家井翻地,河水浅,船走不动,要拉纤绳。去时,新来的某某要拉,我没去争;回来时我的鞋刷了,又因刚洗了澡,在苇地里怕再弄一身芦花缨,又没动。这使某某某和某某某很不满,下船时就说我,说得我很不好受。一直下决心要改造自己,为什么实际行动总跟不上去呢?毫不利己、专门利人要体现在一言一行中啊。越是在艰难的情况下,越要发扬“坚持下去就是胜利”的精神。在农村,必须不怕脏、不怕累、不怕吃苦,多干一些杂活,决不能有任何偷懒蹭滑的思想。

今天是国庆日,从昨晚我就很激动。我不能参加北京的国庆活动,但我要在今天的劳动中,发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的精神,以实际行动向国庆献礼!

十月五日  星期三

一号仍是去某家井,二号整地在大洼,前天和昨天分别去某昌河和南湾削高梁头。今天阴云不散,小雨纷纷,还不知下地与否,更不知干什么去。

这几天我为自留地的事一直在苦恼着。我家没有在农业社的劳动力,平日妈妈上班没有时间,我和妹妹也是一天忙得团团转,没时间管自留地,而让人家种则是剥削;再说,更重要的,这是党为照顾农民而制定的一个政策,实际上有了自留地,就必然分心去管理它,就不能把心全放在集体上,这对集体、对以后的农业机械化都没有利,它倒助长了农民的资本主义主义倾向。所以我总想把它交了。我想:如果大家都交了,队里增加了地,社员不还是一样多分吗?也便于统一经营管理。我跟队长说了,他没有怎样明确地答复。奶奶不愿意,总跟我叨叨。队里的社员们也劝我快去种上,说这一小块地交上去队里也不好办。我又动摇了,拿不定主意。我最怕惹奶奶伤心,又经不住社员们的几句话,再加上怕听风言风语,我投降了。昨晚和今早都去自留地翻地。

以后农村的“破四旧”运动开始后,可能还会涉及到自留地问题。那时是否可倡议一下,将地都交还集体。听说中央有关于“自留地三十年不变”的规定。我看,文化大革命不允许这种情况再“长此以往”下去。

十月八日  星期六

大前天去娘家口地里削高梁头,前天和昨天在大洼地种麦,清早去,晚上看不见人了才回来。前半天安排不得当,窝了工;后半天做了具体分工,就干出活来了。虽然很累,但看看种得整整齐齐的麦田,疲劳也便烟消云散。可惜的是昨晚因天黑,再加上我是个“雀盲眼”,把一本主席语录给丢了。那是毛主席的书,又是我的老同学、新战友,并且是解放军同学送我的,难道不可惜吗?

昨天晚上照旧去学校宿舍转一转,看到昨天的报纸登的越南大捷,消灭敌人近千名,炸毁敌机八十多架等辉煌战果,还有中国第一座大型纯氧顶吹转炉(大概是这样叫)制成,心里无比高兴和激动;又因报上登了《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的辅导材料,还有32711钻井队的动人事迹,真是爱不释手。可气的是某某某大叫大喊要睡觉,还突然关了灯;某某某说他们还没看不让我带走。我只好放下未看完的报纸,忍气吞声地和某某某从寝室里退出来。

某某某前天从某某机械厂回来,我俩倒谈得很热火,如关于对待牛鬼蛇神的问题,我校的串联问题。

我不知以后的文化大革命如何进行,我校的文化革命如何进行。

某某某来信说,他们是“拚死拚活地、废寝忘食地学主席著作”,“不吃饭也要学”。我要学习解放军,就也应该这样去做,然后不折不扣地按主席的指示办事。我上边所说的问题还要靠主席的话来解决。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