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中国简史(1):东洋鬼子起祸端
蒋闻铭
鸦片战争, 大清朝的武备,在洋枪洋炮面前不堪一击。当时的中国人都觉得,这一回恐怕又要亡国了。这样的想法不全对。鸦片战争是大失败,但不是亡国之祸。洋人船坚炮利,确实可怕,不过他们没想灭了你,而是要跟你做生意。做生意和做强盗不同,做生意要讲规矩,具体的,英国法国就派人来谈。不成想没谈到买卖生意,就卡住了。火烧圆明园,居然是为英法使节见了中国皇帝要不要磕头这样的事起的祸。谈不拢,中国人火大,把英法使团全体抓到牢里去了。到英法联军攻下北京一看,使团男男女女几十人,被害死了多一半,活下来的,也都被折磨得没人形了。发疯报复,把圆明园给烧了。
当时的中国,虽然被两次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洪扬之乱,折腾得一片狼藉,但是清廷最终在慈禧的主持下,内平洪扬之乱,对外放下身段,向西方学习,搞了三十几年的洋务运动,造船造炮救中国。左宗裳平新疆,李鸿章建北洋水师,不但稳住了阵脚,而且隐然有中兴之相。近代史上,想武力征服灭亡中国的,不是西洋鬼子,是东洋鬼子。中国那时候能有三十多年相对太平的日子,是因为没有东洋鬼子。
给近代中国带来了几近亡国之祸的,是东洋鬼子。1894年的中日甲午战争,中国海上陆地,都是惨败,号称亚洲第一的北洋水师,全军覆没。这是两次鸦片战争三十多年后,中国遭到的一次撼动全局的军事失败。战争失败,中国的国际地位,严重下降,西洋各国,逼迫中国搞利益均沾,马关条约你给日本的权益优惠,他们也要。中国于是就有了被列强瓜分之势,救国救亡,从那一刻起,就成了近代中国的主题。
日本的国门,是1853年被美国人轰开的。 在此之前,日本虽然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极深,但是社会组织,却是和欧洲旧文明类似的封建制度。天皇的地位,和中国春秋时期的周王有些相像,实际号令天下的,是德川幕府。日本的武士集团,比对中世纪欧洲的骑士,是维护各地封建领主统治的主力。明治维新,不是天皇放弃集权搞宪政民主,而是他利用社会变革,洋务运动,推翻德川幕府。日本的维新,简单讲就是全盘西化。别人作业做好了,放在那儿,抄这个作业,除了德川幕府,对大家都是好处大大的,所以国家主导的资本主义,政治经济一起改,从1868年天皇发表五条御誓文,到1888年颁布大日本帝国宪法,比对德国的国家资本主义制度,短短二十年,日本就脱胎换骨,成了新兴的资本主义国家,军事经济实力,突飞猛进。日本一强大,中国人相对太平的日子,就到了头。
中国的洋务运动,和日本的全盘西化不同。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在中国的实践,到了大清朝,文治武功,都是前无古人。 所以中国人有文化自信,制度自信。 洋人厉害,不过是奇技淫巧。中国向西方学习,该学的学,不该学的坚决不学。忠孝节义,礼义廉耻的道德伦理,集权的社会制度,坚决不能丢。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原则,在当时的中国,没人有异议。事实上直到今天,很多中国人都还相信比对西方文明,中国文化集权制度有优势。
甲午一战,中国完败。清廷和民间,拿中日两国的洋务运动做比较,反思检讨中国失败的原因。 一比较,一目了然,中国的问题,是治标不治本,没有引进西方的思想理念和社会制度。于是朝廷内部,就有了变法图强的声音。光绪在慈禧的默许下,说干就干,信用康有为梁启超,抄日本人的作业,搞起了戊戌维新。
当时的中国,民智未开,没有实行如此规模宏大的社会改革的民意基础,所以维新变革,只能自上而下。变革要成功,必须有慈禧的全力支持推动。慈禧对变法的基本态度,是支持不是反对。 即使在如何变的问题上,她与康梁,也没有根本分歧。比如光绪罢免顽固派刚毅的内阁大学士,慈禧是认可的。再比如变法失败后,有人指责李鸿章同情变法,是康梁同党,慈禧当面问他,李鸿章回答,说如果同情赞成变法就是康梁同党,把我算进去,也没错。后面没说出口的,是如果这么算,你也是康梁同党。然而,一下子要满清朝廷,搞满汉平权君主立宪,她下不了这样的决断。
康有为梁启超却以为变法受阻,是因为光绪的权力不够大。他们异想天开,居然派谭嗣同去策反袁世凯,谋划兵变想推翻慈禧。戊戌以后,慈禧最恨康梁,不是恨他们的政治主张,而是痛恨他们离间她和光绪的母子关系。后来经过了义和团八国联军,慈禧痛定思痛,下了变法维新的决心。她晚年实行的政治变革,各种举措,包括兴实学废科举,走得比康梁更远。只是她终究敌不过权力的魔咒,君主立宪这一步,怎么也迈不出去。到她死的时候,满清王朝已经是风雨飘摇,穷途末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