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读了《巨流河》, 几度落泪。想写点什么,却千头万绪,不知从何落笔。
沉淀了些日子,让浮于表层的小感动先散去,今天才终于动笔,随意写吧,让思绪自由展开,去哪儿是哪儿。
最让人羡慕的是她在纷飞战火中阅读到的书单,中学时读《水浒传》,《红楼梦》,《西游记》,《三国演义》,《诗经》,高二的世界人文地理,希腊,罗马,迦太基,英国的伊丽莎白一世和西班牙无敌舰队,哥伦布航海路线,南北极的探险,印度和中东,非洲的落后和神秘…老师“声调低沉但充满了feeling, 常似在检视偌大地球的沧桑。”国文孟老师“他的语言不是溪水,是江河,内容滔滔深广,又处处随所授文章诗词而激流奔放”
“如此悲伤,如此愉悦,如此独特“ 是书中引用的《金色面具》诗句,也是对这本书,和这战火中的如痴如醉读书生活最动人,最贴切的总结。
这书单背后,浮现出的是,国难当头时知识分子的骨气和担当,他们有的如作者的父亲和同僚,也有南开中学的老师们,他们倾其家产,办学,资助贫困学生;办报,启发民智。 作者父亲创办的《时与潮》杂志,在那个想象中应该封闭的时代,却只和最新的《泰晤士报》,《纽约时报》相差半月的新鲜度,还和《读者文摘》接轨,并出版了: 《法国悲剧》,《巴黎地下二妇女》,《罗斯福转》,《拉丁美洲内幕》,《世界战中的印度》,《高于一切》,《田园交响曲》… 还有她在大学时看的电影,和书单,就更是奢侈了。
我是70后,已经算是幸运的一代人了。我读初中时,课外读物非常的有限,老师不允许,学生之间偷偷流传的也只有武侠和琼瑶。高中时,我最爱读的是三毛,亦舒,汪国真,其实,也是因为这些是唯一能从同学中获取到的书,还经常是残缺不全的。直到高三毕业,我才第一次读到一本大师级的作品,霍达的《穆斯林的葬礼》,震撼不已,原来小说可以这样写,可以有历史和时代的变迁,有行业的沉浮,有宗教的形式和文明的来因。这才让我这个一直坚信自己是严重偏理工科且痛恨语文的人,开始对文学产生了兴趣。
我是幸运的,进入大学后,有机会接触到更多的书。可是更多的人,就止步于中学,哪怕是进入大学,好像我们那样的工科院校,读闲书的,也没有几个。 更可怕的是,进入大学之后,我才发现,那些从高考名校和地区出来的同学,居然从初中开始,就没有上过体育,历史,地理,等不需要考试的副科。他们的知识面之窄和不以为然,让我惊掉了下巴。
现在的孩子们,迫于升学的压力,在中学阶段,可能比我们当年读的还要少。大学都放飞起来在网上追剧看短视频了。书,就算没人管了,也没人读了。
而中学那薄薄的语文,和更薄的且语焉不详的历史,除了教会孩子写八股,揣摩老师想听的写出来的中心思想,和连自己都不相信的那些“明志”之语。 这样的教育体系,会培养出什么样的知识分子呢?
从《钢铁是如何炼成的》这类书的出版,到大学校园里共产党组织的读书会,他们在那时就已经开始了分化学生,制造阶级敌人。原来这些不是在夺权后,才显现的。 而是早早就显露了苗头。
“我记得常听父亲说, 一个知识分子,二十岁之前从未迷上共产主义是缺少热情,二十岁以后去做共产党是幼稚。”这句话,是作者点评当年大学校园里煽动学生的一位有些岁数的老师的。看来,那时清醒的人其实不少,却无法阻挡悲剧的发生。而后面的各类运动和文革,从当权者的角度,确实是有其必要性。若不把这些清醒的人都清理干净,后患无穷呀。一个民族的悲剧,就这样诞生。
论坛里热议着,中国人的缺少逻辑,中国为什么走不出帝王制度的循环,等等,其实哪里需要争辩,看看台湾,人家缺乏逻辑了吗,怎么走出了帝制循环的,是中华文明的错,还是这几十年的错,结果不是一目了然吗?这样打脸共产主义的活生生的例子在身边,当然是不能容忍的。
而且他们之前走过入侵校园的路,必然不能让其他人步其后尘。在90年代的大学里,书虽然是丰富了,但是言论和社团,必然是受到一定的监管的。 有段时间台独闹的比较厉害,学校要求以班级为单位进行讨论,讨论的主题当然是要批判台独。领导们到各个班级监督,我们系主任来我们班旁听,班长让大家发言,除了个别积极分子乘机表现一下,没人发言。 班长点了我的名字,挤眉弄眼,意思是帮个忙吧。我无奈地走上台,看着台下昏昏欲睡的同学们,突然联想到《围城》里,那句副教授晋升正教授,好比小妾要做大太太的比喻。于是我邪魅的笑了笑,开讲: “你看台湾现在吧,实质上已经和一个独立主权的国家差不多了,就好像一个小妾,已经实质上履行了大太太的职责。”台下打瞌睡的全都来了精神,我接着说:“而且,这个小妾,干的还不错,把家族经济也搞活了。于是,她现在就想要个名头。 这种时候,电影里那些真正有实力的大太太怎么办? 吃斋念佛,闭目养神,不理呗,随他怎么叫嚣去。去动手,去理论,搞的鸡飞狗跳,那才是不明智的” 台下哄堂大笑,系主任皱着眉头,突然起身离开,班长招手让我快快下台。 第二天,班长找我谈话,说系主任非常生气,你这是把他架在了火上,他只能走开,假装没有听见。如果听见不作为,他是包庇罪,如果作为,怕毁了我一生。 还是太年轻了,太年轻了。 现在想来,要感谢系主任的“不听”之恩,还好,那个时候,学生还不齿告状,这件事很快就被大家淡忘了。
现在大学校园里,这样的言论,怕是不再有如此的容忍度了吧,不需老师动手,学生就已经把我撕个粉碎了吧。
书中,对几位恋人或追求者的描述,都非常细腻,作者是在70多岁时写这部书的,却依然细细勾勒出了少女的心思和悸动, 让人叹息, 让人流泪, 让人意难平。 却,唯独对和自己相守几十年的丈夫,那般惜墨,惜墨到几乎没有。
哎…
哎…
也许没有抱怨,就已经是极大的克制和体面了。
虽然从他们的经历来看,应该是相互扶持的,但是能看出作家为了家庭做出的牺牲,但她的丈夫应该也是开明的,否则她也不可能有后来的成就。哎, 相濡以沫的日常,终究在书里,输给了那触不到的恋人。输的无声无息,却又彻彻底底。
爱情,究竟如何才是圆满呢?
中华传统里好的东西,在这几十年里,都被消灭了。好不容易从西方引入的启蒙也被扼杀了。
经济的发展,离开了这些底层的根基,除了让人盲目自大,终究走不远的。
谢谢推荐聂华苓的《三辈子》,我存下来了,开头就很吸引人。
我应该是十几年前读的这本书,非常喜欢。齐邦媛是个了不起的女性。其中的很多段落也让我感叹,让我落泪。当时还读了聂华苓的《三辈子》,有一些重合的内容,我印象也很深刻。
当时最大的感叹是这段历史有了鲜活的记录,比教科书上的更可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