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关税这是第三篇了,这一篇我想集中在对普通老百姓生活的可能影响上。 太宏观的东西,大家都发表了很多意见,够激烈的了,我就不凑热闹了。
首先,和老百姓息息相关的衣食住行的价格的上涨,是可以确定的。
衣:自然不用说,很少美国产的,哪怕有这么宣传的,大多数也是在海外把消耗人工的细节缝制好了,留下一两条直线,按非成品布料进口(以前有关税优势,现在普遍加估计也没了),在美国完成最简单的工序,然后算美国制造;
食品:很多人以为是美国自己产的,但,大米,食用油,蔬菜,水果,都是进口;养殖业用的饲料添加剂(维生素,氨基酸等)都靠进口,这意味着肉蛋奶都要涨;香辛料,咖啡,巧克力等也依赖进口,美国自己不产;加工食品里面的各类添加剂,大部分也都靠进口;保健品里面的维生素,鱼油,天然成分等营养素基本也靠进口。与此同时,美国自产的大豆,玉米,牛肉,会被抵制,而无法出口。
日常生活用品:从早上起床开始的牙膏,厕纸,化妆品的容器和里面的部分原料,洗发水原料,… 都要涨。
行:哪怕是美国产的车,38%的部件靠进口。
住:单从成本讲,肯定要上升;但是,如果经济垮了,房市就没了支撑。
美国人一直以来享受的低成本的幸福生活,将一去不复返。
那么,这样的代价,会换来:更多的工作机会和更高的工资吗?
如果给美国人更高的工资,只会抵消关税对其他国家进口的成本的影响,不会让工作回流。
现在的情况下,美国人都不愿意干的,养活不了他自己的工作,在物价上涨之后,更加没有人愿意做。
而美国原本有优势的工作,比如科技创新,研发,软件开发等,这些相对高收入的工作,也在被AI替代,或在中国,印度,等国家outsourcing 。 增加的物价和生活成本,只会会加快这些职业在美国的消失速度。
企业会在这个时候,把生产搬回美国,享受免关税的这个优势吗? 答案可能是混合的。
如果是小投资的企业,也许会。我还不知道那个行业可以。 欢迎大家补充真实案例。
但凡是需要大规模长期投入的,这个时候,会非常谨慎。基于两个原因:经济下行的预期,政策的不可预测不可持续性。--以不变应万变,才是上策。 这个时候依然激进投资的,除非不是自己的钱。
企业,在这样的时候,通常会做的是,库存上更加保守,不确定消费者是否会买单,那么就会减少预算,会减少SKU, 砍掉收益平平的品类;减了产品,就要减人。
面向中产的非刚需类产品和消费,大概率都会收到冲击:比如旅游,餐饮,美甲,服装,等 ,这些工作岗位需要也会相应减少。
如果美国以外的国家,联合起来抵制美国的产品,特别是美国的国债,以及不再用美元结算,那么美国的损失将是巨大的。(美国国债完全是空手套白狼,还债才是最不符合美国人利益的。这个道理有机会慢慢讲)。
所以,这样看来,低端工作拿不回来,高端工作还有可能会失去。 增加工作机会和提高工资,希望渺茫。
相反,物价高涨,工作机会减少, 工资还可能被降级(至少bonus 减少),必然会引发消费降级,造成经济上的负面影响。
其他方面:
Back to office 工作模式的回归,会让不少人work from home 的幸福生活成为过去式。
各类劳工制度上,可能会更加宽松,更加有利于企业主,而不是普通打工人。
面对穷人的福利,也会减少。加剧社会不安定因素和动荡。
股市房市,不在这里预测。---太容易引发争论了。不如自己在心里做出判断,且看事态发展。
现在这样的非常时期,一切皆有可能,一个小小的偶然,就有可能会改写历史。
打破这样的局面,去抢低收入的制造业,最后会损失谁的利益,慢慢看吧。
文章最后说“一个小小的偶然,就有可能会改写历史。”其实老川钟情进口税不是偶然,他已经有此执念好几十年了。他当年小有名气上电视的时候,就说日本车之所以大量进入美国,就是因为美国关率保护不够。。。。。。在当年,对那一件事,也许他是不错的。
然而,今天的世界和美国已经不同了。他同样的执念和总统的巨大权力导致的控制欲,导致他开启全面的贸易战。他有一个未来成功的小概率,但大概率会失败。而中短期带给美国民众的,除了恐慌和市场缩水,不会有任何正面的东西。
有些人也跟疯老头一样,说的驴唇不对马嘴。很欣赏你娓娓道来的回复。
他对待乌克兰的态度,不能不让欧洲心寒呀。 裂缝已经产生,曾经的盟友,是不会再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了。他们更加不会断绝和中国的关系,而是会用之来制衡美国。
油价,据说也要涨。
西谚有云:以为别人都是傻瓜的人自己正是最大的傻瓜。狗串儿如是。
对于上市公司减少利润,就意味着股价的下跌。
民主党针对富人。
共和党针对:科技,教育 ,文化传播的人
川普针对不听话的人。
我们要做的是,不被两党中的极端派所鼓动,在混乱中,保持独立思考的能力。
宣扬仇恨,和宣扬极端道德和理想的人,一样,都是可怕的。
Indonesia & Malaysia – Palm oil
Canada – Canola oil
Mexico & Spain – Avocado and olive oil
Italy, Greece, Tunisia – Olive oil
Argentina & Ukraine – Sunflower oil
蔬菜: 季节互补:南美的生长季节与北美相反,南美蔬菜填补了冬春季美国本地产量的空缺。
衣服,你如果是穿订制衣服的富人,那么你当然不必关心这些。
--对自己不知道的东西,就定义为胡扯,那么,是谁在迷糊,是谁在扯呢?
这东西与商品不同,你不消费进口商品,你也就不受关税影响。
但一旦你买了保险,不在于你是否真的因为意外而使用保险金,而在于万一你出现意外需要的费用增加了,保险额必然增加。这对消费者是强迫的,而不是可以选择。
也就是你逃不掉。
房屋重建费用,汽车维修费用,都会因为木材是从加拿大进口,零件是从中国墨西哥进口而升高。
保险费也就升高。目前有报道美国普通汽车的价格会涨到5万美元,高出一倍多,那么可想汽车保险的增幅大致有多大。如今的车险比两年前已经增加了几乎一倍了,再增加一倍?
幸福感的很主观。你说的这些都是中产才有的,房子,出国等。而从中产滑落到底层的人数逐渐增多,也是现在不可忽视的问题。 是幸福感减少的主要原因。这个几乎无法阻挡。不久前听了一个新闻,现在美国18-24岁的年轻人,77%不符合参军要求,或是超重,或是智力都不够。真的是让人震惊。这个社会正在制造大批量“不合格”的人。这样的民众基础,能做出什么样的选择?
美国出口金融,品牌,专利,软件等等,也算是出口。
首先,这次加关税并不只是针对中国,所以,不能仅仅局限于中国来分析。 美国向全球输出的主要是:金融服务、知识产权许可、IT服务和专业咨询; 以及高端制造业比如飞机,高端医疗器械等。 美国和欧盟的贸易合作,是互利的。跟第三世界国家之间的贸易,比如南美,都是美国没有种植优势的农副产品,和美国人不愿意干的养殖业,而输出的都是高附加值产品和服务。
对于中国的出口,在80,90年代,除了上述服务类,涵盖了几乎所有产业的高端制造,2000年左右中国才开始反超,以廉价的低端产品为主。中国人对美国产品的需求也从农业,工业,服务类,扩展到普通百姓的需求:品牌服装,鞋帽,包包,化妆品,保健品,奶粉,等等。当然贸易逆差逐渐增加,中国的产业升级的确对美国造成了一定程度上的威胁。
事实上是这样吗?对比一下美国典型中产阶级家庭的生活方式在30多年全球化的改变就清楚了
90年代之前, 住宅是 1500 平方呎, 单车库, 3 卧, 2 浴.
现在住宅是 2500 平方呎, 双车库, 4 卧, 3 浴。
90年代之前, 平均一生有一次出国(不算开车去加拿大, 墨西哥的边境城市)旅游.
现在平均 5 年有一次出国(不算开车去加拿大, 墨西哥的边境城市)旅游
90年代之前, 只有在生日, 结婚记念日才会去高挡餐厅
现在平均 2 个月去一次高挡餐厅.
然而, 90 年代之前是美国人民幸福感最高的时期, 随后即逐年下降, 现在是美国人民幸福感最低的时期. 为什么?因为精英阶层比他们过得更好?精英阶层本来就应该比平民过得更好, 这样社会才能发展, 从而惠及平民
平民对精英阶层非理性地仇恨, 是大动荡, 暴力革命的前奏. 希望美国不要在这条中共国曾经走过的路上走得太远。
和中国等的主要差别,美国不是靠出口挣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