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千难万险留学梦 (10)饥寒交迫过吗?

(2023-10-26 18:25:12) 下一个

初到美国,真的是饥寒交迫。

。。。波音飞机落地,美国到了。

一个据说遍地是黄金的国度。

然而,拿了行李,再摸摸口袋,哪里有什么黄金?只有75美元。

原因很简单:出国换外汇国家有限额,那时只准换$75,  多一分没有。再说,那时的知识分子,就算是工程师,每月工资区区几十人民币,国家没这个限制的话,你也变不出什么钱来换。

天真的爷爷以为,已经写信报告了导师,就算他自己耍大牌不来,也会让某个学生来接一下新同学吧?可是,在机场傻傻等了一个半小时,同机的旅客都走光了,大厅里孤零零, 只剩下他一人和两件行李。

大学离机场很远,打电话是按长途收费的。打到教授办公室没人接,那天是星期天,再打学校的其他电话试试看。很快把50元快打完了,也没人接。原来,和中国不一样,一到周末,大都出去玩了。美国的导师就是你的老板。从来也没有过师生如父子的关系,没有管接送学生、安排住宿的想法和习俗。统统一切自理,不另通知。

最后,打到航天系实验室的一个楼道里。一位中国科学院去年派来的留学生,偶然经过,好奇接了电话试试看。这才有了大救星。求他也求对了,那时中国留学生都穷的叮当响,他因为有本事替导师挣钱,得了奖学金,是少数有辆旧车的中国留学生。来回光汽油钱也要25元左右,刚好也只剩下25块钱了。这位学长把我和行李在校园卸下,有事开车匆匆先走了。

四顾茫茫,星期天下午没有课,陌生的校园里空荡荡。身无分文的爷爷,天色眼看又渐渐晚了,天知道今晚在哪里过夜?早已饥肠辘辘,在异国他乡,何止举目无亲,连一个认识的也没有。

有道是,天无绝人之路。正在无限空虚、孤独无助之际,远远来了几位年龄较大的访问学者。看到一个守着行李,像沙漠里茫茫不知所向的骆驼的大陆学生,就过来唠嗑几句。

无巧不成书,真实生活里也有巧的事:访问学者中,有一位武汉大学副教授,曾经是爷爷大哥教过的学生。就见义勇为,把爷爷接到他们合租的小小公寓里,当夜就在破沙发上渡过。没带被褥,身上的秋衣也薄。晚秋的加州,霜风寒透。夜半数着远处教堂传来的钟声,怎么睡得着?

万万想不到:在美国留学的第一感受,是国际歌里的饥寒交迫!

没钱,在美国一样不好受!

导师是见到了,是个英国人,说话很快。在该领域是领先的,还兼任权威专业杂志的编辑。据说他是一位法国导师的传人,而那位著名法国学者,是教科书里XX理论的奠基人。

组内已经有了三个印度研究生,一个比一个smart。那时大陆留学生不多,教授们对大陆学生的水平心存疑虑,起码英文比印度人差得远。和新来的中国人还没接触过,奖学金不会给。只是礼貌性地把学生们一起请到家里,看看他在澳大利亚讲学时照的幻灯片和收藏的大块Opal宝石。

爷爷的入学资格没问题,入学不难。但还得注册一些课程、交纳学费。美国学校多半是学分制:该校那时一个学分才只收360美元,一门课三个或四个学分,就是说上千美元一门课。一个学期一般修三门到五门课,就是4000-5000美元。对身无分文的爷爷来说,简直是天方夜谭,做梦!

教授也想考察一下他,是不是像推荐信里写的那么神?就要求他来旁听导师教的两门主课。可是,就算旁听,校方也要收350 美元一门。看爷爷为难的样子,教授自然明白,还不是钱的事?说:我的课,你可以旁听,我告诉学校免收费。不过旁听是不给记学分的。

那时的爷爷,睡的是沙发,吃的是几分钱一包的过期英国鬆饼,打点黑工糊口,有时洗车手都洗烂了,营养更是谈不上了。上课时不时犯睏、打瞌睡。旁边一位南韩来的同学却精神很足。爷爷于是虚心请教他,有什么诀窍,能老是不犯睏?他说:“老美学生吃什么,我就吃什么。他们不睏,我也不睏。” 模仿,对他们来说不难。问题是你自己,有没有老美学生的经济能力?

可是老师才不管你们吃的是什么。看有学生居然上课打瞌睡,心里不高兴,嘴上不说。到了期末考试时突然宣布,旁听生也一律要参加考试。

硬着头皮,一起考吧!

发成绩了,爷爷一门考了96分,另一门94分。班里几十人,第二名才六十几分。这一来,教授们奇了怪了:如果抄同学的试卷,成绩也不会比同学们高那么多。系主任亲自看过他的答卷后,吩咐系秘书给他办理下学期Teaching Assistant 的职位,给大学本科生改改作业和考卷。学费全免,每月还有500美元奖学金。这一来下学期爷爷就不再需要旁听蹭课,真的成为正式研究生了。

高兴之余,实际生活还有很多问题没解决:老师们一门课开出的参考书、必读书就是十几本,到书店一看,有钱学生一买一大堆,近500美元就花掉了。爷爷连一本也觉得太贵了。可是, 老师开的作业题都在上面,没书就不知道作业题目是什么。只好厚着脸皮, 借同学复印那一页题目回去做。本来那些参考书图书馆都有,可以借15天。但也很穷的印度同学们很精明,早在学期开学前就打听到需要的参考书,早就借走了。互相交换,续借不还。爷爷初来乍到,动手晚了。几年下来,直到毕业,只买过一套电子显微镜的指导书,还是节衣缩食才能负担。主要靠对老师课程内容的领悟。

饥寒交迫的情形,也有所改善:到跳蚤市场,花几块钱买了一个美军在1950年朝战时用的旧睡袋,洗了洗还能凑合用,没想到还是羽绒的。吃的买最廉价的墨西哥超市食品,挂面放一个鸡蛋就可以对付。好在美国最便宜的就是鸡蛋和鸡腿。牛肉太贵,几年下来,没吃过几次。住的方面,和几个学生分租一个亭子间,也没得可选。床垫是捡毕业学生留下的,也没床架子,直接放在地上就睡。没钱的穷人能上研究生院,还挑什么呢!

但孤独,在你最柔软的地方等着。周末没有交通工具,光靠步行,在美国哪儿也去不了。有时,真想家想到恨不得自杀!一次,央求有钱的同学开车带去海边看看。看着无边无际的茫茫大海,海那边就是家乡、老妈、老婆、孩子,他们知道我在这里受的苦吗?真想一头跳进海里,游到太平洋的对岸!

想起一首诗:白浪滔天,秦皇岛外打渔船,一片汪洋都不见,知向谁边?

是社会主义好还是资本主义好?各自的好与坏,那时节,可能没有多少人说得清。。。

[ 打印 ]
阅读 ()评论 (6)
评论
冰星 回复 悄悄话 同感!
格利 回复 悄悄话 真不容易
石假装 回复 悄悄话 同一代人。
abcdaren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3227' 的评论 :
感谢!相信早期的留学生都和爷爷有同感。
现在,许多中国留学生都开着bmw 上学。非洲女学生有一位,高调直升机接送。也不知多学到了多少本事。想当年,教皇来该校访问,也不过坐直升机来,而已!
南风17 回复 悄悄话 什么年代来美的?一般出来之前总会找到一点关系,到了之后有接应。
3227 回复 悄悄话 赞,太不容易了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