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看病,重在诊断,《墨子·兼爱》云:“医之攻人之疾者然:必知疾之所自起,焉能攻之;不知疾之所自起,则弗能攻。”只有对疾病作出了正确的判断,据病立方,诸疾去矣。而中医诊断的核心技术在于“四诊”,何谓四诊?望、闻、问、切是也。“四诊法”是扁鹊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望诊”是观察病人的神、色、形、态的变化;“闻诊”是指听病人说话、闻病人气味;“问诊“是问病人起病和转变的情形;“切诊”就是脉诊和触诊。这四种诊法是中医辨证施治的重要依据,是每个中医必备的基本技能。“四诊”之中,切脉尤难,历来有着“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神秘性。因为切脉是中医师用手按病人的动脉,根据脉象,以了解疾病内在变化的诊断方法。脉象是中医辨证的一个重要依据,对分辨疾病的原因,推断疾病的变化,识别病情的真假,判断疾病的预后等,都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中医不善切脉,亦如张仲景在《伤寒论》中所批评的医生,是“所谓窥管而已”,根本不能算是合格的中医。中医理论认为,脉为血之府,贯通全身,所以身体脏腑发生病变,一定在脉象上有所反映,更多的时候,在症状还未充分显露之前,脉象就已经发生了改变;所以切脉也能发现处于潜伏状态的疾病。因为脉学深奥,真不是开堂讲课能说得明白的,必须跟着师父临床把脉,反复揣摩领会,方可入门,至于登堂入室,窥其堂奥,则看自己的悟性与造化了。 关于脉象与疾病的关系种种,这里不作讨论;只是平日所看到的切脉种种,说说今天切脉的许多尴尬。
关于今切脉的尴尬,至少有以下几种最普遍的现象。
电视节目中经常有养生节目,会有中医专家给人切脉,可有些所谓专家,实在是丢人现眼,岀尽了中医的丑。中医切脉,以左手切右手,医生的手从掌后下指,这是最起码的常识。右手切右手,左手切左手,从掌前下指,这样有一个最大的弊端,就是医者食、中、无名指很难形成一条直线,对应病人的寸、关、尺三部难以准确到位。为人诊脉,三个手指弯曲度不同,中指长,应略为弯曲,要使三个手指指头平齐,节节相对,形成一条直线。然后从掌后下指,首先以中指取掌后的高骨(即桡侧的桡动脉茎突处),定为关部,然后前后两指再取寸与尺部,以病者个子高矮定手指疏密。只有这样,才能准确地把握好寸关尺三部。
曾经仔细观察过一些中医切脉,手指置于寸关尺三部之后,手指几乎没有任何松弛与紧缩的细微变化,这只是装模作让在切脉,根本不能清楚辨析六部脉的脉象。正常切脉之法,在部位取准之后,三指平布同时用力按脉,先在浅层取象,然后重按,以之取脉之浮沉;同时以“息”(一呼一吸称为一息)定迟数,浮沉迟数既明,再候滑、实、弦、紧、芤、洪、弱、虚,由之再细辨促、涩、伏、结、代、微、细、散、缓等脉象。故是,医者切脉,手指必须不断调整用力方向,改变着力的力度,才能辨析出细微的差别。
有的中医,诊脉时思想不集中,随意为之,甚至言笑晏晏;切脉是一件非常精微的活动,不全神贯注不足以切脉。凡切脉之始,医者必须要平心静气,聚精会神、贯注指下,才能够获得真实的脉象。《素问脉要精微论》曰:“是故持脉有道,虚静为保。”《诊家正眼》亦云:“凡诊脉之道,必须调平自己气息”;这些都是最基本的要求。与之同时,切脉时一定要注意病人姿式,可以让病人取坐位或仰卧位,一定要使病人之手前臂与其心脏近于同一水准,前臂平放或侧放均可,以使血流通顺。手下一定要置脉枕,脉枕要求柔软,其厚薄应合适,总之以不影响手掌与手臂的水准一致。
关于诊脉的时间,最好是在早晨尚未活动,未进饮食之前;因为脉的搏动与气血的活动情况有着密切的关系,早上没有进餐,没有活动,且经过一个晚上的休息,身体中的气血运行处于最原始的状态,环境安静,气血调匀,其脉象也就能展现出病人身体的“庐山真面目”。《素问脉要精微论》曰:“诊法常以平旦,阴气未动,阳气未散,饮食未进,经脉未盛,络脉调匀,气血未乱,故乃可诊有过之脉。”清人黄宫绣《脉理求真四宫脉要》也强调:“凡诊病脉,平旦为准虚静凝神,调息细审。”所以,为老人把寿脉,为孕妇辨男女,都应该在早上。当然,为一般病人切脉,不可都在早上,随到随诊,无可选择;亦如明人汪机所云:“若遇有病则随时皆可以诊,不必以平旦为拘也。”但是,切脉之前,如是登门求医者,必须让病人休息片刻,使之情绪稳定,方可下指。 当然,切脉只是四诊之一,技法再好,也不可能凭三指而定乾坤,正如《素问》所云:“诊病不问其始,忧患饮食之失世,起居之过度,或伤于毒,不先言此,卒持寸口,何病能中”。明代名医张景岳认为,惟以切脉为能事的医生,不能得是通医道的人。前贤之教,深刻明确。一个好的中医,只有将四诊有机的结合起来,综合考察,才能全面而系统地了解病情,作出正确的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