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人生幸有初相见

(2023-06-18 07:41:18) 下一个

昔时,读纳兰性德《拟古决绝词柬友》:“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零铃终不怨。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总是有些欷歔泪下,不能自已。俗云:“世事纷繁,难以逆料”,何只是爱情,尘世一切事物都是如此,其结果很难如人之初愿,最初想象的美好,并不会按己之“初心”轨迹运行发展,往往是变幻莫测,节外有枝,大多失去当初美好的祈盼。于是乎,人们有失落与遗憾,有失望与痛苦,而有的则心生怨恨,或恨天不如人愿,“醉拍春衫惜旧香,天将离乱恼疏狂”;或恨伊人太薄情,“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哀伤怨艾,向隅独泣。

如果静下心来,仔细揣想,人生或见或不见,朋友或分或不弃,一切皆以缘也。人生就是一场旅行,无论遇谁,绝非偶然,他是你生命中该出现的人;如果分手了,应是必然,他是你生命中该消失的人。得之毋喜,失之毋悲,泰山巍峨,得一石足矣;沧海浩瀚,得一珠足矣;满镬佳肴,尝一脔足矣,满园春色,赏一枝足矣。人生于万物,不在于永久的占有,而在于曾经的拥有。天道恒变,物是人非,常态也,只要曾经拥有过,就应该感恩上苍,身满意足了。人生应有追求,万勿不可贪婪,“贪夫徇财”,愚之甚也。佛家列贪、嗔、痴为三毒,三毒残害身心,使人沉沦于生死轮回,为恶之根源,故又称三不善根。由是,老夫窜易纳兰之句而曰:“人生幸有初相见,无用秋风悲画扇”。

佛家有这么一个故事

一男与一女订亲,情甚笃,以为俩人定会白头偕老,讵料未等成亲,姑娘却爱上了另外一个男人,绝尘而去。男而求问高僧:我们彼此相爱,为她却要选择别人?高僧说:一切皆有因果,一切都是宿命。

书生不明所以,高僧给他讲了个小故事。

很久以前,有女子失足落水,尸体冲到一处偏僻荒凉的岸上,衣不蔽体几乎全身赤裸,有位行人路过这里,看了一眼便匆匆离开了之后第二位行人路过,把自己的衣袍脱下来覆盖在女子身上后也离开了。第三位行人看到女子,心生不忍,便将她好生安葬后方才离去。

高僧说:这女子便是姑娘的前世,她的前世遇到三个男人,你是那个脱下衣袍为她盖住身体的人,今生相恋一场,她来还你的恩情,但她要报答一生一世的,是那个将她埋葬的人。

书生了然,放下了心中执念。

原来如此我们今生相遇,或者看罢一眼匆匆而过的第一位路人,或者为之盖上衣的第二位路人,或者为之安葬第三位路人。于是,她欠第一位路人悲悯的一瞥,这辈子友好地相遇过;她欠第二位路人衣的遮盖,这辈子还给她一段初恋;他欠第三位路人太多太多,这辈子为她奉献了所有。

因为相欠,才会遇见,乃因乃果,因缘必然。

小时候,我们淘气,母亲最爱说的一句就是“前辈子欠了你们的”,再骂得凶一点:“你们这班讨债鬼”。

父母为我们付出了生命的所有,而我们却未曾回报于万一,但天下父母都了无怨艾;除了责任之外,在他们看来,养儿育女没有什么,只是在为上辈子所欠而偿债。

科学研究,一生会遇到约2920万人,两个人相识的概率只有千万分之五,相知的概率只有十亿分之三,可就是这么微乎其微的几率,却每天都在我们身边发生千世界,茫茫人海,遇见谁,待见谁,焉有偶然,所有相遇,皆有因由。如佛所言,若无相欠,怎会相见”,“因为相欠,才会遇见”! 

既然如此,世间的一切相知相念,当以平常之心待之,坦然对,拥有时珍失去时同样得之,只不过应该转换一种形式而已千万不要认为谁对不起自己,因为她上辈子只欠你这么多。张爱玲说:“于千万人之中遇见你所遇见的人,于千万年之中时间的无涯的荒野里,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正巧赶上了,那也没有什么别的可说,唯有轻轻问一句:‘哦,你也在这里吗”真是情之圣言。所以,遇见种缘分,别离更是种缘分。

人生苦短,漫旅途相识相知在缘分,悲欢离合浑闲事,无论有什么样的结局,酸甜苦辣,都要愉快地接受。情感的事,一定要开、看开、更要。我们务必要明白:远去的是风景,近处才是人生;聚散随缘,兴衰有数,顺其自然,不可强求。唐人龙牙有禅诗云:“朝看花开满树红,暮看花落树还空;若将花比人间事,花与人间事一同。”花之朝开暮谢,人之死生离聚,是无常,但更是因缘。大千世界,没有一成不变的东西,更没有单独存在的东西,一切离合,皆由缘也。佛云:“缘聚则成,缘散则灭”,信然。

人生幸有初相见,无用秋风悲画扇。

[ 打印 ]
阅读 ()评论 (2)
评论
Firefox01 回复 悄悄话 又一富哲理之文,恕我联想一下,这大概就是人性中的弱点,又称“审美疲劳”。“勿忘初心”的提出,也是出于同样的问题。只是人们虽然对台上的审美疲劳过度,但是却束手无策,只能默默继续忍受,人生之大不幸。
邵丰慧 回复 悄悄话 道理都是对的,真正能做到知行合一的又有几人。无悲无喜,看似参透,又何尝不是一种无奈。大悲大喜,看似未经世事的幼稚,何尝不是一种幸运。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