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之辨”,全人类只此一家。这是因为,各个民族的传统医学,根本无法与现代科技化的西医抗衡;只有中医,传承五千年的中华民族医学,才足以与西医抗衡,不相上下,而且,还会一直与西医相持伯仲之间。
说起这个话题,非煌煌巨著而不足以辨析,因为篇幅的原因,更因为个人才识的原因,只能略说,九牛一毛,纯作门外之谈耳。
要说这个话题,先得正名。什么是西医,大家都懂,但什么是中医,恐怕大家未必都懂。早一个月,网络上有抖音,一著名电影演员猛批中医,说中国的医叫中医,那某国的医能叫某医吗?所以,根本无法与世界文明象征的西医去谈比较云云。显然,他认为中医的中,即中国的中;听了之后,真是有些不知所云。你一个拍戏的,安分守己去拍戏,你又不是关汉卿,人家读了一筐子书外加半筐子医书,生活所迫,再入勾栏作了戏子。你不懂医,乱说什么?你不信中医,那完全是个人自由,但不要错解中医,污人耳目!
早在1913年,毛泽东就曾在《讲堂录》笔记中写道:“医道中西,各有所长。中言气脉,西言实验。然言气脉者,理太微妙,常人难识,故常失之虚。言实验者,求专质而气则离矣,故常失其本,则二者又各有所偏矣。”1913年的毛泽东就有如此见解,令人钦佩,伟人之判断,永远是中西医认识的圭臬。
中医,不是中国的医才叫中医,这个中不是中国的中,而是中和的中,著名“易”学家刘大钧先生早就作过中肯的论说(可参见拙著《中医文化与古典文学》),许多人,包括一些所谓的专家、学者,对“中医”的概念都不懂,动辄便开口批评中医,这既是中医的悲哀,更是民族的悲哀。
中医西医是完全不相同的两个医学理论体系,井水河水,八竿子打不到一起的。可以说,中医西医几乎无一丝相关联的东西,所以二者永远没有共同的语言,永远是鸡与鸭讲,连鸡与鸭讲都不对,鸡与鸭还有吃谷子、吃虫子的共同点。
严格说来,中医之争,还不是科学的问题,技术的问题,而是文化的问题。不明乎此,不足以辨中西。诚然,就二者之起源来说,中医深受儒家文化的影响,一开始走的是技术的路子;西医受现代科技的影响,一开始走的是科学的路子,这是毋庸置疑的;但是,二者之别,归根结底还是文化的差异。简言之,中医是完全的中国传统文化,“医易相通”是其明显的标志;而西医则是一种人类综合的认识,一种对疾病及其治疗的认识,根本没有形成一种单纯意义的文化。说个简单的例子,中国有句俗语说:“秀才学医,笼中捉鸡”,又说:“学医一担书,一头是儒书”。意思是说,只要你熟读儒家经典,就基本上是半个医生了,为什么?因为中医理论是完全的中国传统文化,《易经》与《内经》是完全可以互证的经典。综观中国古代名医,几乎没有专门学医而成医的,都是儒生转而习医,拙著《中医文化与古典文学》对此有详细的分析。古代士子苦读经书,为的就是能辅佐君王安天下,可是凭科举步入仕途的为数极少,于是“不为良相治国,便作良医治人”成为历代儒士的人生目标。曾记昔日随父亲学习中医时,他总是惋惜说我读书太少,在当时那种大革文化之命的严峻形势下,他还竟然要我去拜一位老秀才为师,攻读儒家经典。当时那位老先生已是80余高龄,给我讲过二篇古文便与世长辞了。于是,父亲一边授《汤头》《脉诀》,一边要我读《左转》《文选》;他说,不读儒书,不可明医理。终生引以为憾的是父亲欲授我以《易》,却因迫害而贫病交加英年早逝!西医完全不是这样的,哪怕你能把黑格尔、亚里士多德、柏拉图等圣贤之书倒背如流,也不能看好一个感冒,你必须得读《病理学》《解剖学》等一大摞专业书籍,才有可能登堂入室,做一名实习的医生。所以,简而言之,你有文化(当然是中国传统文化),就一定可以成为中医师;但你再精通整个人类的文化,也压根儿不是个西医师。又故所以,中医是文化人,西医是技术人,因为这一点,决定了二者思维模式与治病疗疾的截然不同甚至相反。
基于文化源头不一,中西医有许多明显相对的特点。
比如说,中医形式简单,但内容(理论)深邃深奥而难以理解;西医形式复杂,但内容简单通俗而极易为人们所接受。
中医看病,就是“望、闻、问、切”,治病就一个方子十几味药。中医,即便手术,也就针灸推拿。也就是说,中医治病,在形式上非常简单;但是,中医理论却博大精深,阴阳五行,五运六气,外感内伤,天人合一,让人一听,满头雾水不知所云。而西医呢,形式极为复杂,今天任何病人进了医院,血液大小便的化验,CT胸透等等无数检查化验,直弄得六神无主,力尽精疲。而且,这般折腾下来还不一定能确诊,还得需要更高档的仪器设备,甚至要去高一级的医院才有如此高档的设备。折腾几番下来,明确了疾病,输液还算简单,手术则开膛破肚,其复杂程度远过中医千万倍。但是西医的理论却很简单,病因无非是菌毒与发炎,治疗就是消炎杀菌或切除病灶。
当然,这里说西医理论简单绝对不是轻视西医,而是说西医的理论明白通俗,除去医学名词与术语,识字的人都能读懂;不像中医,开口便是卫气营血,寒热温凉,世人称中医为玄学,盖由于此
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