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老刘看世界

Medicine, History & Nature Lover
正文

西藏归来话西藏(四)- 结束篇

(2023-03-30 19:38:24) 下一个

 

4. 西藏的庙寺和僧人及沿途的一些感受

 

除了去珠峰及需要赶路每天都会参观一到两个寺院。

虽每个寺院都有不同历史及看点,但若不是真正的对喇嘛教历史(西藏版的佛教)和各喇嘛寺院有研究的兴趣,看多了就有大同小异或者都混在一起的感觉。所以对90%以上的外来游客看了一个等于看了全部,看了全部又全都记不住

逛了几天喇嘛寺院后,我感觉到只要先了解两个历史人物,则对西藏文化佛教及民族历史沿革就有个梗概了:

 

第一位西藏的伟人是松赞干布。他生于第七世纪,与唐朝李世民是同代人,也是吐蕃王朝(即今天的西藏地区)立国之君。佛教也是由他自印度引入。为了与尼泊尔和大唐的政治联姻,松赞干布先后娶了尼泊尔的赤尊公主和大唐的文成公主。文成公主进藏的故事可以说家喻户晓。

在松赞干布的英明领导下,吐蕃王朝国力大增。在其后的200多年中,其向外扩张尤其是反过来对唐朝攻城掠地大打出手,而这段历史却是知之者甚寡。

 

去打了别人也就会被别人反过来打。所以这之后吐蕃国力日衰,缩回高原地区自生自灭的过了一千年。

 

到了十七世纪,这时西藏又出现了一个伟人:第五世达赖喇嘛。他结束了吐蕃帝国的家族性体制(如明朝和清朝)并开启了政教合一的国体。他的贡献还包括建立了今天90%藏人信仰的黄教等等,利用宗教信仰牢牢地把握住了整个民族。

知道了这两个人,对西藏历史也就大概地有个经络了。所以看独特的政教合一治国的历史要去西藏看喇嘛。而要看由一个领袖治国则要去北韩。

 

逛了几天喇嘛寺院后,也了解了一些喇嘛的事。历史上因为家境贫寒,穷人的孩子出家当喇嘛能至少能解决吃饭问题。所以大点的寺院常年会有数千喇嘛。想做喇嘛则需先进这些喇嘛学校,学习1012年。考试严格而且毕业率低。

 

现在情况怎么样据导游讲现在愿意当喇嘛的人少多了。在商品经济中更多的年轻人想上大学读书然后有个好工作或者做小生意,而另一方面政府限制各寺院的喇嘛的配额。喇嘛学校也不再招收成千的喇嘛,因为他们总是闹独立的起源。政府严格规定了拉萨各寺喇嘛的人数,如布达拉宫只有20多位喇嘛,其任务很简单就是坐在香客/游客的参观路线处防止拍照或者其它禁止的行为。大昭寺供奉的释迦摩尼的12岁等身像,乃是藏民心中的圣地。每天的客流量极大。喇嘛则多些,为70多人。这些政府给的定编上岗喇嘛有点像旱涝保收的公务员工作,不可超编。只有自然减员,方可补充新的喇嘛。

 

导游大致地算了一笔帐:几个在拉萨的大寺院,一个喇嘛的工资每月约1500元,其由西藏政府发给。另外每个寺院里供奉佛像菩萨及喇嘛众多。而且每一位前面都放了捐款箱。而拜佛求保佑者的捐款是从不吝啬的。寺院里按月分红,待黄昏游客散尽后便关了寺门,众喇嘛将捐款箱及各角落里的rmb清理出来,把大筐或麻袋装了。大票小票清点齐全。众喇嘛便二一添作五的分了。虽然每个月的"收成"各有差异。但每人每月还能净添数千元rmb的收入,应该是不会太离谱的。所以导游讲喇嘛们开BMW,玩着最新款的手机而且还玩着在拉萨代表一定身份的体育项目:踢足球。尤其是在大昭寺和布达拉宫的喇嘛收入最好。看来这也是个"给个县长都不换"的好工作。

 

所以对刚毕业的喇嘛来说,大昭寺和布达拉宫等手持铁饭碗念经的好单位是很难进了。导游又说拉萨地区以外偏辟地区也许工作机会多一些。还有的喇嘛毕业后就去南洋国家的华人区发展。作为藏人又是科班喇嘛学校毕业,南洋华人还是认可这些品牌的。

 

 

除了寺院和喇嘛,一路上还遇到不少令人印象深刻的人与事:

入藏第二天在林芝的路边我们遇一妪朝拜者。她的鞋子上沾满泥水,袜子也几乎湿透了。她不断地用手捶打按摩两个膝盖。

 

 

导游告诉我们她的两个膝盖都肿了。她与她的同伴从几百公里外的康巴徒步朝拜来到林芝附近的一座藏民心中的圣山。转完这座雪山需要三天时间,现在她已转完了一半的路程。然后她将徒步朝拜再去拉萨的大昭寺,最后乘长途客车回康巴。她们每人的随身行李仅是一个双肩背包和一根拐杖。一路餐风沐雨。昨天她的背包里还有一瓶水,今天连饮水也没有了。遂从车上拿了农夫山泉瓶装水给她。她只要一瓶,多了也不要,因为过重会影响转山。

一起留个影,每个人的生命只有一次,而各自的追求、生活目的和意义可以是如此的不同。希望多年后仍能记得此人此事。

 

沿途经常可见这种用石头垒成的羊圈里面还有一顶简陋的帐篷。这是牧羊人的家,居无定所,哪里的草多些就迁往哪里。

若将照片放大了看,里面还有故事。

在玩石头的两个孩子是否开始学识字?这个四下里透风的帐蓬及石头羊圈仿佛就是孩子的生活中的全部:家和幼儿园/学校和playground 

 

沿途检查行人及车辆的关卡众多。每经过一个县城,导游还要去县公安局申报我们旅行文件和盖戳备案。在每一检查站,武警对所有车辆都是仔细检查护照或身份证,验明正身后方可放行。

我们都感到"治边先稳藏"贯彻落实的很彻底。我们的旅行车上也安装了两个摄像头及对讲机也是处于全程开机状态,车内对话也都是可以录音备档的,导游说这是旅行公司防止司机或导游沿途拉私活,就在所有的旅游车中设置了全程视频监控。

途中倒是见过好几拨外籍游客的自行车组去珠峰大本营。导游说这种玩法的准备工作及涉及方面都较多,至少需要有两辆车,一辆拉行李帐篷食物及厨师等服务人员,每日先行到下一露营站安营扎寨埋锅造饭,另一辆跟在骑自行车的游客以后提供行中服务及收容。如此这般一日复一日一直骑到珠峰大本营。

旅店或途中遇到的藏人大都和蔼友好。

 

但是好像有一种人除外,那就是不少景点处的小商小贩强买强卖欺客宰客行为非常严重,可谓大煞风景。如雅江河谷观景台,这不仅是个休息站,其俯瞰群山环绕之中的河谷及村落也是许多游客拍照的佳处。

观景台中间立有雅江河谷的标志石碑,是游客打卡留念的好机位。但是沿着观景台尤其是石碑旁边都被放了藏獒。若是拍碑必包括藏獒。往往是游客刚举起相机还不曾拍照,便有守碑如摇钱树的藏族壮汉过来要钱。若是想分辨两句,马上又有更多的藏人闲汉围过来一起推推搡搡。游客只能给了钱方能了事,荒落而走,哪还有心情摆姿势拍照呢。

在卡若拉山口的冰川处,我们刚下车就被一群藏人小贩围住,寸步不离的兜售他们手中的亷价纪念品。毕医生实在无奈便掏出了钱给了一个贴身紧盯的小贩,说"我什么都不买,但这一百元钱给你,你只需要走开,别影响我们看风景拍照片。"

返美后与也去过西藏的朋友聊起此类事。人家说这还不算什么,纳木错边上的藏人小贩欺客宰客才是天下第一呢。我只好说我们还算万幸后来改了行程没有去纳木错过夜。

 

 

西藏高原为低温缺氧海拔高环境,土地也是千万年的山体风化剥蚀形成,抓一把土在手中,有一半竟会是微小碎石沙矶,有机成分贫乏,人类生存的自然条件恶劣。这里远比不上黄河长江珠江等三角洲冲积平原的肥沃土壤。

 

现在的基因遗传及语言考古等都表明藏族与汉族是血缘关系最近的两个民族。但是在什么时候是什么原因让汉族的一支必须离开森林茂盛的靠采集狩猎生存容易的低海拔地区而去西藏高原寻求生存而最终衍生出了藏民族呢?

 

也许这才是不少去过西藏高原的人最终萦绕于心的问题。

 

文中借用了许多毕医生等拍摄的精彩照片,在此致谢!

 

全文完,谢谢观看

[ 打印 ]
阅读 ()评论 (3)
评论
只看片子不看病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山高水阔' 的评论 : 谢谢
山高水阔 回复 悄悄话 谢谢付出的时间和精力, 生动地讲述趣味和知识. 行前准备很有用.
wenxueOp 回复 悄悄话 游记4篇都看完,非常感谢!好景致都要早去看啊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