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江吟(1)》
白居易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2)半江红。
可怜(3)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4)月似弓。
1. 吟:古代乐府诗歌的一种形式。
2. 瑟瑟:形容不反射残阳照的半边江水显示的寒冷之感。
3. 可怜:可爱。
4. 真珠:即珍珠。
白居易(772—846年),字乐天,晚号香山居士、醉吟先生,出身于一个中下层官宦家庭。白居易是中国文学史上极负盛名中唐诗人,有“诗魔”和“诗王”之称。白居易祖籍山西太原,生于河南新郑,后因战乱等因素迁徙于符离(今属安徽宿州)和江南(今江苏和浙江)等地。白居易于唐德宗贞元十五年(800年)进士及第,803年授秘书省校书郎,后历任盩庢(今周至县)尉、进士考官、集贤校理(授翰林学士)、左拾遗、京兆府户部参军、太子左赞善大夫等。宪宗元和十年(815年),他被贬为江州(今江西九江)司马。 回朝后任主客郎中、知制诰,后加朝散大夫。穆宗长庆二年(822年)至文宗宝历二年(826年)间,他先后任杭州刺史和苏州刺史。白居易晚年(约55岁后)大多居于洛阳香山履道里宅邸中,除短暂任河南尹之外,大多任太子宾客分司、太子少傅分司等高官闲职。武宗会昌二年(842年),白居易以刑部尚书致仕(退休)。白居易于会昌六年(846年)8月去世,享年74岁,谥号“文”,葬于洛阳香山。
白居易的诗在在中国文学史上享有重要地位。他与元稹、张籍等人倡导的“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白居易留下了大量感叹时世、反映人民疾苦的作品,而且这些诗作大多具有平易通俗,朴实真挚的特色。白居易的《长恨歌》和《琵琶行》是流传千古的长诗名篇。白居易的作品在其生前就已享有盛名,广泛流传于各阶层,还远及西域、朝鲜、日本等地。白居易还是一位较早写词的唐朝诗人,他的几首小词也流传甚广。
白居易共有近3000首诗歌存世,为唐朝诗人之冠。白居易生前曾对自己的诗文进行过数次编集,初名《白氏长庆集》,后改名《白氏文集》,共收诗文3800多篇,成75卷。文集在白居易暮年被抄写五部,分存于庐山、苏州、洛阳及其侄子、外孙等处。《白氏文集》75卷中有71卷流传至今。
诗词影响力总体评分: 8
唐风:元和十年(815年),朝中宰相和多位高官以白居易越权上疏为由提请唐宪宗贬谪白居易。这些人显然是一直对白居易有所不满,于是43岁的白居易被贬出朝,任闲职江州司马。
宋雨:到元和十五年(820年),白居易被招回朝,拜主客郎中、知制诰。主客郎中负责接待外邦使者,知制诰的职责是为皇帝起草诏书。这两个职位都是皇帝的近臣。第二年他又拜中书舍人(正四品,大约相当于今天中国大陆的国务院办公厅主任),此时的白居易已经坐上了升任宰相的直通车。然而没过多久,白居易却向皇帝请求外放。当时的白居易被彻底“平反”并深得皇帝信任。可他却请求外放,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唐风:虽然白居易从未明说他要求外放的原因,但两个相辅相成的因素应该起了主要作用。首先,被贬江州的经历使白居易深感官场的险恶,进而他的人生哲学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兼济天下”转为“独善其身”;其次,回到朝中一年多,他的感受不佳,认识到远离权利中心的必要性。这次白居易被招回朝中,直接的原因是唐宪宗驾崩,他的第三子李恒即唐穆宗即位。穆宗比白居易小一代人,他在早年受过担任太子左赞善大夫的白居易的教诲,很欣赏白居易的学识。
宋雨:然而,唐穆宗在历史上却是一位比较昏庸的皇帝,他醉心享乐,荒于朝政。更为严重的是,他当政期间的几年,朝廷已远不比其父唐宪宗时期“元和中兴”的局面。朝廷内宦官专权日盛,牛李党争激烈。
唐风:正是这样。穆宗朝官场的混乱局面让白居易感到既无奈又不安全。白居易决定离开京城可能还有一个直接的原因。由于朝廷混乱,先前被大致平息的藩镇之乱在长庆年间又死灰复燃了,多地的藩镇节度使纷纷起兵作乱。这其中包括唐宪宗花大力气平定的河朔三镇。这种情况下,白居易上疏论当时河北的局势并提出建议,但不被采用。白居易深感失望。
宋雨:白居易外放的请求得到批准。他于长庆二年(822年)7月被任命为杭州刺史,很快出发。他路上走了三个月,10月份到任。本来,依照当时的速度,从长安到杭州一个多月就可以到达。因此网上有文章说白居易吊儿郎当,一路走、一路玩,所以行进很慢。是这样的吗?
唐风:这纯粹是信口开河。官员的调动属于公务,路线和大致时间是确定的,朝廷是要督察的。具体来说,当时朝廷全国共设置了1600多个驿站,它们相当于公家的旅馆兼饭馆。官员公务外出在官驿不用自己花钱,包吃包住。
宋雨:哦,是这样。那么既然驿站之间的距离是确定的,每天就走过多少个驿站也就基本明确了,不可能赖在一个地方不走,或者搞“公费旅游”。那么,白居易为什么花了那么长时间才到杭州呢?
唐风:本来从长安到杭州,最直接的方式是经过汴水(当时已经是大运河一部分),一路南下,由瓜洲渡过长江。然而当时中原地区藩镇作乱,汴河不通。不得已白居易改由襄、汉经长江顺流而下,辗转上任,因此十月才至任所杭州。诗人乘船顺流而下,有足够多的时间观察和体会,这就为写出好诗创造了客观条件。
宋雨:标题中的“吟”字,本是指一种演唱方式,其声调悠扬高亢。乐府诗中就有以吟来命名的曲名,如《楚妃吟》、《梁甫吟》、《白头吟》等等。到了白居易这个时代,当有“吟”字作为古体诗的标题,未必可以唱了。这类诗一般长短、平仄等都很自由,如孟郊的《游子吟》、白居易的《秦中吟十首》、韦庄的《秦妇吟》等。然而,我们现在鉴赏的这首《暮江吟》却是一首格律严谨的七言绝句,很罕见。
唐风:首句“一道残阳铺水中”显示细致的观察和不凡的表达方式。当残阳已经接近地平线的时候,它在水中的倒影不是一片,而是呈一条线。而诗人既不用“照”,也不说“映”,却说“铺”在水中,这是非常形象而巧妙的表达,显示了夕阳的柔美和景色的安谧。
宋雨:第二句“半江瑟瑟半江红”继续从大尺度上描写景色。可能是因为水流或波浪等原因。在一小段时间里,江面一边呈红色倒影,另一边呈暗色。诗人抓住了江面上光色瞬息变化的奇妙景象。可是,这个“瑟瑟”你是怎么理解的呢?
唐风:我历来把“瑟瑟”理解为类似“瑟瑟发抖”的意思,即水的一半不反射夕阳,波浪在黄昏时很暗淡,它在秋天的傍晚泛着几分寒意。然而这些天我再阅读时,发现“瑟瑟”被人解释为“碧绿色”。于是我去查汉语词典,但没有一个地方把“瑟”或“瑟瑟”解释成与颜色有关。
宋雨:我原先的理解也同你一样。我查到在古文献中“瑟”字偶被用来形容玉石的鲜亮,如《诗经》大雅的《旱麓》一诗中有“瑟彼玉瓒”。但是玉可以有多种颜色,而这里的“瑟”不是代表颜色本身。由此看来,将“半江瑟瑟半江红”中的“瑟瑟”解读成“碧绿”,恐怕是诗评者为了让它和后面的“红”字对仗。
唐风:“瑟”是古代的一种拨弦乐器,“瑟瑟”在古时一般用来形容轻微抖动的声音,如风声。初唐卢照邻《明月引》中就有“洞庭波起兮鸿雁翔,风瑟瑟兮野苍苍。”由此它也进一步被引申为“寒意”,比如“瑟瑟发抖”。因此,我认为在秋天的江面,水面不反光部分在黄昏隐约的波动确实应该被理解为“寒意”。而红色是暖色调,因此后面的那个“红”字应该理解为“暖意”。
宋雨:后两句的情景应该是比前两句推后了许久。这时候太阳早已完全落山,天空暗淡下来。而且已经有凉露降下,积在草上。“可怜九月初三夜”,在这九月初三的夜晚,究竟什么可爱呢?诗人在最后一句给出了他的答案 — “露似真珠月似弓”。
唐风:这的确是美妙无比的夜景。新月升起以后,诗人发现江边的草叶上挂满了晶莹的露珠。这清露仿佛是一粒粒珍珠,闪烁着莹莹的光泽。诗人再抬头看,初升的弯月,好似悬挂在碧蓝天幕上的一张弯弓。珍珠般的清露和弯弓般的月亮,构成了九月初三夜里最美妙的景色。小诗在此结尾,给读者留下了一幅难忘的江畔月色图。
宋雨:《暮江吟》是白居易诗作中为数不多的纯粹写景的作品,历来备受人们称道。作者截取了长江落日时分和落日之后的两幅画面,并加以美妙的衔接,观察细致,比喻传神,生动展现了大自然的美丽和安详。另外,这首诗可能写于去杭州赴任的旅途中,反映了诗人在远离朝廷权利中心后轻松愉悦的心情。
花姐的理解好,赞。
您的意思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