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唐宋韵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唐宋韵》14. 《长相思 · 一重山》 李煜

(2023-04-07 05:23:10) 下一个

《长相思(1) ·一重山》

李煜

一重山,两重山。

山远天高烟水(2)寒,相思枫叶丹。

 

菊花开,菊花残。

塞雁(3)高飞人未还,一帘风月(4)闲。

1. 长相思:词牌名。

2. 烟水:笼罩着雾气的水面。

3. 塞雁:塞外的大雁。

4. 风月:风声月色。也可理解为风情、情爱。 

 李煜(937-978年),五代时期南唐末代君主、诗人、词人、书法家。李煜籍贯徐州彭城(今江苏省徐州),生于江宁府(今江苏省南京),原名从嘉,字重光,号钟山隐士、锺锋隐者等,为南唐中主李璟的第六子。建隆二年(961年)李煜继位后,尊宋为正统,岁贡以保平安。后虽进一步自去国号、贬损仪制等,南唐依然为宋所灭,李煜被俘。宋太宗太平兴国三年(978年)李煜死于东京(即汴京,今开封),追赠太师,追封吴王。世称南唐后主、李后主。

李煜在书法、绘画、音律,诗文等方面均有造诣,尤以词的成就最高。李煜的词继承了晚唐以来花间派词人的传统,又受本朝前辈的影响,语言上多用口语和白描,不饰雕琢,但其作品却有独特的优美感和表现力。其亡国后词作题材更为广阔,含意更加深刻。李煜的词在晚唐五代词中独树一帜,对后世词坛影响深远。 王国维说 “词至李后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遂变伶工之词而为士大夫之词。” 这是对李煜词的承上启下的历史价值的概括。

李煜有《文集》30卷、《杂説》百篇 ,均佚。南宋学者陈振孙编《直斋书录解题》中有《南唐二主词》1卷,录李煜词34首,后人又增加10首(部分有存疑)。此外李煜还有十几首诗存世,但艺术价值远不及词。李煜词虽然存世数量不多,但多有精品和佳作。

诗词作品影响力总体评分: 7

宋雨:李煜的词作大致分为前后两个阶段。前期为公元975年之前,即南唐被宋朝灭国之前。李煜共居南唐皇位24年;后期从975年被俘押至汴京到978年被杀,仅三年。但其后期短时间里所作的词的质量总的来说要比前期好得多。李煜之所以被尊为词帝,就在于他后期的几首流传千古的名篇。

唐风:李煜的学识不可能在成为阶下囚之后有质的飞跃。他遣词造句的能力也不可能突然有巨大的提高。但是国破家亡之后,其词作的立意和表现方式却有了极大的改变,抛弃了之前的奢靡之风和男女之情,代之以抒发怀旧伤今的亡国之痛。这样的主题与他高超的创作水平相结合,其作品便了震撼人心的魅力。

宋雨:李煜早期的作品多描述宫廷生活,风格绮丽,比如他的《菩萨蛮》:“花明月暗笼轻雾,今宵好向郎边去。刬袜步香阶,手提金缕鞋。” 又如《玉楼春》中说“晚妆初了明肌雪,春殿嫔娥鱼贯列。凤箫吹断水云闲,重按霓裳歌遍彻。” 这是描述宫中美女如云的歌舞表演。虽然这样的词也率真自然,显示其词作技法高超,但纵情腐朽之气注定使之难成佳作。如果李煜没有后来的被俘经历,而是在南唐皇位上终其一生,那么他充其量是一位不错的婉约派词人,但无法完全脱开花间派的影子。

唐风:虽然过着穷奢极欲的帝王生活,但李煜也是一个对悲愁情绪敏感的人。因此他的诗词也不完全限于男欢女爱和醉生梦死,他也有体恤悲苦、伤春悲秋的作品。《长相思•一重山》便是这样一首小调。前人又在本词的词调下题作“秋怨”,的确切中主题。

宋雨:一重山,两重山,山远天高烟水寒”  -- 有人指出第三句不是很好,前两句写山,第三句紧接着还是写山,有没有更好的表达方法呢?

唐风:我觉得这样写可以啊。李煜写这首词的时候肯定也有考量,他应该是认为接着用“山”不是问题。如果非要避免“山“字再度出现,改成“云淡”好了。另一个办法是写成“塞外天高烟水寒”,然后把下面的“塞雁”改为“鸿雁”。但也不一定明智。注意第二个字须是仄声字。

宋雨:重重的山峦,进一步把人的思绪引向遥远的地方。那里山高水远,水面上笼罩着寒冷的水雾,几分凄凉。 “相思秋叶丹”从字面可以理解成相思之情浓得像秋天的枫叶那样红。进一步理解成相思像火一样热烈,这样你认为合理吗?

唐风:这也是书本上和网页上的一般解释,我想是可以的。当然,用红枫叶去形容相思,不一定非要是热烈,也可以是坚贞、深沉、纯情等。比如红豆寄相思,就与热烈毫无关系。当然王维写“红豆生南国”是写给好友、音乐家李龟年的,也并不是爱情诗。

宋雨:整个上片是写远景和由此带来的思念之情。而下片开始目光却始于眼前。“菊花残”并不是一个美的意向。作者为什么这么做呢?

唐风:他是用与季节吻合的一个短暂的花期,表明时光荏苒对于生命的残酷 -- 转眼之间,靓丽蓬勃的生命就到了残年。词中的思妇望眼欲穿,等来的却只有塞外南归的大雁。

宋雨:菊花开,菊花残”这让我想起“雨打残荷”,夏天里“接天莲叶无穷碧”,荷花盛开。秋天到来荷叶凋零,只剩残荷了。你喜欢自然摄影,一定对残荷有印象。

唐风:是的,我拍摄过残荷,可以从中体会到悲切之感。用花开花落来表明生命短暂、韶华易逝,是词的重要主题之一,李煜在这里将它与征人妇的思念和怨恨结合起来,颇具匠心。

宋雨:等待到最后依然是“塞雁高飞人未还”,妇人的相思从“枫叶丹”变成了“风月闲”。失望太多,最后也就无所谓了。对于“一帘风月闲”,“标准”的解释是“一轮明月照在帘子上,随风飘动”,你认为这样的解释合理吗?

唐风:这是字面的解释,当然可以。而且这首词是收在小学语文课本里的,也许解释得“纯洁”一点儿更好吧。不过,我个人认为“一帘风月”与秦观《八六子》里的“一帘幽梦”其实有类似的含义。“风月”暗指幽思与情爱,“一帘风月闲”意思应该是满怀的情爱无所寄托。

宋雨:我同意你的看法。“帘”其实既是一个看得见的分界线,分开室内与室外;也是一个看不见的分界线,分开内心的幽情与可见的行为。而且,上阕的相思热望与下阕的幽情自生相对应,也是符合逻辑的。

唐风:李后主的时代已经过去一千多年了,我们当然无法得知他当年写下“一帘风月闲”时,究竟是哪一层意思。其实这也是我们读诗词的美妙之处。诗词与文赋不光是有韵与无韵的区别。有时品诗词犹如看现代派绘画,某处是否有隐喻和象征,以及这些象征是什么,都取决于观赏者的自我解读。

宋雨:“闺怨”是古诗词重要的题材之一。它大多以思妇的伤春怀人为主题,抒发女子在特定生活境遇和社会环境下对长期离家的丈夫的思念之情,其中又常常夹杂着惆怅、失落、怨恨等复杂的心理状态。古代诗人、词人绝大多数为男性,因此闺怨诗词多为男人假借女性的口吻写就的,故称“代言体”。

唐风:勿需代言,直抒胸臆的女诗(词)人,当属李清照莫属。她的《一剪梅》和《凤凰台上忆吹箫》都是闺怨词的佳作。尤其是前者的下阕,“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是流传千古的名句。

宋雨:作为南唐的皇帝,李煜与思妇的生活是完全是没有交集的。仅仅凭借对他人作品的阅读,他便能够做到情感移入,并写出这样一首优美的代言体词,也是不简单的。从写作技法来讲,本词比大多数其他闺怨诗词都更加空灵而抽象。它对思妇的形象没有任何描述,对其背景也没有任何交代,只是通过其目光所及的景物,来烘托秋思和秋怨的淡淡情愫。这种高超的构思和表现能力,足以使得本词成为一首闺怨词的佳作。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