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正文

《唐宋韵》1. 《点绛唇 · 蹴罢秋千》 李清照

(2023-01-30 19:18:42) 下一个

《点绛唇(1)·蹴罢秋千》

 

李清照

(2)罢秋千,起来慵(3)整纤纤手。

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

 

见客入来,袜刬(4)金钗溜(5)

(6)羞走(7),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1. 点绛唇:词牌名,双调四十一字,前段四句三仄韵,后段五句四仄韵。

2. 蹴(cu4):踩踏。

3.慵:懒洋洋的样子。

4. 刬(chan3):方言,同铲。

5. 溜:此处指掉落。

6. 和:带着。

7. 走:跑。

李清照(1084 — 约1155年),号易安居士,宋朝齐州章丘(今山东济南章丘)人。李清照是宋代杰出的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人物之一。她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被认为是对中国文化贡献最大的古代女性。 李清照出生于书香门第,其父李格非是当时知名文学家。李清照从小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和文化熏陶,出嫁后又与丈夫赵明诚一起从事书画金石的收集和研究。

李清照的词作以其独特的风格自成一家,被历代词学家称为“易安体”。 “易安体”清新典雅,善用白描,强调协律,在词史上享有很高的地位。李清照的词以1127年金兵入据中原为分水岭,分为前后两个阶段。前期多反映闲适的生活和对丈夫的思念等;后期作品则多悲叹身世飘零,情调感伤悲怆。

李清照的诗词现存世近70首(包括诗14首),数量并不多,但佳作比例很大。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等,均已散佚。后人有李清照《漱玉词》的辑本,但不全。现今有王仲闻所著的《李清照集校注》。

诗词作品影响力总体评分: 6

宋雨:我们编纂的《唐宋韵》本来是按照作者的年代排序的,然而在这个博客里,为什么我们要按照随机排序来研读、讨论呢?一首作品的顺序又是怎样决定的呢?

唐风:随机选择是为了减少厌倦感、增加趣味性。你想想,像李白、杜甫、苏轼这些大家,每人十几、二十首,你如果盯着一个人研读,好比连吃几十天同样的大餐,不腻才怪呢。至于如何随机排序,网上有各种数学工具,我们这种随机排序是属于最简单的。

宋雨:你这个理科生读古诗词也忘不了数学。我本人非常喜欢这首【点绛唇】,它竟然随机排在第一,怎么这么巧呢?

唐风:哈哈,这一首不是随机的,这是我破格把“嗅青梅”提到了研读顺序的第一位,为你开了一个后门,因为我记得你提到过你很喜欢这首【点绛唇】。

宋雨:谢谢!咱们现在就说这首词吧。词本身我当然是一如既往地喜欢,但感觉上这个【点绛唇】词牌听起来有点低俗啊。

唐风:词牌的来源很复杂。既有像【满江红】、【清平乐】、【江南春】这样清朗、大气的,也有如【点绛唇】、【虞美人】、【念奴娇】这样似乎有点儿低俗的,各有其来源。对词作者来说,词牌就是一种格式,到了宋朝的时候,词牌名与题材关系已经不大,更与作品的格调及其艺术水平无关。

宋雨:蹴罢,起来慵整纤纤手”— 作者不写荡秋千,而是从荡完开始写,是因为作者要从后面“慢动作”和静态中去表现少女的神情。从“蹴”字可知,少女采用的是用力踩、荡得很高的那种玩法,是比较费体力的。她之所以停止,恐怕是因为累了。

唐风:“慵整”二字用得很贴切,两手长时间抓绳索有些麻木了,带有倦态地活动一下。这一句也表现了一位富家少女的动作与神态。

宋雨:“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这句字面上很好懂,后一句说秋千蹴累了,一层汗液透过了薄薄的罗衣。但我觉得“露浓花瘦”四字有一点值得商榷:“花瘦”可以理解,但“露浓“不太合情理。露浓多发生于夏季的清晨或夜半时分,客人来访不太可能是那个时候,应该是大白天。而少女大凡也不会晚上或清早荡秋千。

唐风:事情可以是发生在春天啊。而且,大户人家可能是深宅大院,住在湖边湿气大也未可知。

宋雨:“见客入来,袜刬金钗溜”—少女荡秋千完毕,几分慵倦,衣冠有些不整。没想到此时一大帅哥不期而至,她连鞋子也顾不上穿,仅穿着袜子就朝屋里一溜小跑,没跑几步,头上的金钗也滑落了,狼狈之极。

唐风:看到“袜刬”二字,我就想到了李煜《菩萨蛮·花明月暗笼轻雾》中“刬袜步香阶,手提金缕鞋”二句。此词是描绘李煜与小周后私会的情景。这两句相当生动,刻画了少女蹑手蹑脚,慌张而又兴奋之下举手投足的情形。

宋雨:你不要瞎联想好不好,人家李清照可是正派的大家闺秀。据考证此词写于1100年前后,也就是李清照16岁左右。当时李清照的堂兄与她后来的丈夫赵明诚是太学同窗。据说元宵节的灯会上赵明诚和李清照一见倾心。日后,赵明诚就与她堂兄一起,找个辙登门拜访她父亲,其实醉翁之意不在酒。

唐风:本词究竟是自传体还是文学创作还不好说啊。很多人认为李清照这首词是化用了唐朝韩偓的诗《偶见》。这韩偓是晚唐大臣和知名文学家,李商隐的外甥(李商隐的妻子与韩偓的母亲是亲姐妹)。《偶见》是这么写的:“秋千打困解罗裙,指点醍醐索一尊。见客入来和笑走,手搓梅子映中门”。你说李清照有没有借鉴这首诗?而且,这首诗里的大家闺秀庄重否?

宋雨:这一点我们先放一边,接着看本词的最后一句“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 少女含羞疾走,可又想看一眼客人,便倚着闺房的门回头,却以青梅嗅的动作加以掩饰。下阙几句把少女惶恐、羞怯、好奇、怀春的复杂心态描写得入木三分。我不否认本词创作有化用的可能,但也愿意相信这也确实反映了作者自己的生活。少女时代的李清照是很幸运的,她在最好的年华嫁给了爱情。

唐风:这首【点绛唇】具有典型的李清照前期词的特点,即清新自然、细腻婉转、语言活泼。而且这个时期的词特别有画面感,比如这首词,就像一个短纪录片,包括了一系列动作,以此来反映心理活动。李清照南渡以后的词风与之有所不同,更多地直抒胸臆,语言沉重而苍凉。

宋雨:李清照不到20岁就在当时的文人圈子里面小有名气了,作为女子,这在当时是极为罕见的。她出生于书香门第、家庭环境宽松,她父亲是“苏门后四学士”之一。而她本人与“苏门四学士”中的晁补之和张耒熟识,后者非常欣赏少女时代李清照的才华,并在文人圈子中极力推荐。我有一个问题问你:李清照认识苏轼本人吗?

唐风:这个在史书中没有任何记载。苏轼比李清照大47岁。李格非考中进士以后,在1080年前后开始与苏轼书信往来,当时苏轼贬任黄州团练副使,他对李格非的诗文比较赏识。苏轼于元祐六年(1091年)被召回京师,只呆了较短的时间。期间,李格非在秘书省任职,他在文章方面接受过苏轼的直接指点,这时候李清照7岁。她有没有可能见到过苏轼呢?我认为可能性很小。

 
[ 打印 ]
阅读 ()评论 (8)
评论
唐宋韵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加国一鸣' 的评论 : 谢谢您的关注和宝贵意见。根据我们的统计,李清照目前仅存诗4首;“薄汗轻衣透”一句,您的理解很对,我们当初认为它“很好懂”,就没有专门解释。至于“露浓花瘦”一句,作者是不是以花自比,我们不能肯定。以上两处,我们都已在博文中作了必要的更新或补充。谢谢!
加国一鸣 回复 悄悄话 偶遇两位的诗词博客,为计划和正在进行的《唐宋韵》点赞!期待阅读!有两点建议,1. 关于李清照的介绍,能否加上她的现存诗作数目?她的诗文虽然不如词作有名,但还是有流传千古的,如《夏日绝句》。2. 关于对“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的解析,据我对易安词的感觉,相信不是单写景物,应该暗指秋千之后,佳人’汗浓人瘦’的状态。谢谢。
唐宋韵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问题哥' 的评论 :
哈哈,这是因为晏几道得到小编的厚爱,一直被放在首页。
我们希望李清照也能得到同意的待遇 :-)
问题哥 回复 悄悄话 李清照这样的大家,“点绛唇”这样的名篇,怎么人气居然不足晏几道的三分之一呢?不合理啊。感觉博主可没有丝毫的厚此薄彼。
唐宋韵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Backcountry' 的评论 :
感谢您的到访。李清照也是我们最喜欢的诗词人之一,南渡前后她的词风变化很大,由婉约趋于含蓄深沉又激情豪迈。
Backcountry 回复 悄悄话 李清照,词人中我的最爱,特别是她后面的词,既柔又刚,侠女之风,无人能比。
唐宋韵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盈盈一笑间' 的评论 : 谢谢褒奖。
盈盈一笑间 回复 悄悄话 多谢分享。非常棒!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