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秋雨,一场寒。前两周,几天里,断断续续,大大小小的落雨。过后,冬天的寒冷骤然弥漫在空气里。那几日,如此怀念着春日的盎然,甚至夏日的炎炎。不由回忆起,二十几年的那个四月,读高中的女儿放春假。我们第一次去了意大利。
一张白纸最容易画最美的图画。尽管之后多次去意大利,但是,第一次去这个国度的经历和体验,却令我多年难忘。尤其是 Tuscany 那一带,景美,人好,食也可口。于我而言,百游不厌,可谓“魂牵梦绕”。
那次,我们三人租了一辆车,从罗马,开到弗洛伦萨,然后一路往南开,穿梭在 Tuscany很多的古镇小城。我们几乎是毫无确定目标地开,见远处山上,层层叠叠一簇簇的房子,捡条路径直就开过去;见崖上露出一片树木掩映的屋顶,也不放过地开过去。那时没有GPS。每到一处,一边看地图,一边和镇里的百姓交流,再查查手头的旅游书,就八九不离十地知道了这地儿的方位,历史,和值得一赏的景致古迹。最后一项节目就是要吃一顿,或是午饭,或是咖啡点心。有时,眼睛看着馋,肚子已经饱满, 索性就买上一包舍不去的食物,带着上路吃。
在 Tuscany 一带驶车,窗外分分钟钟都是动人心弦的景致。叠岑绵延的地势,深深浅浅的绿色,起伏农野,参差烟树。一片片的葡萄园,一群群的橄榄树,风驰电掣般地飞向车后。远处的农家庄园,仿佛揪着我们的车绕着它旋转。
那次,每天都是好天气。偶有小雨,也是点点滴滴。 坐在咖啡小店品酌着咖啡,一杯未了,雨已霁。
那次,顿顿都吃得肚圆。无论是路边小店,还是颇具规模的餐馆,无论是简单到一钵汤,还是一盘 Pasta,在芝加哥的餐馆的菜单上名字相同,这里的味道竟是那么的不一样。那味道,觉简单得浓郁,清淡得特殊。我们几乎总是赞不绝口,却想不出更好的词汇来描述。
我们不通意大利语,在大城市之外的地域,人们也不懂英文。但是,我们仅仅靠着旅游书后面的简单日常词汇和尽量形象的手势,也所向无敌地走遍意大利的天下。简而言之,这要感谢意大利人火一般的热情。
一次,天已黑透,我们闯进一个不知名,地图上也没有的小镇寻食。大概是此镇太小,竟然寻不到一家餐馆或者小吃店。街上的人见我们走来走去,走过来问我们话。我们那里听得懂那一嘟噜话。于是,开始打手势,两只手往嘴边比划。想必天下人都知道这是要吃的意思。一位中年大叔,用手比划着,指着我们的车和他的车。我似乎也明白他的意思了。下一个章节就是我们的车跟着他的车开出小镇。在黑暗中开下去,穿过几个小的大概只有一条街的小镇,大约二十分钟后,停在了一个小餐馆前。看那牌子,是个 Pizza 店。跟着这位大叔走进昏暗的店里,见一个年轻人正在打扫卫生。只见他叽叽咕咕地和年轻人说了几句,转过身来指示我们坐下。等我们坐定,他和我们说了声“Bye”,还没等我们站起来谢谢他,他已经走出门去,开车走了。接着,那年轻人像变戏法似的,端出了一盘热气腾腾的 Pizza。
事后,把这故事说给朋友听。朋友问我,你就没有想到这大叔会是个骗子?黑手党?你就不害怕吗?我也奇怪我们当时的行为和思想。我们真是一点儿也不害怕。至今,我们已经去过很多次意大利。黑手党的老家,西西里岛,我们都去过两次。一次住了一个月,开着车跑遍了大半个岛。从来没有担心过,胆怯过,也从没有碰到过骗子或坏人。我真是很喜欢意大利人的热情,直爽,善良。令人不由自主地就喜欢他们,相信他们。
意大利,是我最为钟情的国度。但愿有机会在 Tuscany 一带的某一个小镇上住上它一阵子,好好享受一番当地的美景,美食,和人情。自然,还有那些十分吸引人的人文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