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靜的呓語

旅美三十五年,如今闲云野鶴安度晚年,偶得文思泉源,盼借此博客平台抒发,自娛自乐,也求高手斧正。
个人资料
huiling-LA美國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飞虎队老兵的名字叫做美国

(2025-10-03 11:40:58) 下一个


靜下來的時候,回憶就象潮水般的洶湧而來,說起來這是三十多年前的事兒了。

記得那是1993年春天裏的一個美好的日子,陽光明媚百花盛開,天空湛藍飄著朵朵白雲,當時我在波士頓長木醫學中心的超聲診斷科工作,快下班的時候,我接診了一位七十來歲的白人病人,當我翻開他的病歷一瞧他的名字不禁一楞又一樂,太意外了,他的名字令人印象深刻,竟然是「America Delzaper」 !是的,他的first name 名就叫美國,當時我已經在美國醫院工作三年多、此後又在此領域的職業生涯近30年中檢查約5萬名超聲波病人,他是唯一叫這個名字的。我不免好奇,就趁著核對姓名年齡時,仔細地打量著他,只見他個頭在美國男人中屬於中等偏胖,頭發花白但挺茂盛,鼻梁高挺,兩眼熠熠發光,雖然七十多歲了,但還是步履強健滿面紅光。我不禁多說了句話讚他名字有意義,還詢問這名字來源,他說自己出生於尼加拉瀑布附近村鎮,那兒村民愛國,喜歡給孩子起譬如「美國」、「愛國者」、「希望」這類名字。

美國先生是來咱科定期復查腹主動脈的狀況,檢查完畢他沒有馬上離開卻與我答訕,突然他定神看向我問我「你是中國人嗎?」

還沒等我回答,他突然冒出一句字正腔圓的中文普通话「您好,謝謝您!」

接下來他告訴我,他在四十年代曾作為陳納德將軍統領的“美國駐華空軍特遣隊”(即飛虎隊)的地勤人員在昆明機場服役近兩年,管“迫擊砲”!就是當地勤部隊裏的炮兵!

這老先生很風趣又健談,剛好他是上午的最後一個病人,就提議跟我一起去醫院樓下的咖啡廳吃個簡單午飯。我欣然同意,我們醫院提倡待病人如春天般的溫暖,樂見醫患關系親如一家。我們有一個小時的午歺時間,於是我就生平第一次跟我的病人一起吃飯嘮嗑。

我們一邊吃三明治喝冰鎮可樂,一邊談各自的家庭情況,就像是認識多年的忘年交。美國先生說話時喜歡盯著我的眼睛,他問我知道陳納德將軍和他的飛虎隊嗎?

「當然!」我答道:「他在中國家喻戶曉,他的飛虎隊在抗日戰爭中立下赫赫戰功!」

美國先生的眼睛一下子亮了起來,他從褲袋裏掏出一個錢包,從夾層裏抽出一張相片,竟然是陳納德將軍威風凜凜的穿空軍飛行員戎裝照!

「這張照片我隨身帶著五十幾年了,是將軍當年送給我的!」

「還有這張……」他又抽出一張已經磨損的黑白照片,是一個年輕的炮手與風塵撲撲的將軍一起蹲在戰地上,將軍還叨著煙鬥,與炮手在切磋著什麽。

「這就是我呀,你看將軍多麽平易近人!我的夥伴們說他是離上帝最近的人!」

美國先生接著告訴我:陳納德將軍當年是如何的睿智英武並且愛兵如子,既嚴厲威懾又有慈祥仁愛之心,他有高度的正義感、同情心,和鮮明的個性,勇敢而不魯莽,堅韌而不固執,令人望而生畏實則平易可親,他熱愛工作,熱愛真理,熱愛他所從事的航空事業,他深褐色的大眼睛透著堅毅的目光,輪廓分明的下巴露出倔強的個性特征。說到這兒,美國先生突然把椅子搬近我身邊,露出狡黠的笑容:「我蹲在將軍身邊時,看見他臉皮皺皺的,還有好多個麻子!」

「他長得老皮臉,我們在背後都叫他‘old man’,老傢夥也是老長官的意思!」

「哈哈,不怕被他知道了報復?」我笑噴了!

「啊不,他是個好將軍!」

「他那時已經50多歲了,稱不上倜儻漂亮,但他精神鑿鑠,身體健壯,博學多才,魅力無限。見到他那明亮的眼神、堅毅的嘴巴、果斷的下顎都能給士兵們定海神針般的力量!他是空軍將軍,也是飛行教官,幾十年坐在駕駛艙內,千百次飛行,機蓋敞蓬、風霜雨雪使他的面孔飽經風霜,而且變得耳聾;但這是一副戰鬥者的面孔,流露出智慧、剛毅、極富陽剛之氣的面孔,充滿巨大的感召力!「

美國先生指著他與將軍的合照,又繪聲繪影地說起那次陳納德將軍到他們地勤陣地來的情形……

夜色深沈,巫家壩機場的戰火已經暫時平息。天邊殘留的硝煙映照出火紅色的余暉,地面上滿是炮彈碎片與泥土的氣味。機坪邊,疲憊的飛虎隊士兵、迫擊炮手和機務兵聚集在簡易的帳篷和油桶篝火旁。

美國先生當年只有21歲,是陳納德將軍招募來的地勤兵,受訓成為迫擊炮手。當天他參加了用炮火封鎖機場,不讓日軍飛機靠近的戰鬥。黃昏時分戰鬥結束了,他疲憊地坐在泥地上,手還沾著油漬血跡與塵土,偶爾擡頭望向遠處,哇!走來的那抹熟悉的身影是陳納德將軍,他穿著磨舊的飛行夾克,嘴裏叼著一支煙鬥,煙鬥的火光在夜色中一閃一閃忽明忽暗,腳步輕快而堅定,目光銳利卻很慈祥,作為將軍他並不只高高在上地坐在指揮部, 他經常來到飛行員和地勤兵之間。他喜歡蹲在炮位旁,用手指在泥地上畫射界示意圖,指導他們如何發射炮彈如何防守。

他沒有立刻坐下,只是環視了一圈,朗聲說:「今天大家做得很好,每個人都發揮了作用!」

美國先生在那天戰鬥中因為緊張裝彈失誤,炮彈差點卡殼。陳納德居然知道了,這時走來蹲在他旁邊,拍拍他肩膀,鼓勵道:「戰鬥中要冷靜,別怕,把炮彈打出去!」 那一刻,隨隊攝影師不失時機地拍下相片,定格了永恒。

小炮手心中忽然明白,將軍不是高高在上的指揮官,而是與士兵同呼吸共命運的人,他冷靜堅毅的軍人風度鼓舞了小炮手,他是帶領飛虎隊擊落日本敵機,打敗侵略者的指揮官和引路人。

從此他把這兩張相片夾在錢包裏,隨身攜帶了半個世紀!

我們一直用英語交流,這時美國先生口中忽然吐出三個中文字「迫擊炮」!咬字清晰聲調準確!那一臉的深情回憶明明白白地告訴我:他是多少懷念那崢嶸的戰鬥歲月!當時他已經七十多歲了,離開昆明也快五十年了,但是他還清清楚楚地記得「迫擊炮」這三個字的中文普通話發音,他不斷重復著這三個字,這是他除了「你好,謝謝」之外唯一記得的中文了!

美國先生對飛虎隊的歷史如數家珍,娓娓道來:飛虎隊是在1941年由美國向中國提供100架P-40B戰斧式戰鬥機,由退役少校陳納德組建包含90名飛行員與150名地勤人員的誌願航空隊。該部隊因采用飛虎隊徽得名,1941年8月於緬甸完成訓練後,編成三個中隊分別進駐昆明與仰光實施戰略部署。1941年12月20日首戰擊退日軍空襲編隊,以零損失擊落9架敵機。此次空戰是飛虎隊在華首秀,其機頭繪有鯊魚嘴的P-40戰機以淩厲姿態重創日機,由此確立了「飛虎」威名,陳納德領導飛虎隊不斷取得對日空戰重大勝利。此後於1943年3月飛虎隊編入美國陸軍14航空中隊,仍由陳納德指揮,與日軍空戰頻繁,戰績輝煌,在實戰中,用陳納德戰術思想武裝的飛虎隊曾創下每損失一架美國飛機,換取擊落十架日軍飛機的驚人紀錄。僅從1944年11月到1945年5月15日半年間,十四航空隊戰鬥中擊毀敵機1634架,而美軍只損失16架飛機。到抗戰勝利的1945年8月15日,一共擊落日機2500多架。陳納德因戰功累累在幾年中晉升為少將,戰後回到美國,在1958年7月27日逝世前兩天被美國總統和軍方晉升為中將。

美國先生很驕傲自己是飛虎隊地勤人員之一,而且是「開迫擊炮」的! 迫擊炮在飛虎隊機場部署主要用於近距離地面防禦,在日軍突襲或空降威脅時,迫擊炮陣地用於反登陸、反突襲作戰。

雖然他沒有直接親自擊落過日機,但我還是不禁對他肅然起敬,他是英雄的飛虎隊成員,對中國人民的抗日戰爭的勝利盡了一份力量,立下了汗馬功勞。

美國先生還說他見過陳納德將軍的年輕中國夫人陳香梅,「 那真是英雄美人,神仙眷侶!」

我聽說過陳納德將軍和陳香梅女士的愛情傳奇,還讀過陳香梅的暢售書「一千個春天」自敘兩人的戀愛與婚姻,這對年齡相差32歲的異國情侶無視文化差異、輿論壓力與戰亂背景,兩人的堅定選擇證明了「愛情無關國籍與年齡」,幾十年前這樁跨國跨代婚姻成為中美民間友誼的象征。他們的婚姻不僅是個人情感的升華,更在歷史洪流中彰顯了「戰火中的浪漫」與「亂世裏的相守」。1958年陳納德將軍65歲時因肺癌逝世後,陳香梅帶著兩個年幼女兒到美國,守寡整整60年,於2018年去世,享年94歲。她不但獨力撫養女兒們,自己還成了女政治家,她曾擔任美國國際合作委員會主席,並成為首位在白宮任職的華裔女性。她長期擔任美國總統特使,頻繁參與中美交流活動,成為兩國間可信賴的和平使者和重要橋梁,對中美建交作出重大貢獻……

我剛剛簡要地表達自己對陳納德與陳香梅的欽佩,美國先生的嘴角卻浮起了一抹「蒙娜麗莎的神秘微笑「,「 嗯!我告訴你,陳香梅的姐姐陳靜怡是我們飛虎隊的護士,還幫我的傷口換過幾次藥,她們姐妹倆都非常漂亮!」

這美國先生啥都知道,還很喜歡八卦,記憶力好得驚人!

美國先生還告訴我:當時美軍俱樂部在周末常與昆明當地村鎮聯歡,他認識的一個村姑很漂亮,心靈手巧,很會繡枕套被面,他非常喜歡。

我的好奇心大發,正想窺探他與村姑間的可能的浪漫故事,美國先生眨眨眼睛:「沒有啦,我當兵前就有高中甜心嘍!在家等我呢!」

但他還是透露了:「 那姑娘當時才十七歲,名字叫很像是Lotus ,中文叫「臉華」吧?」 美國先生竭盡全力地回憶著,怪腔怪調地量復著「臉華」,

「我猜是蓮花!」我試著糾正他,

「喔是叫蓮花!」

美國先生講蓮花是村裏最美的姑娘,梳著一條垂到腰部的大辮子,長得水靈靈的,會講幾句日常英語口語,有時會挎著竹籃,裏面裝些自己包的粽子、蒸的饅頭、煮雞蛋、炒的花生豆子等零食來賣給地勤的小夥子們。一來二去的他們熟了,年輕的美國先生喜歡上了女孩,常會送些小禮品給蓮花,如美國口香糖、巧克力、罐頭什麽的,但因為自己有未婚妻,只把她當中國妹妹看待,沒有擦出感情火花。蓮花心靈手巧會繡花,有次帶來幾個手工繡品,他馬上就喜歡上一件飛龍坐墊繡,買了下來,退伍後帶回美國,保存了快五十年。

老頭兒滿面紅光,風趣又健談,談興正濃時我要回去上班了,分手時他向我要了電話號碼,告訴我三個月後要復查了再找我。

果然後來每隔三個月他來檢查就指定找我,檢查完中午又必約我一起午歺,但他不會請客,而是嚴格落實輪流付歺費AA製,每次他都預先來電話並告訴我這回是「my turn or your turn」 即這次午飯該輪到誰付錢。中國人的“親兄弟明算賬”算是在這美國老哥兒身上應驗了,咱也活生生地學到了老美的金錢觀。

美國先生雖然曾是武夫,但我認識他時的晚年卻是風度翩翩,溫文爾雅。每次和他前往歺館吃飯的路上,他都要我走在他的裏側,確定我在人行道上而不在馬路上走。「男人要保護女人!」這是他的口頭禪。

記得很清楚,他還邀請我們一家去他郊區的漂亮房子作客,彼時他夫人已過世,唯一的女兒是海軍陸戰隊退役,結婚了在外地工作。記得當時招待我們非常豐盛的午餐,還在他家後院照了幾張相片。過了幾天他寄來一張他的鎮報「Westwood Journal」 ,上面登了一篇由本地記者采寫的「when the west meet east」 當西方遇見東方,講述了他當空軍地勤人員在中國服役的歷史,他與我及家人的邂逅,我們造訪他家的故事。嘿,這美國先生還挺把他在中國服役的歷史及與中國人的交往當作一回事的!

这是我们一家三囗在九十年代中期

我女兒當時10歲左右,能講一口流利的英語,而且似乎天文地理歷史文化無一不知道,跟他談得很是開心。他要了女兒的照片,也夾在錢包裡,逢人就秀說是中國孫女。


這樣每三個月見一面地過了四年多到1997年秋季,我因侍母病回國一個多月,回來上班時,科裏同事講America Delzaper 先生突發急癥已經病入膏肓,正在醫院裡的臨終安養院裡。我趕緊去看望他,可是他已不能說話,悲傷的眼裡閃著淚光,我強忍悲痛握著他的手說些寬慰的話,說會常來看他......

沒想到這就是永別了,過了兩天他靜靜地離別人世,到天上與他的妻子團聚了。

過了幾週,他的女兒給我電話留言,說是感謝我們一家在他最後幾年的歲月中給他的陪伴與快樂,使他的生命more bearable ,大約能譯成生命更多彩吧!

我們沒見過他的女兒,聽聲音極溫婉,過了幾天,她還給我寄了個手繡絲綢靠枕套做紀念,我至今保存著。他女兒說這是她爸爸臨終交代留贈給我的,是上世紀40年代從昆明帶回來的。我知道這就是村姑蓮花當年千針萬綫手綉的傑作,如今傳到我手裏,我反復撫摸著,仔細觀察著這件珍藏了半個多世紀的珍貴物品,這是一件手工刺繡縫製的極其精美的龍戲珠圖案的方形背墊套,此件刺繡圖案的設計的飛龍栩栩如生,配色非常精妙,那是用富貴紫的絲綢為面料,底襯是黃花綢子,邊緣滾著米黃色絳邊,圖案中一條金橙紅交錯的長龍翻騰雲海,追逐一枚流焰珠火。飛龍的鱗甲閃爍著光澤,龍須淩空張揚,仿佛仍在戰火與雲霄之間穿梭。這件作品做工精良,繡線細密而不失靈動,渾然天成,美不勝收!


這件古董級藝術品在我家保存至今已有30年了,也就是說已經問世80多年了,但式樣卻毫不過時,那只飛龍動態靈活強勁,仿佛隨時要從畫布上騰空而出。我常想如果哪天知道有二戰老兵遺物博物館,必定捐贈,很有些歷史意義,當會是一件珍貴館藏文物!再則如果我不是這樣的對商業一無所知,或許可以找到義烏商城的手工作坊來復至這件80多年前抗戰時期的飛龍刺繡,飛龍與飛虎相得益彰,這意義深遠的圖騰,是中美人民並肩作戰的紀念品,說不定值此抗戰80周年紀念日,能夠大大火爆一把?

現在它靜靜的放在我的書房一角,每每看到,總攪起對一個二戰老兵的記憶與敬意,還有他對中國人民的真誠友誼的感念。

我常常想:歷史從不只是冰冷的數字與戰報,它也藏在人與人之間的記憶與情誼中。飛虎隊不只是空中的戰士,更是橋接中美人民友情的先行者,老兵「美國」先生的故事揭示了一段段看似微不足道的平凡往事,其實正是戰爭時代中最有溫度的人性見證。

或許,真正的和平,不僅是槍炮的沈寂,更是人心裡對彼此命運的體諒與尊重。願老兵的故事長存於人們的記憶中,也願世界多一些理解,少一些戰火。

讓我們記住這平凡而偉大的美國人,他是中國人民的好朋友,是飛虎隊老兵,他的名字是America Delzaper 美國先生!

永別了,美國先生!

寫於2025年8月18日,青島

此文以繁体字原载于《香港文学》2025年十月号

[ 打印 ]
阅读 ()评论 (2)
评论
林向田 回复 悄悄话 “到抗戰勝利的1945年8月15日,一共擊落日機2500多架。” - 为中国抗日战争做出了巨大贡献!
硅谷居士 回复 悄悄话 谢谢分享!你们家的全家福非常棒啊!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