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量子纠缠的男人

我命由天不由我?天是什么?我又是谁?
正文

巴菲特的朋友圈:谁因他致富,谁错过机会?从中我们学到什么?

(2025-05-03 18:41:27) 下一个


巴菲特的朋友圈:谁因他致富,谁错过机会?从中我们学到什么?

奥马哈的黄昏,夕阳洒在红砖街上,空气里飘着烧烤的香气。那是1965年的春天,我挤在一个小办公室里,手里攥着笔记本,盯着一个叫沃伦·巴菲特的年轻人。他34岁,瘦得像根电线杆,顶着一头乱糟糟的头发,正滔滔不绝地讲他要接手一家叫伯克希尔·哈撒韦的破纺织厂。台下的人有的点头,有的皱眉,有人干脆打起了瞌睡。谁能想到,这个不起眼的家伙会成为投资界的活传奇?

那天,巴菲特的亲朋好友、邻居熟人,站在人生的岔路口。有人抓住了机会,成了亿万富翁;有人却擦肩而过,余生都在懊悔。我翻开这本“巴菲特朋友圈”的故事,带你看看谁赚翻了,谁错过了,以及我们能从中学到什么。最重要的是:你身边的“巴菲特”是谁?你会错过他吗?

1. 因巴菲特致富的幸运儿:信任铸就财富

巴菲特的朋友圈里,有些人不仅是因为认识他而幸运,更因为他们敢在他还是“无名小卒”时押注。这些人,成了财富传奇的配角。

苏珊·巴菲特:用爱和信任铺路

苏珊,巴菲特的首任妻子,是他最早的“铁粉”。1950年代,巴菲特还在自家车库里折腾他的投资合伙企业,苏珊不光操持家务,还四处拉投资。她会拉着邻居喝咖啡,笑眯眯地说:“沃伦这小子,脑子跟计算机似的,你把钱给他试试?”她的信任不只是夫妻情分,而是从无数个深夜看他埋头算账中来的底气。1962年,巴菲特开始买伯克希尔股票,苏珊全力支持,家里的大部分积蓄都投了进去。到她2004年去世时,巴菲特家族的伯克希尔股份已价值数十亿美元。苏珊不仅是巴菲特的妻子,更是他的第一个“股东”。

合伙企业的小投资者:奥马哈的草根英雄

1956年,巴菲特在奥马哈开了个投资合伙企业,初始资金不过10万美元,来自亲戚朋友和邻居。像威廉·安格尔医生(家族朋友)和安妮·贝特曼(巴菲特姑姑的闺蜜)这样的人,投了几千块钱,图的不是发大财,而是觉得“沃伦这孩子靠谱”。巴菲特常拎着可乐瓶,坐在他们家客厅,拿张纸画图,讲怎么买便宜的好公司。那些年,他的年化回报率接近30%。到1969年合伙企业解散时,早期投资者的回报高达20倍以上。很多人把钱转投伯克希尔股票,从1965年的每股8美元,持有到1980年代的几千美元,成了百万富翁。他们是谁?就是奥马哈的普通人,因为信任一个邻家小子,改写了命运。

查理·芒格:灵魂搭档的亿万回报

查理·芒格,巴菲特的黄金搭档,是朋友圈里最大的赢家。1959年,两人在奥马哈一家餐厅初次见面。芒格比巴菲特大7岁,律师出身,嘴上不饶人。那晚,他俩从股市聊到哲学,聊到忘了时间。芒格很快把自己的投资组合交给巴菲特打理,后来加入伯克希尔,1978年成为副主席。他的个人财富和伯克希尔股份,让他成为亿万富翁。芒格的致富,不只是钱,更是眼光——他看懂了巴菲特要建一座投资帝国,而他愿意当副手,添砖加瓦。

比尔·鲁安的追随者:从信任到财富

比尔·鲁安,巴菲特在哥伦比亚大学时的同学,也是价值投资的信徒。1969年,巴菲特解散合伙企业,推荐投资者去鲁安的红杉基金。鲁安早早买了伯克希尔股票,他的客户——包括一些共同的朋友和家人——跟着投。红杉基金的伯克希尔持股在1970-1980年代暴涨,客户们赚得盆满钵满。鲁安的成功,源于他对巴菲特的信任,以及对价值投资的坚持。

2. 错过巴菲特的遗憾者:犹豫的代价

不是所有人都抓住了巴菲特抛来的橄榄枝。有些人站在机会面前,却选择了转身。他们的故事,是遗憾的注脚。

奥马哈的“聪明人”:看不上纺织厂

1965年,我在奥马哈一家小餐馆偷听到两个本地商人聊天。他们是巴菲特的邻居,家底殷实,平时也炒股。其中一个啜着咖啡,摇头说:“沃伦脑子是好,可纺织厂?那是夕阳产业,投了也是打水漂。”他们谢绝了巴菲特合伙企业的邀请,也没买伯克希尔股票。到1980年代,伯克希尔股价冲上几百美元,他们还在餐馆抱怨:“早知道……” 为什么错过?他们太“聪明”,只看到纺织厂的颓势,没看到巴菲特要把这家公司变成投资航母的野心。

霍华德·巴菲特的旧友:熟人眼中的“小孩”

巴菲特的父亲霍华德,是奥马哈的股票经纪人和国会议员,朋友圈里不乏商界大佬。1950年代,巴菲特刚开始搞投资时,霍华德的一些老朋友听说过这个“神童”,但没当回事。我后来认识一个当年的银行家,他苦笑着回忆:“沃伦那时才20多岁,瘦得像个中学生,我们觉得他就是仗着老爹的名声。”他们没投合伙企业,也没买伯克希尔早期股票。等到伯克希尔1980年代名震华尔街,他们只能在回忆里叹气。错在哪儿?他们太熟悉巴菲特,熟悉到忘了天才往往藏在不起眼的壳里。

哈佛的“高傲”教授:错判的天才

1950年,哈佛商学院拒绝了19岁的巴菲特。我想象那个招生官,翻着巴菲特的申请,撇嘴道:“一个内布拉斯加来的乡下小子,能有多大出息?”这拒绝把巴菲特推向了哥伦比亚大学,拜师本·格雷厄姆,学会了价值投资的精髓。哈佛的教授们错过了收个天才学生,更错过了投资他的机会。如果他们早点拉巴菲特一把,可能会成为伯克希尔的早期股东。为什么错过?他们被自己的傲慢蒙蔽,没看到巴菲特简历背后的潜力。

胆小的早期投资者:拿了小钱就跑

合伙企业里,有些人赚了钱却没留下来。我在1990年代的股东大会上碰到一个老牙医,眼神里满是懊悔。他1957年投了1万美元给巴菲特,到1968年赚了10万美元,觉得“够了”,就撤了资。那时伯克希尔刚起步,他没买股票。结果呢?到1990年,伯克希尔每股已过万美元,他那10万要是留着,能变几千万。他叹气说:“我怕市场跌,怕沃伦哪天失手。” 为什么错过?恐惧让他只看到了眼前的利润,没看到巴菲特的长期魔法。

3. 为什么有人抓住了机会,有人错过了?

巴菲特的朋友圈,像一面镜子,映出人性的选择。致富者和遗憾者的差别,归结为三点:

信任:相信人,而非表象

致富的人,信的是巴菲特这个人。苏珊看他熬夜研究财报,知道他不会乱来;芒格从他的谈吐里嗅到天才;奥马哈的邻居们被他的真诚打动。错过的人,却信不过。他们盯着纺织厂的破机器,盯着巴菲特的年轻脸庞,盯着市场的风吹草动。巴菲特的成功,在于看透公司几十年的价值;他的朋友里,只有信他的人,分享了这份远见。

耐心:敢拿时间换财富

伯克希尔不是彩票。1965年每股8美元,1980年375美元,2000年5万美元,2020年30多万美元。致富的人,像芒格和合伙企业的老股东,拿得住,熬得过1960年代的熊市、1987年的股灾、2008年的金融危机。错过的人,像那个牙医,赚了快钱就跑,害怕波动,忘了巴菲特说的:“如果不打算持有一只股票10年,那就别持有10分钟。”

眼光:看到表象背后的故事

致富者看懂了巴菲特的“剧本”。芒格知道,伯克希尔不是纺织厂,而是个投资机器;苏珊知道,沃伦不是普通丈夫,而是个改变世界的怪才。错过的人,只看到眼前的风险:纺织厂要倒闭,巴菲特太年轻,市场太危险。他们缺了一双洞穿迷雾的眼睛。

4. 我们从中吸取了什么经验和教训?

巴菲特的朋友圈,是一部关于选择和信念的教科书。站在2025年的奥马哈股东大会外,我看着格雷格·阿贝尔接过巴菲特的接力棒,感慨万千。这些故事,给了我们几条硬核教训:

    1.    信任值得信赖的人:财富不是追热点,而是追对人。巴菲特的朋友里,赢家是那些信他的人。生活中,找到一个靠谱、有远见的人,跟着他干,比自己瞎折腾强。
    2.    耐心是金:投资不是赌博,是时间的游戏。伯克希尔的奇迹,靠的是几十年如一日的坚持。别被短期的涨跌吓跑,时间会奖励那些沉得住气的人。
    3.    眼光决定命运:别被表面迷惑。巴菲特买纺织厂时,谁能想到那是投资帝国的起点?学会看透表象,找到隐藏的机会。
    4.    别让熟悉蒙蔽你:霍华德的朋友因为太熟,错过了巴菲特。生活中,最熟悉的人可能藏着最大的潜力,别因为“他是我认识的某某”就低估他。
    5.    恐惧是财富的敌人:那个牙医的故事提醒我们,害怕波动、害怕失败,会让你错过大机会。投资需要勇气,尤其是在别人都退缩时。

5. 你身边的巴菲特是谁?如何不错过他?

抬头看看,你的生活里有没有一个“巴菲特”?也许是他——那个埋头钻研、总有奇思妙想的朋友;也许是她——那个默默做事、从不炫耀却总能做对的老同事;也许是他——那个被大家笑话“太轴”、却总在坚持的创业者。

他们可能没穿西装,没开豪车,甚至被当成“怪人”。但他们有巴菲特当年的影子:专注、远见、靠谱。

如何不错过你身边的巴菲特?

    •    用心观察:别只看外表,听听他们的想法。巴菲特当年是个啰嗦的年轻人,但他的逻辑无懈可击。你的“巴菲特”可能在咖啡馆里画草图,讲一个你听不懂但很震撼的计划。
    •    小步试水:苏珊没一开始就投全部家当,她从信任开始,慢慢加码。你也可以从小处入手,支持身边人的项目,试试水,验证他们的潜力。
    •    别怕被笑:奥马哈的邻居投巴菲特时,也被嘲笑“傻子才信他”。别管别人怎么说,相信自己的判断,哪怕暂时没人懂。
    •    学会等待:财富需要时间发酵。芒格等了20年才看到伯克希尔大成。找到你的“巴菲特”,给他时间,别急着要回报。
    •    克服恐惧:错过巴菲特的人,大多是被恐惧打败。市场会跌,计划会乱,但靠谱的人总能找到路。别在关键时刻退场。

尾声:传奇在你身边

2025年的奥马哈,股东大会的灯光渐渐熄灭。巴菲特的身影隐入人群,格雷格·阿贝尔站在台上,像一盏新点亮的灯。我站在会场外,雨后的空气清新得像个新开始。

巴菲特的朋友圈,告诉我们:财富不是天上掉的馅饼,而是相信、坚持和眼光的回报。那些抓住了巴菲特的人,改写了人生;那些错过的,留下了叹息。

你呢?你的“巴菲特”在哪儿?别等他成了传奇,才后悔没早点伸手。

[ 打印 ]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