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mp.weixin.qq.com/s/WL6ku0rRq3Th1rzHpptLbw
作为中美关系蜜月期为数不多修成正果的项目,中国在1984年7月与美国西科斯基公司签订协议采购24架S-70C“黑鹰”通用直升机。1984年11月,首批3架“黑鹰”直升机到货,至1985年10月,所有24架“黑鹰”直升机全部到货,开始了“黑鹰”直升机在中国的服役之路。
在解放军服役的黑鹰机队
作为中国军队里装备的少数美制装备,“黑鹰”直升机一直担负着高原地区的飞行任务。得益于强大的T700-GE-701A涡轴发动机,S-70C的高原性能在中国军队列装的装备中仅有极少数机型可以超过。在1980-2000年代里,“黑鹰”直升机几乎是唯一堪用的高原直升机。即便是后来引进的米-171E和米-17V5/V7系列,其高原性能仍然不足以与“黑鹰”直升机相比。加上美系设计的可维护性很高,“黑鹰”直升机一直在部队中颇受欢迎。
在中国陆航服役的S-70C
香港政府飞行服务队也有一批黑鹰,但后来因备件停供而改用EC225
虽然在后来中美关系转冷,但美国并没有完全停止对“黑鹰”直升机的零部件供应,主要原因在于“黑鹰”直升机主要承担的还是高原人道主义救援这类非军事用途。不过美国的零部件供应毕竟是有限的,而且受到政治气候影响颇大,因此“黑鹰”直升机虽然一直没有陷入零部件短缺的困扰,但是也没有进行中期延寿这类至关重要的工程维护,飞行小时数已经超过了1万小时。
黑鹰直升机一直处于飞行状态
在2008年的汶川地震中,“黑鹰”直升机已经服役了约23年,不过凭借强大的高原性能,“黑鹰”直升机依然担负了非常重要的任务。当时成都军区的“黑鹰”直升机在震后20分钟就前往灾区勘察基本灾情,而物资运输和大量伤员后送任务也由“黑鹰”直升机完成。在汶川地震救援中,共有18架“黑鹰”直升机参加,几乎是倾巢出动。当时陆军和空军调集了约90架各型直升机,“黑鹰”直升机占了超过1/5。也正是在这次地震中,公众对这型来源独特的装备有了更多的认知,这恐怕是中国陆军最出名的直升机之一。
黑鹰的高原性能在2008年时显得如此重要
值得注意的是,扣除2000年之前因事故损失的4架,已经23岁的20架“黑鹰”直升机中仍有18架可以出动并进行如此大强度使用,高达90%的装备完好率可以说不仅仅是中国军队日常保养足够,美系装备可维护性很强的特点也功不可没。这也充分反应了美系装备设计更加合理、项目控制和品质控制都极为有效的优势。美系相比俄系装备的优势其实也是中国努力的方向,而汶川的实际使用则说明,中国倾向于美系体系并非是毫无道理的。
LH92209号在漩口
不过如今,“黑鹰”直升机已有超过30年的机龄,由于没有办法进行中期延寿,美系装备寿命长的优势无法得到发挥。这批老黑鹰已经越来越少地出现在公众视野中。作为同级别的国产直升机,直-20在去年才开始越来越多地出现在网络中,由于直-20借鉴了“黑鹰”直升机的许多设计特点,因此其一直被认为是“黑鹰”直升机的直系替代者,虽然“黑鹰”直升机的事实上替代者是米-171E和米-17V5/V7。不过,由于直-20研制工作较为缓慢,想要用上中国“黑鹰”,还需要再等待。当然,我们也要看到,美国已经准备使用V-280取代UH-60系列,中国相对而言在直升机领域的差距还是比较大的。
芦山地震时黑鹰再度出动
直-20直升机(图片来源:@ZUCKTW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