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ttps://mp.weixin.qq.com/s/h5tYo337pSs5Rf-DDD9OLw
近日,北京,一小区保安和外卖小哥因停车问题发生纠纷,一警察如此调解:那人停马路上跟你有什么关系?你的职责范围是那啊(指马路以内)。你拿的工资是什么工资?你是为业主服务的,把门看好了,不是马路你看好了,马路跟你没关系!(你)保安在这站一天够热的,他送外卖也不容易,你说你们俩较什么劲,都是苦命的孩子!(如上视频)估计也是天热的原因,这名保安没从口罩后遗症中走出,晕晕乎乎地以为自己还活在几年前的“高光时刻”,拥有管天官地管业主的无上权力呢?包括笔者在内,虽然都是苦命人,但如果要选择,我会毫不犹豫地将友爱和同情倾泻到外卖小哥身上。想必这几年,与我抱有相同情感的人越来越多了,因为大家都没少保安的“苦”,小区的保安,社区的、超市的、公园的保安。真希望有关部门也能像外卖平台、网约车平台一样,推行打分制,对于恶评过多的保安,给予行业禁入处罚。本文要说的不是保安,而是这位警察。听了警察的这段话,我不由自主地翘起了我的大拇指。一句客观写实的“都是苦命人”感慨,顶得上一万句高大上的“主人”口号!警察的这段话饱含着深深的共情与悲悯,展现了一种难能可贵的人文情怀。他没有高高在上地指责或冷漠执法,而是站在了人性的高度,用一句充满温度的话语,点出了保安和外卖小哥的共同处境——他们都是在生活的重压下挣扎的普通人,为了微薄的生计而奔波。这句话不仅化解了眼前的矛盾,更传递了一种对底层劳动者深切的理解与关怀。这种情怀,是一种对人性温暖的坚持,是对社会底层的深刻体察。它让我们看到,这位警察不仅仅是在履行职责,更是用心在感知这个世界。他看到了保安的辛酸,理解外卖小哥的奔波,体会到他们争执背后那份生活的无奈。他的话语如同一束光,照亮了人与人之间容易被忽视的共鸣。如果每一位警察都能怀揣这样的情怀,带着对普通人生活的理解与尊重去执法,那么执法将不再只是冰冷的规则执行,而会成为连接人与人、化解矛盾的桥梁。和谐社会,归根结底是人与人之间的相互理解与包容。如果更多的警察,甚至是更多的社会成员,都能像这位警察一样,以悲悯之心看待他人,以共情之力化解冲突,那么社会定会少一分戾气,多一分温暖。而现实里,这样的警察何其少!如果是贺州的那位警察,或许已甩起了警棍;如果是乐清的那位警察,也已经使出了锁喉功;如果换成城管的通行做派,或许早将电瓶车收为己用。所以,我们怎能不为这位好警察点赞! 最后,希望这名保安能认清自己的身份,戒骄戒躁,不卑不亢,永葆“苦命人”的人之本色。同时,出于劣胜优汰的担忧,本苦命人在此还是要多此一举地祝福这位警察,希望他不要因为这段话而挨批。本质上,咱们都是苦命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