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声惊雷:
交通部副部长,国家铁路局长费东斌落马了,据说他老婆也被抓了,全家都陷落了。
费东斌是中共正式官宣落马的第五名中央候补委员。这个中共著名的70后少壮派,也是继刘志军、盛光祖之后第三位落马的铁道部部长。这个人物可不简单,他非常特殊,他是曾担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政协副主席,中国著名的社会学家、人类学家、民族学家、教育家,也是国家民族政策的重要顾问、中国民主同盟的卓越领导人、中国共产党的亲密朋友”,民间亦称其为“中国最后的士大夫”——费孝通先生的亲孙子。费孝通在中国大陆学术界及民间享有相当高的声誉,被视为自郭沫若之后中国大陆学者中享受过官方最高礼遇、担任过最高官职而备受朝野尊崇的人物。比这更吓人的是他是已故原中国最高检察院检察长韩杼滨的女婿。说韩杼滨不吓人,最吓人的是韩杼滨是江泽民的小舅子,铁杆盟友。也就是说,江泽民遗孀,王冶坪的侄女、侄女婿一家被抓了。
据2025年6月12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的通报:交通运输部党组成员、国家铁路局党组书记、局长费东斌涉嫌严重违纪违法,正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据悉,这位54岁的“70后”高官,成为国家铁路局2013年改制以来首位在任上落马的局长,也是今年被打掉的第27名中管干部。
费东斌38岁晋升为正厅级干部,51岁跻身副部级职位,其人生轨迹曾被视为“火箭式晋升”的典范。如今,随着光环的消散,他成为权力缺乏有效监督导致腐败的又一个样本。
令人惊讶的是,费东斌不但是2296名出席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的代表之一,还是171名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候补委员之一,位列120左右。更令人惊讶的是据说费东斌系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之孙。很多人认为这一背景使其案件更具象征意义。
费东斌的爷爷费孝通是谁?
费孝通,江苏吴江人,是中国当代杰出的社会学家、人类学家、民族学家和社会活动家。他不仅是中国社会学和人类学的奠基人之一,还曾担任第七、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以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六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此外,费孝通还曾是中央民族大学的名誉校长。
据中国民主党派陈列馆官网,精英风采栏目中主要领导人的介绍:1944年,费孝通加入中国民主同盟,投身于民主爱国运动,历任民盟中央委员会常委、中央委员会委员、中央委员会副主席、常务副主席、中央委员会主席、民盟中央委员会名誉主席。
费孝通的博士论文《江村经济》,被誉为“人类学实地调查和理论工作发展中的一个里程碑”,是国际人类学界的经典之作。
在费孝通所撰写的《乡土中国》里,他揭示了中国传统基层社会的结构逻辑与文化根基。这对理解中国社会的连续性与变迁具有深远意义。虽然该书写于20世纪,但对当今社会仍然具有现实意义。例如,在由陌生人构成的“现代社会”中,“乡土社会”的习俗已难以适用。“土气”一词逐渐带有贬义,人们虽仍怀有荣归故里的愿望,但“乡土”已不再是功成名就后的首选归宿。
……
1949年初,民主党派人士积极响应中国共产党提出的“五一”口号,费孝通与雷洁琼、严景耀和张东荪应邀赴西柏坡共商建国大计,受到毛泽东、周恩来等中共领导人的亲切接见。从此开始了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与共产党亲密合作的一生。
1957年3月24日,《人民日报》发表了费孝通的文章《知识分子的早春天气》,该文反映了当时知识分子在响应国家号召提意见时的心理状态。不久后,费孝通因这篇文章被错划为右派,这标志着他个人命运的重大转折。当时的中国科学院院长郭沫若在中国科学院召开的“反右派”斗争座谈会上说:“费孝通所提出的这些问题正是资产阶级右派这个时期中反共、反社会主义的主要题目。”北京大学校长马寅初也发表了《我控诉费孝通》。继而,在文化大革命中,费孝通继续受到冲击,被下放到湖北沙洋“五七”干校进行劳动改造。但这些并没有动摇他对人民事业的深切关怀。
在世界上,了解中国乡土的人中有两个人姓费,一个是刚刚说过的费老,即费孝通先生(1910年11月2日~2005年4月2日);另一个费老,是费正清先生,(1907年5月24日~1991年9月14日)。
事实上,我撰写这篇文章的初衷,是为了向读者介绍我曾经的邻居费正清先生。前期对费孝通先生的介绍,均是为后续的比较做铺垫。
费正清,原名约翰·金·费尔班克,是美国著名的中国问题专家和历史学家,被誉为“西方中国学之父”。
1932年,他携未婚妻威尔玛一同来到北平。彼时,他们从清华大学美籍教授翟孟生手里租得西总布胡同39号院子。不久后的6月29日,他们在这个院子里举行了婚礼。
西总布胡同39号那座古朴的院落,恰好位于我家院落的斜对面,一北一南,遥相呼应。
费正清一生曾以不同身份5次来华,只是第一次来华时住在了这里。他与我在胡同中的另一位邻居史迪威先生一样,共同见证了波澜壮阔的中国现代历史进程。
费正清这个名字是由他的挚友梁思成先生为他精心挑选的。寓意是“正本清源”。同时,梁思成给他夫人取的名字是费慰梅。
费正清来中国研究中国与美国,源于十九世纪以来,西方学者历经百余年对中国的观察,结果发现中国与欧美国家存在诸多差异。例如,二者在对国家起源的认识上不同,在社会结构上不同,在文明类型、文化传统上也不同。正是基于这些差异,费正清教授独树一帜,开创了一种双向比较与学科交叉的全新研究模式。
1955年,费正清获得哈佛大学的支持和福特基金会的资助,开创了哈佛大学东亚研究中心,并且亲自出任主任;1973年后,他开始任哈佛大学东亚问题研究委员会主席。在费正清的正确领导下,哈佛大学东亚研究中心一直在引领着国际汉学研究。
作为东亚地区研究的开创者,费正清被誉为“头号中国通”,是美国中国近现代史研究领域的泰斗,他的学术生涯长达半个世纪。期间他独著、合著、编辑、合编的作品多达60余部,还有大量的论文及书评。其代表作包括《美国与中国》《新评中国》《心系中国》《剑桥中国史》等。
作为中国问题观察家,他的论文《中国的世界秩序:中国人的外交传统》及其同名评论集,在一定程度上扭转了时任美国国务卿基辛格对中国的认知,同时也悄然影响了中美关系的轨迹与进程;他关于中国的纳贡制度问题的阐述,即凡是到北京参拜的外国君主都是皇帝的贵宾,促成了美国总统尼克松于1972年5月访华的“破冰之旅”。
关于台湾问题,费正清给美国政府的建议包括:“在承认北京主权的前提下,台湾实行自治”,“台北能够与北京和平共处”,“如果美国不偏袒任何一方的话”,“中国内战的风波可渐渐平息”。他认为“台湾不必成为北京的死敌,但也不必非得接受大陆统治”;美国“应该信守对台湾防御的承诺”。他从中国“士大夫”劝谏统治者的传统方式中推断,中国的老百姓从来就未受到过重视,由他们采用公投的方式决定台湾独立等是不可行的。他的这些建议或主张现在仍然在发挥着作用。
1972年5月14日,费正清夫妇受邀开始了为期三个月的中国行。在北京期间,他们对旧城墙的荡然无存感到无尽的感伤与惋惜。他认为,这种惨痛的结果或者是由于局势的失控,或者是由于领导者的无知。而在新建筑物上,出现明代城墙的城砖也让他们感到惊讶。如果说,这就是“打破一个旧世界,建立一个新世界”,那么还不如不建立。古人的建筑遗产就这样被消耗了、浪费了。
最令他们心中倍感凄凉的,莫过于昔日位于西总布胡同中的故居。原来他们租住时,前院和下房只住着5个仆人,绕过藤萝架就是他们自己居住的后院。然而此刻,前后院均已破败至极,宛如贫民窟,其中混居着老老少少三十余人,他们几乎难以辨认其昔日风貌。费正清过去用作书房的三间房由老房东金氏夫妇的儿子和媳妇居住着。而其他的房间大都是公职人员在居住。这样的结局当然源于北京人口的增长,但也不能不说是由于缺乏规划而造成的。
他们还注意到北京市民正在挖防空洞,以防范苏联可能的入侵。在他们看来,此举既劳民伤财,又不切实际,且危机四伏。因为,防空洞虽可能使人们暂避战火,但也可能变成埋葬他们的坟墓。
在北京大学校长周培源先生为他们举行的欢迎晚宴上,他们还见到了他们的老朋友,社会学家费孝通。费孝通刚从“五七”干校回来。他说他在那里学会了种棉花。他还挽起衣袖,指着那结实的肌肉说:这都是给站在墙上的泥瓦匠抛砖锻炼出来的。
费孝通的声音压得很低,全程使用中文,没有掺杂一句英文。费正清分析或得到的消息是,有人通知费孝通等参与接待的人员不准用英语与他们交谈。随后,费正清还应邀访问了费孝通所在的民族学院。但这一次,费孝通甚至一句话也没有说。此时,学院的负责人是一位对民族学一窍不通的军宣队长,他以一种近乎戏剧化的方式,夸张地向费正清描绘了学院的风貌,言语间充满了极力的渲染。此刻,费正清心中悄然明白,他的那些教授朋友们仍然没有彻底摆脱束缚。他们被允许出席欢迎仪式,不过是摆摆样子,抑或是看在他的面子上,给予这几个人一些恩赐罢了!
在北京大学,费正清见到了陈岱孙、邵循正、张奚若、鲍勃·温特等老朋友。但令费正清遗憾的是,他们的挚友梁思成刚刚去世几个月,而林徽因已于1965年去世;编辑杨刚自杀身亡,龚澎1970年死于中风。
在某次欢迎宴会上,金岳霖、钱瑞生身着崭新的制服,静静地坐在角落里,如同服务生一样规规矩矩地坐着。费正清向他们提及自己因与他们的通信联系而遭到麦卡锡主义的起诉,虽然他并不是共产党员,也不向往共产主义,仅仅是一个研究中国的学者;然而,金岳霖和钱瑞生并没有提及他们自己也因与费正清的通信而遭指控。且对于这期间的经历,他们都选择了沉默。
邵循正教授是国民党官员中“最知外交的”蒋廷黻的学生,在蒋的鼓励下他一直从事着中法关系的研究。宴会结束后,邵教授谨慎而机警地对费正清说,“要继续写下去啊!”这句很平凡的话语让费正清感到了欣慰、希望和寄托啊!
但不幸的是,几年以后,邵循正也悄然地离开了人世。
在某次讨论会上,针对台湾问题,费正清提出:在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主权的前提下,台湾作为中国的一个省而实行高于西藏自治区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高度自治。尽管这种想法与1979年以后党中央提出的“一国两制”的构想非常接近,但在当时,这并没有得到中央领导层的认可。在这次讨论会上,唯一达成共识的是,归国的留美学者在领导人民进行革命方面一无是处。
在给外交部官员进行的演讲中,费正清甚至对许多基本概念进行了解读,例如,公有与私有之间的差别,什么是有限公司,什么是私立医院,什么是基金会等等。虽然如此,费正清关于美国外交政策的自然开放与某些国家的闭关锁国仍然受到了批判或抵制,甚至被冠以了“文化帝国主义”的标签。
此次来华,费正清并没有要求会见郭沫若,因为他讨厌郭沫若的见风使舵的政治品德以及虚伪的自我诋毁。
在参观完红旗渠后,费正清质疑中国的生产效率,质疑这种改天换地的方法,认为“中国尚远没有真正跨入20世纪”。
1972年6月29日是费正清结婚40周年纪念日,他们申请延长两周访问时间,以便在北京举行庆祝仪式。他们的向导为他们做了精心的安排,纪念日当天邀请了众多老友,并准备了一桌酒席,设宴款待来宾。
宴会结束后,他们按时飞抵香港。此后,费正清为《外交》季刊撰写了一篇文章,详细描述了他在中国获得的新印象,特别是对新中国农村变化的观察。此文于1972年10月正式发表,题目为“新中国与美国的联系”,其中费正清描写了中国的现实成就,评价了华盛顿与北京之间长达几十年的争论。文章最后还指出,从总体上说,是中国人的坚持或固执“在这场争论中最终占了上风”。
对于此次访问,费正清认为,这种以国家开支来邀请外国客人的做法实际上是类似于公司的一种公关手段。因此,他把这种礼遇视为权力机关对他的一种奖赏,而他绝不会把它当成什么需要回报或感恩的恩赐。
美国的中国学研究,起源于费正清的开拓性工作。他引领了汉学研究向近现代中国研究的转变,实现了从古典汉学研究向近现代中国研究的过渡,创立了以地区研究为特色的现代中国学。尽管费正清的观念、行为及政治观点上可能存在诸多瑕疵,但他五十年如一日地致力于中国研究,强调运用多种档案、多种语言、多种社会科学方法研究中国的坚守,使得任何人都不能不对其持之以恒的毅力和在中西文化交流方面所作出的巨大贡献表示敬意。
回望费正清的同辈人,如彼时仍然活着的费孝通们,倘若他们能免受意识形态的干扰与无端猜忌、打压,能够自由地进行各自的学术研究,那么他们是否也能开创一个领域?也能成为比肩费正清的国际级大师呢?我们国家是否能更加强盛呢?而他们的后代,是否也能因此避开腐败的漩涡呢?
主要参考文献:
[1](美)费正清.费正清自传.天津人民出版社,1993.8
[3]李新德.费东斌落马:反腐无禁区,铁路系统再起惊雷.舆论网,2025.06.17.
喜欢此类文章的朋友还可以点击下面链接,阅读本公众号相关文章:
……
(本公众号主要涉及科学知识、人文历史、健康理念及社会热点解读等。这是写给朋友们的第502篇公众号文章,希望朋友们喜欢)
文中图片、统计数据、资料等主要来源于搜狐图片、中国知网等,著作版权属于原作者,若有不便或异议,敬请来函,我们将马上处理。欢迎投稿与合作!投稿请标明投稿字样,接收稿件邮箱:liuqiang@buu.edu.cn
为防失联,感兴趣的朋友请添加关注。
2) https://mp.weixin.qq.com/s/ukeejYNOeo5avF0lMR4UAg?
【一入侯门深似海】
落马侯门名婿费东斌往事之乌兰察布
费东斌——乌兰察布的权力巅峰:
2016年5月,费东斌告别工作25年的铁路系统,转任呼和浩特市委副书记,5个月后又调任乌兰察布市委副书记、代市长。
从正局级的铁路局长到副厅级的市委副书记,表面上的“降级”,实质是积累地方工作经验,为进一步提升作准备。
2020年6月,费东斌出任乌兰察布市委书记,成为地方大员,在重大项目决策、干部任免、资源配置等方面拥有极大权力。
乌兰察布地处内蒙古中部,煤炭资源丰富,铁路运输需求旺盛。
这个2003年才撤盟设市的地级市,堪称腐败重灾区。自建市以来,已有4任市委书记、4任市长被查——原市委书记韩志然、王学丰、杜学军、费东斌,原市长傅铁钢、王学丰、陶淑菊、费东斌,可谓“前腐后继”。
费东斌既当过市长,又当过市委书记,成为这个腐败名单上唯一的“双料”人物。
费东斌既有铁路建设的专业背景,又掌握地方决策权,在煤炭运输、铁路站点规划等方面的影响力,可想而知。
费东斌到底因为啥落马?
在中纪委公布之前,没人说得清楚。
有人说因为铁路,毕竟他的几十年仕途生涯中除了在内蒙古和河南任地方官员之外,其余时间皆在铁路系统?淫,而这个素有独立王国之称的铁老大也不是省油的灯,不仅先后有刘志军、盛光祖落马,也有多位地方铁路局长被查,余毒之深或许超出你我的想像。
费东斌的被查,虽涉及铁路,可多少与落马的李杰翔有点像,与或许根在千里之外的内蒙古,众所周知,中央正在内蒙古开展巡视,巡视的对象就包括下一级的主官问题,而费东斌在升副部之前,是在草原的乌兰察布当过市长和市委书记的人。
经审理查明:2004年至2021年,被告人李杰翔利用担任内蒙古自治区土默特右旗委书记,包头市委常委、土默特右旗委书记,包头市委常委、副市长,通辽市委常委、副市长,呼和浩特市委副书记、副市长、代理市长、市长,内蒙古和林格尔新区党工委书记,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常委、通辽市委书记等职务上的便利以及职权、地位形成的便利条件,为相关单位和个人在工程承揽、职务晋升、获取财政补贴等事项上提供帮助,直接或通过他人非法收受财物共计折合人民币8823万余元。
天津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认为,被告人李杰翔的行为构成受贿罪,受贿数额特别巨大,应依法惩处。鉴于李杰翔到案后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主动交代监察机关尚未掌握的大部分受贿犯罪事实,部分受贿犯罪系未遂,认罪悔罪,积极退赃,赃款赃物已全部追缴到案,依法可以从轻处罚。法庭遂作出上述判决。
公开履历显示,李杰翔,男,汉族,1964年3月出生,内蒙古准格尔旗人,1985年7月参加工作,1985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中央党校经济管理专业毕业,中央党校研究生学历。
早年,李杰翔在家乡内蒙古工作,曾在包头市工作了20多年。1985年7月,毕业于包头师范专科学校的李杰翔留校工作,任学校党委组织部、教务处干部。11个月后,李杰翔离开母校进入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委办公厅工作,之后又在包头市辖区旗等多个岗位担任过重要职务。
2011年8月,时任包头市委常委、副市长的李杰翔离开包头市,先后担任通辽市委常委、副市长,自治区发改委副主任,区能源开发局局长等职。
2015年4月,李杰翔任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委副书记、代市长,次年2月正式当选为市长。
2017年5月,李杰翔晋升为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常委,成为副省级领导干部,并兼任通辽市委书记。
2019年9月,李杰翔跨省调入青海工作,任青海省委常委、省政府常务副省长、党组副书记。
2022年1月25日,李杰翔辞去青海省人民政府副省长职务,当选为青海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主任。
2022年4月7日,李杰翔被官宣落马。同年9月李杰翔被“双开”。李杰翔是2022年首个任上被查的省级党委常委,系2022年青海首“虎”。
乌兰察布,地处内蒙古区域版图的中部位置,据最新的数据显示,乌兰察布在内蒙古的排名位于第四梯队,其人均GDP在1万美元水平。与巴彦淖尔市、呼伦贝尔市属同一梯队。
在费东斌接棒乌兰察布之前,当地曾出现过较为严重的塌方式腐败,先后两任市委书记的王学丰、杜学军,还有当过市长的陶淑菊等厅级官员十多人,腐败问题多与矿产开发和土地问题有关
。
陶淑菊落马后,时任乌海市长艾丽华奉调接任乌兰察布市市长,4个月后,其搭档杜学军被带走调查,艾丽华火线接手杜学军留下的烂摊子,空出了市长位置。这给刚由企转政没几个月的费东斌提供了升迁机会,2016年10月,费东斌出任乌兰察布市代市长,3个月后去代转正,直至接任艾丽华出任市委书记。
在主政乌兰察布期间,长相英俊潇洒、举止言谈丰富得体的他充分发挥了其背景优势,主导推动了乌兰察布中欧班列枢纽节点的建设,把地处草原腹地的乌兰察布建成了国家向北开放的重要门户。同时还积极推进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在推动小土豆变成金疙瘩、大数据产业引进、绿色能源发展等方面工作表现不俗城市也取得新进展。
费东斌——神秘的“亿利集团”:
2024年6月,经济观察报报道,亿利集团通过一家名为“金威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下称“金威建设”)的全资子公司,在乌兰察布、固安县、天津、浙江、呼和浩特、鄂尔多斯、湖北天门、岳阳、宿州、霸州等地,投资了大大小小几十个房地产项目。比如内蒙古筠泰君安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金威建设的控股子公司)开发的“亿利生态城”已经烂尾;天津滨海新区的亿利集团生态城亿利生态岛项目也因合同纠纷烂尾多年;呼和浩特市亿利澜庭项目已经逾期。亿利集团在全国各地冠以亿利生态城或者亿利字号的房地产项目,纷纷爆雷。
亿利资源集团有限公司
亿利资源集团创立于1988年,诞生在内蒙古库布其沙漠。企业以光伏治沙、清洁煤化工和生态科技服务为主导产业。控股企业亿利洁能(600277)于2000年在沪上市 。
金威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于2000年6月3日,总部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东胜区鄂尔多斯西街30号,是亿利资源集团(沪市600277)全资控股的综合性建筑企业
“治沙狂人”王文彪治理了黄沙,但没守住其A股阵地。
值得注意的是,从5月初被ST,到锁定面值退市,ST亿利仅用了一个多月,其缘由不只是业绩“变脸”,后续曝出疑似“消失”的39.06亿元存款,加速了退市步伐。
而在乌兰察布,当地曾出资收购了亿利集团的乌兰察布医疗养老、中央商务广场1、2号地、3号地等项目,这些项目牵扯资金大,涉及人群广,背后牵扯着复杂的利益关系的同时又或多或少都反映着地方的政治生态。当地老百姓对这些项目问题的反映投诉举报一直未断,可鲜有回应。
而这些,大多发生在费东斌主政时,尚不知他在其中扮演什么角色,起了什么作用?。
但可以预见的是,在本轮巡视进入尾声阶段,八天前还公开出席公务活动的费东斌突然落马,提醒着人们,草原反腐又将掀开新一篇。
费东斌是费孝通的孙子。费孝通兄弟姐妹五人,关系极为密切。费孝通是五个人中最年幼的孩子,也是母亲最疼爱的孩子。母亲在去世时,委托唯一的女儿,也是费孝通的姐姐费达生来照管弟弟。到最后费孝通对自己的孙子费东斌是疼爱有加,费孝通,当代著名社会学家、人类学家、民族学家、社会活动家。
费东斌与费孝通的关系是祖孙关系,具体地说,费东斌是费孝通的孙子。
费孝通简介:
费东斌简介:
以上信息基于现有资料整理,如需了解更多关于费东斌及其家族的信息,建议查阅相关人物传记或咨询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