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微信-人民代表能否代表人民,早就是一个秃子头上的跳蚤,明摆着的事

(2023-05-08 11:27:17) 下一个

https://mp.weixin.qq.com/s/rWnTbg0Mh_mCll3TihGuPg

 

社会主义优越性在哪里?为何它是全民之福的唯一?

 老碗哥 红兴文化公苑 2022-07-27 04:09 Posted on 陕西
 
 
 
 

接上一个学习篇一,今天我们接着学习篇二。这些内容都是老胡自己的思想观点,也是我的学习总结,希望在此与大家一起共勉。

自古有一条真理,事不过三,富不过三,穷不过三。比老胡更有学问的人,一下子能举出许多跟三有关古人训语和哲理。那么从我们提出社会主义这个大纲以来,到现在也是三代人过去了,第四代人马上也要接上了。我们想想看,这个社会主义,是不是也在很长一段时间,从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淡化了,很少人有人去提它了,除了国家官方媒体以外。张三李四王麻子,大家忙忙碌碌,起早贪黑,都在议论赚钱的事情,什么社会主义,玩什么高深,可一边去吧。大家都是这样的心态,老胡在几年以前也是这样。

今天,现在,最近,这两年,大家伙又似乎悄然地重新提起社会主义,重新拾起它开始议论,讨论了。因为为什么?因为大家这几年都在过苦日子,说明大家都在过苦日子。那为什么比起之前那几年,这几年在受苦呢?有人不假思索地回答,是因为疫情。没错,疫情是一大原因,导致经济不那么活跃,钱不好赚了。但是,这不是主要的原因。主要的原因,是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那些年以后,无论是人口红利,还是政策红利,各种红利期都达到了强弩之末,经济增速放缓,是一个必然中的结果,也是事物发展规律的自然现象。而疫情,不过是加重了这种现状。

日子苦了,就想起社会主义了,这也是人的自然心理反应,就像在外面遭罪了,就自然想起爹娘了一样。社会主义,从三代之前,建国伊始,就开始大力宣传普及,早已深入人心。它向国人描绘了一幅富春山居图,四个字形容总结那就是:安居乐业。

可越是有这样的强烈心理预期,就越不自觉地拿现实对比,有差距了,就惆怅,差距大了,就念旧,开始怀念毛主席了。社会主义到底啥样,为何说它是全民之福,还要非它莫属呢?最核心就在这里——

社会主义最核心的民生思想,就是按劳分配制度,决定按劳分配制度的核心,是经济上的公有制,即全民所有制。而经济上的全民所有制的保障性,则是政治权力的公有制,即也是全民所有制。能够体现这一点的是,宪法第一章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这里需要圈一下重点,这里说的权力,是权力,不是权利。成年人都逐步明白了一个事实,那就是权力与权利,同音不同字,区别天上地下。这里我们的宪法规定的就是权力,而不是权利。

就凭这一点,社会主义制度是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制度,才有了最广泛的民意基础,被写进宪法。那这么好的东西,怎么就今天大家还不满意,到底哪里出了问题呢?老胡今天斗胆提出一个质疑,那就是宪法接下来的一条: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后来还有一句,人民依照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问题在哪里?我认为就在人民代表这里。毕竟我们也是历经几代人了,到底谁是人民代表,人民代表能否代表人民,早就是一个秃子头上的跳蚤,明摆着的事。

第三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机构实行民主集中制的原则。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

国家行政机关、监察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我们今天到底是任命制,还是选举制?人民代表是人民选举的,还是任命的?都成了模糊地带。变了,就无法保证了。

我想说的意思是,我们的社会主义制度,是那么优越,那么先进,那么文明。我们根本找不出任何一条比它还先进的制度取代它。我们要做的,就是充分表达社会主义优越性。现在大家感觉不好,是因为我们在表达方式上,出现了严重问题。

在这里再引申一个话题,我们的新中国成立了,走的是社会主义康庄大道,可为什么,还要把孙中山以及他的三民主义,顶礼膜拜呢?甚至孙中山的国父形象,仍旧被共产党所尊重呢?今天随着老胡看看孙中山提出的三民主义,与我们的社会主义,有什么异同点?

三民主义:民族、民权、民生。

民族主义就是民有主义。天下者,天下人之天下,非少数人之独占;

民权主义就是民治主义,天下者,人人皆有治之之权,也有治之之责;

民生主义就是民享主义,天下既为人人所共有,那天下之权利,也自当人人所共享。

以上就是对三民主义的注解。这个注解是孙中山自己给出的,老胡转述。我们看,这三民主义的内涵,实际上就是经济上的公有制,和政治权力上的公有制。我重点梳理一下这三者之间的逻辑关系,实际上前一个就是后一个基础。即,民族主义就是民有主义,天下者,天下人之天下,那就必然是所有人都有权参与国家治理。关键是,这种人人得以治理,不仅是权利,也是权力,同时也是义务。也就是说,你既有权治理,也有义务治理,是你的责任。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我们只提责任了,没有权力和权利,或者也提了,但不体现它。这是有问题的。

再看,民权主义实际上又是第三天民生主义的基础。因为既然所有人都权治理它了,有义务治理它了,那自然的,这个社会的所有权利,也都是所有人共享才对。所以这三民主义,往一起一收,就是民制主义,制度的制。民制,就与过去几千年的帝制,显著地区分出来了。一个集权在上,一个分权在下。一个是金字塔式的权力结构,一个煎饼式的平铺式的权力结构。

尽管如此,三民主义尽管思想上很先进,但落地方案不好。因为它依赖的是当时的资产阶级,它所要完成的仍然是资产阶级的民主革命任务。尽管革命没有成功,但我们可以想见,即使革命成功,后期的所谓的三民主义,在表达方式上,也并不能真正落实到无产阶级身上,即最广泛的工农群体上。充其量,仍然是以资产阶级为民的主体意识,去表达各种权力的。

而我们的社会主义较之三民主义的优越性在于,将这三民主义的思想精髓,彻底地落实到人民手中,也就是以最广泛的无产阶级为主体的国家意志,以工农群体作为最广泛的国民基础来体现,后又以宪法形式表达出来。

可我们今天仍然需要谨防的是,治民主义和专政主义。我们需要的是民制,民制里面最重要的是民治。民有治理权,民就自然有一切。

现实是,一些专政主义的人,正在把对敌人的专政,逐步地转向了对人民的专政。他们不要民治,而是反过来要治民,成为新的专政阶级。这个专政阶级,是老胡发明的新词,不发明不行了,没有别的词汇能表达这个意思了。这个专政阶级是什么东西?还有更大的故事在里面,时间关系,今天就分享到这里,下期再见。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