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四十四 登门提亲

(2022-12-04 04:25:32) 下一个

 

寒门有子结亲难,无地无钱举步艰。

忽见草中花耀眼,遣将青鸟为探看。

钦义儿子祝本二十三岁了,还没有结婚。为此,义二爷都愁白了头发。他到处请人说媒,可是人家一打听,不是嫌穷,就是嫌人长得不帅,所以一直没有说成亲事。二娘为这件事也是操碎了心。自从女儿出嫁以后,二娘也缺了帮手,家务事都靠她一人操持。她真盼找个儿媳妇,平时说说话,帮帮忙,解解闷,消消闲。如果再有个孙子,便是忙也舒心,穷也快乐。

祝本学了木匠回来,闲时做点家具,换点零花钱,忙时便帮着父亲干农活,从早到晚,手不闲,脚不住。对自己的婚事,没有工夫想,也没有办法想。反而是二爷老俩口为这事天天在操心。

在六塘河北岸堤坡上住着一户姓姜的人家。原来母 子三人逃荒至此,一无房屋,二无田地。是章玉联可怜他们,拨了一亩地给他们,又资助一点材料,让他们在河堤上盖了两间茅草屋,住了下来。后来母亲死了,便埋在河堤上,家中就只剩下姐弟二人。姐姐种着章家给的一亩地,弟弟便帮着人家干活,赚点吃的和零花钱。

章玉联家出事之前还好,遇到困难,还能请他们帮一下忙。自章玉联一家被害以后,姜家在此地便无依无靠了。姜家势单力薄,眼见章家遭了横祸,虽心有愤恨,但无力回报。

钦云三爷常到河里钓鱼,来去从堤上过,经常见到姜家姐弟。这天他忽然想到二哥二嫂整天为儿子婚事发愁,不如把姜家的闺女说给祝本。想到这里他便去和哥嫂商议,二哥说:“祝善也还没有亲事,不如说给他。”

三爷一听,连忙说:“祝善年龄还小,过几年不迟,先替祝本办了。”

“姜家是逃荒要饭来的,这门亲事好吗?” 二嫂有些不乐意。

“哎啊,嫂子啊!我们家逃荒要饭的还少吗?至今老大、老四还没有回来,都是穷人,没有什么挑剔的。我看姜家闺女长得不错,也能吃苦,又会过日子。我们这样人家正需要这样的媳妇。”

二爷本来有些犹豫,听三爷这么一说,觉得很有道 理,便点头答应。二娘听了,也觉得合适,便不再反对。

“不知这个闺女现在有没有婆家,你得去问问。”二爷对三爷说。

“我得赶快去打听打听。”

三爷说完没有回家,便直接上姜家去了。到了河堤,见姜家闺女正在门前洗衣服,便走了过去,搭讪地问:“闺女,洗衣服啊?”

“是啊!”闺女住了手,抬起头看了一眼,她见过三爷。

“你弟弟呢?”三爷又问。

“给人家干活去了。”

“闺女,我想问一下,你不要生气。今年多大了,你有婆家吗?”

三爷不想再绕圈子,他想赶快把事情办好。

姜家闺女听这一问,立刻脸红了起来,低下头没有说话。

三爷知道女孩子害羞,不好意思,便说:“我这样问,你生气吗?”

闺女摇摇头。

三爷见了,慢慢地说:“闺女,这是人生大事,不要不好意思,慢慢地回答我,也许能帮你忙。”

闺女听了,眼泪簌簌地掉了下来,又用手揉揉眼说: “我今年二十岁了,母亲刚去世,有哪个关心我们,弟弟又小,我怎么敢想自身的事。”

三爷听了,便对闺女说:“我有一个知根知底的人家,虽然不太富裕,但生活还能过得去。这家夫妻俩只有一个儿子,会木匠活,今年二十五岁,孩子比较老实,也能吃苦,人也长得不错,个子也不矮,比我还高一点,老俩口也是厚道人。如果你愿意,我就给你说去。”

“我是个讨饭的,谁愿意要?不要难为人家了。再说,我还有个弟弟怎么办?”闺女忧心忡忡。

三爷知道闺女的心理,便又说:“只要你愿意,我保证替你说成。这家人绝不会嫌弃你的,至于你弟弟好办。这家人和你家相距不远,平时你仍可以照顾你弟弟。”

“我不信,人家愿意吗?”闺女半信半疑。

“保证没问题,我可以当他们半边家。”三爷有把握地说。

“这事我得和弟弟商量商量,必须他同意才行。”

“好的,应该商量,你弟弟我也熟识,保证他不会反对。如不同意,我去劝说。”三爷又下了保证。

闺女听了,没有再说什么。

“那么,我就说去了!”

三爷望望闺女,闺女微微地点一下头,三爷便飞快地走了。他把这个结果立刻告诉给了二爷老俩口,两人听了高兴得自不必说。这真叫:

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  

祝本听说家里要给他找一个要饭的做媳妇,他不愿意。

二爷生气地说:“要饭也是人,怕什么!你四爷四娘也讨过饭,不就是穷吗?只要能吃苦,好好干,能穷一辈子吗?”

“小子,你不要不识货。这个闺女长得不错,能干活能吃苦,绝不比你差。朱洪武原是讨饭的,后来做了皇帝,马皇后原是个秃子,后来掌管三宫六院。地主家的小姐打扮得花枝招展,你有资格要吗?要来了你能使得动吗?穷人家就得娶个会过日子的女人。”

“听三爷话,保证不会错。”三爷又下了一回保证,祝本听了,默不作声。

真是:三爷一席话,小子默无言。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