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九 蒋府宴客

(2022-10-21 07:16:11) 下一个

 

穷人叹命苦,为富少慈仁。

何处拜菩萨,有钱便是神。

祝安和祝康小兄弟俩缠着祝雄,让带他们去玩。

祝 雄说:“我不得闲,还要给老板干活去呢!”

“你们全都给老板干活去,我们在家都闷死了。”祝安苦着脸说。

祝雄听了,无言对答,只是用手摸一摸祝安的头。

“我们不能自己种地,自己捕鱼吗?”

小祝安不理解为什么都跑出去给别人干,受人管,连回家的时间都没有了。

“傻弟弟,我们没有地,怎么种? 没有船,怎么捕鱼?”祝雄解释说。

“没有买啊!” 小祝康天真地说。

“没有钱啊!” 祝雄说。

“我知道了,没有钱是什么都买不着的。” 小祝安似乎明白了。

“所以现在我们得拼命赚钱,将来自己买条船。”

祝雄被小祝安提醒了,他真想自己买只船。但想归想,现在给老板再拼命的干,给的工钱总还是那么一点点,什么时候能赚到一条船钱啊。想到此,幻梦又没有了。

“大哥哥,等我长大了,帮你一起干活赚钱,一起买块地,买条船。”

小祝安好像看出大哥哥的难处。便说了自己的想法。

“好弟弟,你们快点长,长大了,我们一起干!不信会穷一辈子。” 祝雄听小弟弟这么一说,立刻又有了希望。但一看两个幼小的弟弟,又心急起来,他们到底什么时候能长大啊。

“好弟弟,不说了,我还得去帮老板捕鱼呢。大人不在家,你们千万不要乱跑,外面到处都是水,很危险,就坐在屋里,看好门。”

 说完,祝雄就连忙走了。

今天,大嫂到蒋家洗衣服,家里只留下两个孩子。所以四娘干着活老是心神不宁,有时洗着菜,手插在水里,愣在那里不动。

旁边一个师傅见了,提醒她说:“愣什么,快干啊。被母老虎见了,你又没有好果子吃。”

说曹操,曹操就到,母老虎果然从门外走了进来,她先看一下四娘,看她有没有偷懒。还好,四娘在不断地洗菜,她见没有茬子可找,便想转身走去,但忽然又停下脚,走到四娘跟前问:“我忘记了,你叫什么名字?”

“我没有名字。”四娘回答,她确实没有名字。

“怎么会没有名字呢?小猫小狗还有个称呼呢!”

母老虎不信。其实她自己也没有名字,只有个姓,据说姓王。不过人们称呼她时,都称呼她丈夫的姓。主人叫蒋嫂,下人们称她蒋大娘,厨师们称她蒋婆,背地里则叫她“母老虎”。

“喂,回答啊,小三、小四,总有个说法吧!”母老虎缠着四娘不放。

“我实在没有名字。”

“那,你姓什么?”

“我姓张。”

“丈夫姓什么?”

“姓史。”

“好,那就叫史嫂吧!”

“人家姓张,该叫张嫂。”

“那不行,按规律,只能叫史嫂。” 她想,自己也只能叫蒋嫂,何况他人呢!

给四娘定下称呼以后,她才想起今天重大的事情,她像主人那样:“我今天郑重宣布,中午主家请客,  来的都是地方头面人物,还有县政府的要人。因此,你们一定要把饭菜做好,各司其责,谁要出问题,谁负责!”

停了一下,她又补充说:“我特别申明,我是传达主人的指示,不要当耳旁风。”

蒋婆子讲过以后,蒋府门外,果然陆续地来了好多

人。有骑马的,有坐轿的,还有乘车的。那种古代的马 拉的带围幔的两个轮子的车。小汽车是没有的,那种东西连省城都没有,哪里会出现在洪泽湖边。

蒋家大少爷蒋洪,二少爷蒋涛,两人不断出出进进, 迎接贵客。

后来听说山阳县县太爷来了,连平时深居简出的蒋 老太爷也拄着棍晃晃悠悠地到大门口迎接。因为连老太 爷都出迎了,两个儿子带着他们的堂客也一齐到大门口 迎接。大家象鸭子一样,伸着脖子向大路上张望着,足足等了两袋烟工夫,老太爷都快站不住了。旁边丫鬟见了,连忙过来搀扶着。

又过了一袋烟工夫,才见马路上驶来一辆马车,到了门前,从车上下来一个三十多岁的穿长衫的青年,老太爷以为是知县,忙要上前拜揖,却被儿子挡住,低声说“等一等”。

接着又见从车上下来一个头戴毡帽,身着马褂,拿着手杖,戴着墨镜的五十多岁的老头,老太爷见了,吃力地紧走两步便作揖弯腰,嘴里忙说:“感谢县太爷光临寒舍。”

来人一见连忙弯腰扶住,说声“多礼了。”

而后站起身来,对大家说:“县太爷刚要出门,来了一群讨饭的,把县太爷围住了,抽不开身,便派我前来,鄙人姓赵,知府的师爷。”

老太爷像当着下人的面被人打了一个耳光,觉得真是“多礼了”!

两个儿子感到像被人耍了猴,但又不能生气,只好 笑着说:“欢迎,欢迎,一样一样,师爷来了,就等于县太爷来了。”

说完便领着师爷往客厅走。

两位堂客和几个丫鬟,本想出来看看县太爷的尊容, 不料迎来的却是个糟老头,感到很失望,而且抛头露面, 被下人们耻笑。于是一个一个没精打采的回到自己的屋 里。

老太爷也在下人的搀扶下,像吃了死苍蝇一样, 回到自己的房间,心里骂着两个龟儿子。

两个儿子领着师爷到了客厅,客厅中的宾客们听说 县太爷来了,都纷纷离座,弯腰作揖,齐声说道:“欢迎县太爷光临!”

他们好像早就预演过一样。蒋洪刚想介绍,还没有来得及,一进门,他们就送上了这样的大礼。弄得师 爷十分尴尬。但他还必须实话实说,不能犯欺君之罪。进门以后,他向大家说明了情况,这会尴尬的是众宾客,蒋洪、蒋涛又跟着再尴尬一回。

不过,大家都是有头有脸的见过世面的场面上的人,很快气氛就平和了,大家坐在一起谈笑起来。许多人向师爷询问今年的灾情、民情、国情。师爷既然是代表县太爷来的,这些问题也就必须一一作答。

说说讲讲就到了开午饭时间了。蒋洪、蒋涛把众来宾领到了餐厅,大家都推让师爷坐首席。其中虽有几个财大气粗的,但有钱的不如有权的,想办事还得找有权的。况且他们明白,今天他们都是来陪县太爷的。

蒋家预先训练好几个手脚麻利的丫鬟,让她们穿得 干干净净的,在宴会上给客人送水、端菜。不要说史嫂这样不能担任这样的工作,就连蒋婆也得靠边站。

席上大鱼大肉,山珍海味,龙井香茶,洋河美酒,应有尽有。众人都想和师爷套近乎,想请师爷回去在县太爷面前介绍自己,引荐自己,所以都争先恐后地向师爷敬酒,和师爷碰杯。那种热劲比见了亲爹还大。

蒋洪、蒋涛也自然不甘落后,何况今天是占了天时地利,一定要搞人和。知县虽然未请来,但师爷来了,也能当半个家。

他们和师爷碰了几杯,便低声地对师爷说:“请你老回去,对县太爷说,我们蒋家想在山阳县城开个米行, 为县城人服务。请县太爷批准,给个方便。”

师爷听了,醉眼朦胧地说:“好说,好说,一定促成此事!”

蒋家兄弟知道师爷可当半边家,此事一定会办成。莫道富人多客啬;为谋私利也花钱。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