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必悲观时事

潘晓来信的作者之一。老么咔嚓眼的。不迎合不争论,不自以为是否定其他,不以为掌握真理,只是口无遮拦唧唧歪歪。
个人资料
正文

房地产价格攀升导致社会不公平增加

(2022-12-16 23:29:05) 下一个

房地产价格攀升导致社会不公平增加

                         2005年2月27日

何必

(略。)虽然作者也认为中国消费者住房承受能力已达上限,但大部分热钱游离于房地产之外。

自从去年摩根斯坦利谢国忠提出中国房地产市场存在泡沫,而且很可能在几个月之内破裂,导致重蹈东南亚国家在房地产领域里所遭受重创、甚至引发经济危机与衰退的言论以来,全世界都在关注中国的房地产领域。对于谢国忠的结论,国内各界多是保持低调态度,而建设部则马不停蹄赶紧炮制了一份报告,得出结论,说那种认为中国房地产领域存在泡沫的说法是根本就站不住脚的,充满了对谢国忠观点的猛烈抨击和包罗万象事无巨细的驳斥。但坊间还是心存疑虑,政府公信力的下降使得国家级报告的出台更让人担心其真实性与可靠性。

此后,人们也看到,媒体上大张旗鼓地出现摩根斯坦利借谢国忠结论制造假象浑水摸鱼,将大笔资金投入被谢所指认泡沫化程度最严重的上海,牟取暴利。一时间,中国房地产是否存在泡沫成为业界乃至社会争议的焦点。

而就在笔者看到开篇那则新闻时,温铁军教授给我发来了谢国忠的最新表态,标题是“上海房地产泡沫难闯05年这一关 可能步曼谷后尘”,他还是坚持认为,上海房地产泡沫不仅存在,而且很难挺过今年。而开篇那则报道里,作者也耐人寻味地将分析对象中的上海进行了剔除,或者说,不存在泡沫的结论并不适用于上海。

看来,有关房地产泡沫论的争论还是会继续下去。笔者并不想在究竟是否存在泡沫这个层面上说三道四,相对于那些别有用心的头头脑脑或其他利益集团来,作为十足而彻底的弱势群体中的一员,我关注此事却有着别样的视角。

2月24日中国新闻网消息,中国建设部副部长仇保兴表示,今年中国房价走势应该比较平缓,不会出现大起大落。中国房地产业在去年迎来“牛市”,各大城市楼价一路飙升,全年有七个城市房屋销售价格连续四个季度超过一成,而二00四年亦由此成为近年来房价涨幅最高的一年。

而同日《国际金融报》透露,去年4季度,房价增长高达10.8%,增幅比去年全年高1.1%。其中住宅价格增长11.1%,增幅比去年前3个季度分别高3.5、1.0和2.5个百分点;青岛、南京、济南、杭州、沈阳、成都、宁波、上海和重庆增长均超过两位数。国家统计局有关人士认为,房价增长过快的趋势,将不利于股份制改革和人民币业务对外开放后金融的继续稳定、结构优化和风险减少。

据最新消息,北京市去年最后一个月,房屋平均售价达到了每平方米5053元,同比上升了6.7%。

北京市有关方面曾经表示,未来三年,北京房屋价格上涨水平会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不会出现过大的涨幅。人们掰着手指头一算,恰巧是本届政府的任期,而且也是2008年奥运会的当口。自然,从汉城、蒙特利尔、东京等城市举办奥运会的经验和后果看,奥运会后城市房地产价格会一路暴跌至惨不忍睹,到现在蒙特利尔居民提起那届奥运会还耿耿于怀并为此支付着已经延续了20多年的费用。北京未来三年内不会有太大涨幅,言下之意是什么呢?三年后究竟情况如何就不是本届政府能够管得了的?“我身后,哪怕它洪水滔天”?三年内房价上升势头会得到遏制,那么面对高得离谱的房价,北京人还至少要挺上三年?

建设部领导认为国内房地产价格会受到抑制,这种说法究竟根据的是什么,在如今几乎所有落马贪官都有染于房地产的事实来看,作为国家与地方经济的支柱,如何能一方面保持高速增长,一方面又能抑制市场价格机制,并防止各级不法官员与房地产商沆瀣一气狼狈为奸哄抬价格囤积居奇,这好像根本不是建设部能干得了的。

而国家统计局官员谈及的事情,更不是社会上人们关注的区域,距离柴米油盐过于遥远,只要物价增长别超过好久没动弹的收入太多,习惯于不闻不问天下事的中国人也不会有什么反应,毕竟,这世道不公平的事已经很让人麻木不仁了。

无论是泡沫说,还是房价上涨过快论,或者像统计局人士关联到的股份制改革以及金融安全,都还是延续着经济学那个传统的见物不见人的风格与做派。实际上,在那些冷冰冰的抽象而乏味的数据背后,能够使社会弱者想到些什么呢?

常识里,房地产价格是否合理,那仅仅是有房地产买卖需求者才会关心的事,与其他阶层、特别是社会弱势群体无涉,对他们的日常生活没有任何影响,所以在谈论房地产价格时也没有这个必要去考虑这部分人的存在。北京房地产巨擘大腕之一任志强有关房子原本就不是为穷人建造的话语甫一出笼,就引发了社会上洪水般的指责,但这也表露出房地产商们的真实心态与财富道德水平。

事实上,在如今社会里,不仅是国际上有所谓的蝴蝶效应,亚马孙流域一只蝴蝶煽动翅膀会引起美国股市震荡,而即使是在同一个国家甚至同一个城市里,这种蝴蝶效应也依然存在。

这几年,中国各个城市房地产价格像是注射了兴奋剂那样疯狂窜升,到了令全世界瞠目结舌的地步。姑且不说作为国土资源供应方的各级政府在GDP增长政绩考量下于其中干了什么样鸡鸣狗盗的行径,也不说如今国内房地产领域基本上都是带有明显黑社会性质的领域,以及房地产商是中国所有产业里组织化程度最高、对包括肩负社会正义使命的新闻媒体的掌控力度最强、与权力博弈水平最值得称是,只是看,如此房地产价格突飞猛进会给整个城市、特别是那些像笔者这样处于最低层的人们带来些什么。

房地产价格绝非仅仅是涉及到交易双方的局部行为。由于社会生活的相关性,价格会对其他领域形成不可小觑的影响。随着房地产价格的爬高,各类房屋的使用成本也节节攀升,并在各种档次的房屋上全面体现。北京经济适用房价格如今早就突破了政府所规定每平米2650元的上限,迫使政府不得不频繁出招(例如以交纳所得税来代替收入证明)控制不具备购房资格者滥竽充数,而这种手段却被再三绕过,同时即使在价格限制水平上,还是有太多的城市贫民望房兴叹,根本不可能染指新居。

这种价格暴涨,使得所有城市房屋都逐渐昂贵起来。那些在这个城市里谋生的所有居民,都不得不在收入上考虑如何应对日益提高的房屋成本,无论是大公司面对高档写字楼,或是做小买卖者搜寻临街铺面房,还是进城务工人员看着四面透风的破烂土坯房,都要琢磨着至少要在劳作当中抵挡房屋开销。而房地产价格居高不下且日趋高升,使得所有城市建筑价格无论是交易过程中还是其“影子价格”(也就是理论上的价格)都随之上涨,城市政府、企业和居民为了平衡这种上涨,就不得不提高产品和服务的价格,来冲抵由于房地产价格上升所造成的入不敷出。如此,就会使得城市居住与工作成本趋向不断提高,并且其范围远不仅仅是当下房地产交易双方,而是社会的方方面面。比如,上学,看病,买菜,理发,工作,交通,走后门,打官司,泡小蜜,行贿受贿……

不言自明的是,这种整个城市成本的增加,促使了财富更加迅速地向类似房地产商、掌管土地供应权的政府官员那样的少数人手里集中,形成了社会财富的重新分配,而作为城市人口分母的大多数人,却不得不为此支付越来越高昂的费用。大概,这又是经济学里所谓外部性的一个能够进入教材的经典案例,可其背后却是血淋淋的生活场景。

而城市变得越来越昂贵,就自然有性价比方面的问题。人们热衷于谈论中国的国际竞争力,但这竞争力不是空穴来风,而是具体表现为各种各样的具体看得见摸得着的日常生活上。中国劳动力物美价廉,但如果其居住价格无限上浮,其竞争力优势不久就会荡然无存。届时,除了先富起来一批人之外,剩下的就是满目疮痍了。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