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路心语,一位美国华人心脏科医生的行医笔记
99.术前评估
到医院做过手术的人都知道,做手术之前,都会要求去看一个门诊,它的名称叫“术前评估”(PreopEvaluation)门诊,一般是由内科医生主持,只有看过了这个门诊,得到了术前认可(Clearance)后,外科医生才会给你做手术。
为什么需要做这一步呢?
话题得说到很久很久以前,那时外科医生看病人,认[
阅读全文]
医路心语,一位美国华人心脏科医生的行医笔记98.流感这周在医院值班,领略到了今年流感的厉害。一个40岁的白人男子,既往体健,因为胸痛胸闷咳嗽上周入院,检查发现流感阳性(FluA),心电图广泛ST抬高,心肌酶谱增高,心超检查心功能正常,有少许心包积液,做了冠脉造影排除了冠心病可能,诊断是典型的心肌心包炎(myopericarditis),就是流感病毒攻击了心脏器官引起[
阅读全文]
医路心语,一位美国华人心脏科医生的行医笔记
97.铂金婚
门诊看一对老人,是我的老病人。
丈夫94岁,妻子92岁,我来西雅图8年,看了他们6年。
起先看的是丈夫,他在外州做过房扑消融(AtrialFlutterAblation),一直在使用抗凝药防血栓防中风,搬到西雅图后找心脏科医生找到我这儿。当时和他交谈中发现,他的步态不稳,有摔倒的风险。和他谈了房扑消融后的愈后以[
阅读全文]
医路心语,一位美国华人心脏科医生的行医笔记96.自然疗法今天门诊看一个病人。这是一名50岁的白人妇女,2周前因为呼吸困难在我们医院住院,检查发现肺水肿和肾脏衰竭,进行了肾脏透析治疗。当时在医院心超显示心脏射血功能良好,心脏肌肉有肥厚。出院时医生告知病人需要看心脏科。这是一个新会诊,见面的第一句话是问,有什么可以帮到你的?病人很木讷地回答,[
阅读全文]
医路心语,一位美国华人心脏科医生的行医笔记95.以正视听:解读Science报道背后的FDA“利益冲突”事件最近,一条国内头条新闻被疯狂转发——“Science惊天爆料,FDA审批黑幕被扒光,一大批医生、药企卷入!”这个标题可谓“震撼十足”,也引起了不少同行的惊叹:难道连美国FDA也如此“黑暗”吗?出于职业敏感,我第一时间找来《Science》的原[
阅读全文]
医路心语,一位美国华人心脏科医生的行医笔记
94.第二诊疗意见
两周前我看了一位病人。
65岁的女性,平时几乎不看医生,也不吃药。三周前她突然出现胸痛,被送到当地医院急诊,诊断为急性心肌梗死(STEMI),当即进行了冠脉造影并植入支架。
她来那天,和丈夫一起开车一个多小时来到我的门诊。在此之前,我已经在电脑上浏览过她在当地医院的检查和治疗记录[
阅读全文]
医路心语,一位美国华人心脏科医生的行医笔记93.美国医院的医生休息室美国医院里都有一个医生休息室,doctorloungeroom。我去过很多医院,可以说,医生休息室是美国医院的标配,也是美国医疗规范化的一个体现。不同医院的休息室,基本设置相似,功能一致。医生休息室,顾名思义,是为医生提供休息和放松的地方。方便医疗工作者,电脑是一定有的,你可以随时上电脑开[
阅读全文]
医路心语,一位美国华人心脏科医生的行医笔记92.不稳定性心绞痛周三下午门诊。看一个新病人,70岁白人男性,一问之下是医生同行,退休骨科医生,经常周游世界做义诊。有高血脂症,平时用他汀药,血脂控制很好,他父亲在70岁时有心梗,做了支架,后来又做了搭桥,最后活到90岁。他上周在丹佛徒步的时候,发生胸闷胸痛,疼痛放射到颈部,有轻度呼吸困难,他停下来[
阅读全文]
医路心语,一位美国华人心脏科医生的行医笔记91.医生做科普,最难的是什么?最近和“文学城”的一位网友交流时,对方问我:现在医生在网上做科普,您觉得最难的是什么?是应对铺天盖地的虚假信息,还是把专业知识讲得通俗易懂,让大家都能听懂?我觉得这是一个非常好的问题。而且,这个问题不仅该问医生,也同样该问大众:大家是否需要科普?需要怎样的科[
阅读全文]
医路心语,一位美国华人心脏科医生的行医笔记
90.医疗账单诈骗
昨天下午,看完门诊病人并回复完电脑里的病人留言后,我正准备下班。突然,门诊前台的小哥走过来,说有一位病人要找我谈话,是我一周前接诊过的。
我走到前台,看到一位七十多岁的白人妇女正坐在椅子上,神情凝重。我小心地上前询问:“您好,有什么我能帮您的吗?”
老妇人脸色不悦[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