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大史

从繁杂的文献中抽丝剥茧,将历史的脉络梳理井然,并用心理学原理透析历史人物的精神世界,再现风云诡谲且又波澜壮阔的民国历史画卷。
正文

民国风云录之国际形势 大萧条重塑美苏

(2023-05-08 14:45:43) 下一个

国际形势    大萧条重塑美苏

 

20世纪20年代被美国媒体称为“新时代”,财富和机会似乎向刚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获胜的美国人敞开了自己吝啬的大门。整个社会对新技术和新生活方式趋之若鹜,“炫耀性消费”成为时代潮流。美国总统胡佛声称,“我们正在取得对贫困战争决定性的前夜,贫民窟将从美国消失”。

可是,到了那个年代的最后两个月前,“新时代”的旋律突然变调!1929年10月29日,被称为“黑色星期二”,纽约证券交易所里所有的人都陷入了抛售股票的漩涡之中。成千上万的美国人眼睁睁看着他们一生的积蓄在几天内烟消云散。短短的两个星期内,共有300亿美元的财富消失,相当于美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总开支。这是美国历史上影响最大、危害最深的经济事件,影响波及西方国家乃至整个世界。

随即,可怕的连锁反应很快发生:疯狂挤兑,银行倒闭,工厂关门,工人失业,贫困来临。农业资本家和大农场主大量销毁“过剩”的产品,用小麦和玉米代替煤炭做燃料;把牛奶倒进密西西比河,使这条河变成“银河”。街头上的苹果小贩则成了大萧条时期最为人熟知的象征之一,那些被迫以此讨生活的人中,有许多从前是成功的商人和银行家。出现有组织的抵抗,导致美国滑向内战的边缘。

人们开始把怨恨发泄到总统胡佛的身上。城巿中的无家可归者用木板、旧铁皮、油布甚至牛皮纸搭起了简陋的栖身之所,这些小屋聚集的村落被称为“胡佛村”;流浪汉的要饭袋被叫做“胡佛袋”;由于无力购买燃油而改由畜力拉动的汽车叫做“胡佛车”;甚至露宿街头长椅上的流浪汉盖着的报纸也被叫做“胡佛毯”。当时纽约流行一首儿歌:“梅隆拉响汽笛,胡佛敲起钟。华尔街发出信号,美国往地狱里冲!”

据 1932年9月的《财富》杂志估计,美国有3400万成年男女和儿童没有任何收入,此数接近人口总数的 28%。同年的另一项估计中,约有200万美国人到处流浪,其中有25万以上是在16至21岁之间。在任总统、共和党人赫伯特·胡佛到1932年美国总统选举时,理所当然地成了一只“待宰羔羊”。

操刀的是民主党总统候选人富兰克林·德拉诺·罗斯福。他是1901年至1909年美国总统西奥多·罗斯福的远房堂弟,可以说家族显赫。富兰克林·罗斯福于1903年取得哈佛大学历史学士,于1904年进入哥伦比亚大学法学院,1908年进入华尔街声誉卓著的律师事务所,成为主要处理有关公司法事务的律师。1910年,他挟着罗斯福家族的盛名、财富和威望,当选纽约州参议员,很快成为纽约州民主党的明星。

1913年,美国总统伍德罗·威尔逊任命罗斯福为海军助理部长。在任助理部长期间,罗斯福一直致力于扩大美国海军规模,并建立了美国海军预备队。他既帮助了美国海军,又培养了自己的军事领导能力。1920年7月,罗斯福辞去海军助理部长一职,作为美国副总统候选人,参加1920年美国总统选举,结果败选。

1921年8月,罗斯福突患疾病并被确症为脊髓灰质炎,导致其腰部以下完全永久性瘫痪。在此后的生命中,罗斯福一直拒绝接受这一事实,进行了大量的治疗,并让别人相信他的身体状况在变好。他使用金属支柱来支持臀部和腿部,艰苦地利用旋转躯体并借助拐杖支撑以作短距离的移动。在私下场合,他使用轮椅;但他在公共场合会格外谨慎,以免被别人看到。在公众面前,罗斯福通常由助手或儿子搀扶着笔直站立。

也许是媒体人都被这种超凡的意志力所征服了,他们从不报导罗斯福已经无法自己站立,所以大多数美国人在罗斯福生前皆不知他有肢体障碍。

1928年,在罗斯福夫人的理解与支持下,罗斯福重返政界,参加纽约州长竞选而险胜,并在1930年再次当选州长。

1932年总统竞选是在经济大萧条的背景下进行的。民主党内初选战况激烈,胜出者很有可能赢得之后的总统选举。罗斯福依靠坚忍和乐观的态度,终于赢得党内选举,获得民主党的提名。果不其然,在总统选举时,时年50岁的罗斯福拿下了除6个州以外的其他所有州,以472比59的选举人票的绝对优势,痛宰胡佛,成为第32任美国总统。

尽管为了恢复美国经济,罗斯福总统还有大量关键性的工作要完成,但在美国首屈一指的综合国力下,他的政治才能、战略远见和超凡意志,将会在世界舞台上大放光芒。

与西方的哀鸿遍野相比,苏联却在高歌猛进,迅速地缩短着与西方工业国之间的差距。首要的原因是西方一直采取对苏的封锁政策,反倒令其经济运行与西方市场相隔绝,根本不受这场大萧条的拖累。在斯大林主导下,苏共全面采用中央集权的计划经济体制,并于1928年起实行第一个五年计划。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在国家规模上、按照预先编制的详细计划进行建设的开端。

从1928年10月1日至1933年1月1日期间,苏联建成了1500多个现代化技术装备的大型工业企业,在该国历史上首次出现了拖拉机、飞机制造、汽车、重型机械、机床制造、化学合成工业、精密仪器制造等新兴的工业部门,初步建起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工业产值在工农业总产值中占的比重,由1928年的48%上升为70.7%,实现了农业国向工业国的转变。

第一个五年计划刚好赶上了西方的经济大萧条,一个苏联历史上百年不遇的机会出现了。这时,欧美的资本、技术和人才,开始转移到苏联寻找出路。全球最大的移民国家——美国,也第一次出现向外移民的倾向,先后有10万美国技术工人和工程师申请移居苏联。于是出现了这样的现象:苏联的马格尼托哥尔斯克钢铁厂,是以当时世界最大的钢铁联合企业美国钢铁公司的格里工厂为模型设计的;苏联最大的第聂伯河水电站,是引进美国技术设备,雇用美国技术专家,于1933年建成的;著名的高尔基汽车厂,是30年代初由美国福特汽车公司援建的新厂;斯大林格勒拖拉机厂是整套建于美国,再拆运至苏联的;哈尔科夫拖拉机厂设备是德国和美国制造的,并由美国人担任建设总工程师。

可以说,巴黎和会上所决定的西方对苏联的封锁政策,被大萧条的残酷现实打破了。在飞机和发动机的生产方面,美国供应苏联飞机或飞机附件,并给予技术援助。1931年苏联购买的机器设备约占世界机器设备出口总额的三分之一,1932年上升至50%左右。

但是,苏联为了加速工业资本积累,在很大程度上牺牲了农业和人民日常生活的质量。斯大林决定,利用工业品与农业品之间的剪刀差,人为地压低农产品收购价格,使得部分农民收入在工农业产品交换过程中转入政府支持发展的工业部门。同时,在计划上“重”重工业而“轻”轻工业,以利于工业固定资产的积累。结果,导致许多消费品严重短缺,粮食供应紧张,一遇天灾就闹饥荒。

第一个五年计划中对农业也做了安排,通过小农庄合并成大型“集体农场”以推动现代化耕作方法,包括机械化生产及采用化肥,通过规模经济,共同享有土地、农产品及生产设备。

然而,随着大规模的集体化运动席卷全国农村,各地不同程度出现偏差,如片面追求速度、数量和提高公有化程度,强迫实行住宅、小牲畜和家禽的公有化,等等。一场暴风雨般的消灭富农阶级的运动在全国掀起。凡是被划为富农的,地方政权机关立即没收其财产,将他们“扫地出门”。

集体农庄运动的强制性做法和消灭富农的过火行为,引起农民普遍不满。农民纷纷滥宰牲畜、家禽,以免被充公或被划为富农。1929年至1930年,全国约有一半以上的马匹被屠宰,约三分之一的猪、羊被宰掉。有些地方农民甚至用暴力手段对抗工作队。

1932至1933年,乌克兰和南俄等产粮区遭受严重的干旱,粮食歉收,而苏联政府仍然继续征粮,造成了乌克兰大饥荒。苏联地方政府隐瞒实情,等到中央知道情况后,深感情况的严峻,1933年春末,才调集了35万吨粮食救援饥荒地区。

尽管代价不菲,第一个五年计划还是使苏联全国的国民收入从1928年到1932年增长了68%,与同期陷入大萧条的西方主要国家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同时,全国普及了初等教育,在城市中已经实行了7年制义务教育。城市劳动力增加了1250万,其中850万来自村庄。这样的成就使苏联在西方民众中赢得了一定的好感,对后来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产生了一些正面的影响。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