淑子1920年出生在中国奉天省辽阳县(今辽宁省灯塔市),父山口 文雄、母山口 爱都是日本人。淑子祖父山口 博是士族出身的汉学者,所以她家亲华,全家侨居满洲。父亲在满铁会社教汉语,淑子打小就会日汉双语。她出生不久,全家搬到抚顺。她十二岁时,亲眼见证了平顶山惨案。她家因为亲华,遭日方怀疑,只好搬到奉天(今沈阳),借住在父亲的结拜兄弟、日伪“救国军”总司令李际春的侧室。淑子成了李际春的干女儿,得名李香兰;姓是义父的,香兰实际是她父亲的俳号。她后来在中国出大名,用的正是这个名字。
她到奉天后得了肺病,休学半年。在这期间,为扩大肺活量,她跟随波德莱索夫夫人学习声乐。波夫人安排她参加大和饭店秋季演唱会,其容貌和歌喉受到奉天放送局企画课长关注。为配合伪满洲国五族协和宣传,放送局正策划新满洲歌曲电台节目,她被选中。
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
山口文雄在中国还有一位结拜兄弟,后来的日伪天津市长潘毓桂,他也认淑子做干女儿,给她取名潘淑华。1934年,淑子住在北平潘家,读翊教女中,用的名字就是潘淑华。绝大多数人不了解她身世,都当她是中国人,她自己也不说。有一次好友邀请她参加一个聚会,去后发现那是一场抗日集会。宣讲人问,“日军建立了伪满洲国,正从东北向这里逼近。假如日军越过城墙打进北平,大家都怎么办?”潘淑华答,“我会站在城墙上。”她心想,中国是家乡,日本是祖国,站在城墙上被其中一方打死,或许是唯一合适的选择。天真无邪的少女被迫思考战争与和平的严重问题,不能不说是历史的悲哀。
1937年她从翊教女中毕业。翊教女中由陈垣先生创立,而陈先生是有民族气节的人。可以确信潘淑华在翊教女中受到的教育没有媚日、军国主义的内容,而当时日本国内、满洲的学校可都是灌输军国主义的。翊教女中由外教教英语,为她后来到好莱坞发展打下了一点基础。
1938年,中日战争爆发第二年,淑子十八岁,以李香兰名义加入由伪满洲国和满铁共同出资的国策电影公司满洲映画协会。在满映,李香兰出演的电影很多,但实际上只扮演了一个角色,一位美丽柔弱的中国女人,开始蔑视日本军人,最终却爱上了他。这种模式完全符合日本军国主义“大东亚共荣”宣传的需要。在电影《支那之夜》(1940)中,她被日本军人掌掴、推到墙上,还是恳求,“请原谅我!被你打一点都不痛。我很快乐,快乐!我会变得更好,你看着吧。”有的中国人面对法西斯统治的态度,还真是这样。这类角色让李香兰红遍满洲、日本和台湾。1941年李香兰在东京有乐町公演,日本剧场周边排队买票的观众竟有七圈半之多!日本官方出自宣传的需要,刻意隐瞒她是日本人的事实,以至于公众误以为她是中国人,在日中两国都是这样。
1941
1942年,李香兰到汪伪统治下的上海出演电影《万世流芳》,主角是林则徐。李香兰演歌女凤姑,到英国人开办的一家鸦片馆中唱《戒烟歌》劝爱人潘达年戒毒。1943年正好是《中英南京条约》签订一百周年,《万世流芳》公映。影片中的林则徐说,“国家绝不会亡的,”赢得观众热烈掌声。有人批评这是部汉奸电影,但李香兰后来说,制作者以英国影射日本。日方之所以同意拍摄,是因为当时日本以英美为敌,而《万世流芳》谴责英国。1944年黎锦光先生创作了歌曲《夜来香》之后,先后让周璇、龚秋霞和姚莉等试唱,直到李香兰唱才终于满意,不但名噪一时,而且万世流芳。《何日君再来》1937年由周璇首唱,但在1939年李香兰翻唱后才更流行。李香兰在《万世流芳》中的表演和她演唱的这些歌曲,让她成为中国一流的演艺明星,不仅在沦陷区,而且名声传到了重庆、延安。
白虹、姚莉、周璇、李香兰、白光、祁正音
李香兰回北平探望父母,在北京饭店开记者会,一位年轻记者问,“李香兰,我想问你出演《白兰之歌》和《支那之夜》等国策片的真实用意。那些电影不但对中国不了解,而且是对中国的侮辱。那你为什么会演这些日本电影?你是中国人吧?你把中国人的自尊丢到哪里去了?”她当场道歉,“我那时二十岁都不到,还不懂事,犯了错。现在非常后悔,在这里向大家道歉,请大家原谅我。以后我再也不会了。”此后她真的从满映辞职。
在日本,她受到相反的诘难。1939年她十九岁,作为“日满亲善歌唱大使”,有生以来第一次到日本。海关官员看她持日本护照、有日本名字,却穿旗袍、跟人讲汉语,便教训她,“我们日本人是一等民族,你却穿三流服装、讲支那语,难道不感到羞耻吗?”小女何辜,横竖责难,做中国人不行,做日本人也不可。旗袍、吴服(和服),不都是从中国来的吗?不管中国、日本,狭隘民族主义都是愚昧无知的表现。
日本投降后,国民政府在上海将李香兰以汉奸罪关押审判,前后半年时间。各报报道李香兰将被执行枪决。其实这样的消息未必真实,李香兰的过能比得上陈璧君、潘毓桂?生死关头,北方亲友送来山口 淑子的日本户籍证明,证明她是日本人。汉奸罪不能成立,她被遣送。法官对她进行了道德谴责,她表示认错。
她的两位义父都是汉奸人物。中共执政后,李际春在天津被处决,潘毓桂1961年病死在上海提篮桥监狱。
回到日本的淑子,继续活跃在影坛,出演过黑泽明导演的《丑闻》(1950)。她在1950年代到美国,在好莱坞电影和百老汇音乐剧中表演。她在美国的名字叫雪莉(Shirley)。
有人问她,去好莱坞学什么?她回答,学接吻。当时她已年过三十,虽然此前她表演过许多风花雪月。接吻她是真学会了,1951年她嫁给了日美混血的雕塑家野口 勇。野口先生是卓越的艺术家,纽约有他的博物馆。二人都受国家认同困扰,淑子曾遭中国审判,野口勇曾被关押在日裔集中营。但他们由于聚少离多、语言文化差异,在1956年离婚。其间淑子曾两次流产,以后也没生养。
1950年代?
《竹屋》(1955)剧照
她在好莱坞演的《竹屋》(1955)延续了她在满映的模式,被占领国的女人讨好占领国的男人。只不过其中占领国变成了美国,而日本由占领国变成了被占领国。她看来风光的表演生涯,没能逃脱悲哀模式的宿命。
香港邵氏请她去拍电影,演《金瓶梅》(1955)、《一夜风流》(1958)等,还是李香兰的名义。此时她演吻戏已经应付自如了。
1958年,她嫁给外交官大鹰 弘。大鹰先生小她八岁,后来担任过驻外大使、法务省移民局局长。《东京假日》(1958)是她拍的最后一部影片。婚后她以山口淑子的名义做电视节目主持人,采访过阿拉法特、曼德拉、金日成和日本赤军首领重信 房子等。
淑子有好多条命。早年面对中日冲突的经历,对她从政或许是一种准备。
1974年,她接受田中 角荣首相的邀请,作为自民党候选人参加国会参议院全国选区选举,成为大鹰 淑子参议员,前后三届。1978年她在田中家见到了来访的邓小平。直到她1992年退休,她曾先后担任福田 赳夫内阁环境政务次官、参议院冲绳及北方领土问题特别委员会委员长、参议院外事委员会委员长、自民党女性局局长等要职。
中国文革结束后,她几次回到中国。参观长春电影制片厂,见到了满映故人。重访了上海故居,跟当地居民一起唱《夜来香》。共产党拆了北京的城墙,她没可能再站上去了。1992年中日建交二十周年,日本四季剧团根据李香兰自传改编的音乐剧《李香兰》来华演出,前首相竹下 登专程赶到大连参加首演式。
政治家大鹰淑子正视日本的侵略历史,没有忘记自己十二岁时在抚顺看到的,日本兵将她中国玩伴的爸爸捆绑起来,在树边用步枪枪托活活打死的场面。光天化日之下,很多日本居民都看到了。
她重看自己主演过的二战影片,震惊、羞愧,三天三夜睡不着,“我感觉自己像被拖进了当时的国家政策之中,无法抗拒地成为了国家政策的工具。…一个被时代、被一种虚妄的政策所愚弄的人,如果恶梦醒来后能够有机会对当时的作为反思,或者加以说明解释,也是幸福的。”
人,是独立的主体,不要当工具,更不要充当邪恶势力的工具。淑子女士的经验,太值得我们学习了。
1991年接受《波士顿环球报》采访时,她说自己一直热爱中日两个国家,一直没能从战争创伤中恢复,“在我心中,那场战争从未结束。”她呼吁年轻人学习并直面历史。她从政坛退休后,参与创立亚洲妇女基金会并担任副主席,支持慰安妇权益。2005年她发表文章,劝诫小泉 纯一郎首相不要参拜靖国神社。
2014年9月,山口淑子女士走完了她的戏梦人生,享年94。国际主流媒体都发表了专题报道,中国政府表示哀悼。
但是李香兰,还活在百代唱片中,玉置 浩二、张学友的歌声里,东京都的电视荧屏上。
20250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