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之丘

《诗经》凤凰鸣矣,于彼高岗;梧桐生矣,于彼朝阳
个人资料
梧桐之丘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国家为什么会失败》中国榨取式政治制度

(2025-10-26 09:36:07) 下一个

中国掠夺性政治制度之下的经济宽松

技术与开放让中国踏上了快速经济增长之路。正如我们在下一章还会讨论的,这种增长是发生在掠夺性政治制度之下的——尽管它们已不如文化大革命时期那般高压,且经济制度正变得部分包容。但这并不应降低我们对中国经济制度变革之激进程度的认识。即便没有改造政治制度,中国也确实“打破了旧模式”。与博茨瓦纳和美国南方的情形类似,中国的关键变化出现在一个“关键节点”——即毛泽东去世之后。这些变化也带有极强的偶然性四人帮在权力斗争中落败并非必然;若并非如此,中国很可能不会出现过去三十年的持续增长。只是“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造成的惨烈破坏与人道灾难,酝酿了足够的变革需求,使得邓小平及其同盟赢得了政治斗争。

博茨瓦纳、中国与美国南方的变迁,与英国的光荣革命在逻辑上相似。
——摘自《国家为何失败:权力、繁荣与贫困的根源》(Daron Acemoglu 与 James A. Robinson 著)

当前关于“威权增长”的政策倡议中尤为明显:这些建议以中国近几十年的成功为依据,主张鼓励威权式发展。下面我们解释为何这种建议具有误导性,以及为何中国至今的增长,依旧是掠夺性政治制度下的一种增长形态,不大可能转化为可持续的经济发展。

“威权增长”的不可抗拒之魅

戴国芳很早就看到了中国城镇化爆发的先兆。1990年代,中国各地公路、商务中心、住宅与摩天楼遍地开花,他判断:下个十年增速只会更快。他认为自己的江苏铁本钢铁可以凭借低成本拿下大市场,尤其相对于低效的国有钢厂。戴计划打造一个真正的钢铁巨头,在常州地方党委支持下,2003年开工。然而到2004年3月,项目被中共中央叫停,戴亦被捕——原因从未说清。或许当局以为账目中能找到“问题”。结果是,他在随后五年里辗转狱中与软禁,直到2009年仅以轻微罪名定讼。他的“真正罪名”,是未经更高层批准,启动了一个会与国家扶持企业竞争的大项目。这也是旁观者从此案得到的教训。

共产党对戴国芳这类企业家的反应并不意外。邓小平最亲近的同事、早期市场改革的主要设计者之一陈云,曾以“鸟笼经济”来比喻:中国经济是,党的控制是笼子。笼子要放大,让鸟更健康、更有活力;但不能打开更不能拿走,否则鸟就飞了。1989年就任中共中央总书记后不久,江泽民更进一步,将民营企业家概括为“个体户、小商贩”,投机、行贿、偷税漏税”之辈。1990年代,即便外资大量涌入、国企被鼓励做强做大,民营创业仍被怀疑,不少企业家被没收资产、甚至入狱。江泽民式的看法虽在式微,但仍相当普遍。正如一位中国经济学家所言:大国企可以上马巨型项目;但民企一旦做类似的事,尤其与国企竞争,麻烦就会四面八方而来

尽管如今无数民企在中国盈利运营,经济的许多关键部分仍在党的指挥与保护之下。记者理查德·麦格雷戈报道:中国最大型国企的一把手办公桌上都有一部红色电话。铃声一响,就是党的指令:公司该做什么、投向哪里、完成什么指标。这些巨头依然在党的指挥链内——当党决定调整他们的董事长、撤换提拔他们而不作解释时,我们再一次想起了这一点。

这些故事并不否认:中国在迈向更包容的经济制度方面取得了巨大进展,也正是这些进展支撑了过去三十年的惊人增速。多数民营企业能获得一定安全性,不仅因为他们经营得法,还因为他们培植了地方干部与北京高层的支持;大多数国企也在逐利与国际竞争中运作。这与毛时代的中国判若云泥。如前章所述,中国之所以能够起飞,是因为邓小平主导了从最为掠夺性的经济制度更包容的制度的激进转身。此后,随着经济制度沿着更具包容性的方向(虽缓慢)推进,中国继续增长。同时,中国也从廉价劳动力的庞大供给、以及对海外市场、资本与技术的接入中获益匪浅。

然而,哪怕经济制度今天比三十年前不可同日而语,中国的增长仍是掠夺性政治制度下发生的。尽管近年强调创新与科技,中国的增长基础依旧是采用现成技术快速投资,而不是创造性破坏。这其中一个重要方面是:产权并非完全安全

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有像戴国芳那样的企业家被收缴资产;劳动力流动被严格管制;而最基本的产权——按自己意愿出售自身劳动的权利——依然远非完善。经济制度距离真正“包容”还有多远,从这样一个事实可见一斑:只有极少数生意人敢在没有地方党干部、乃至更重要的北京高层支持的情况下涉足任何重大业务。商业与党的勾连对双方都极其有利:获得党支持的企业能以优惠条件拿到合同,能驱逐普通百姓、征用其土地,并能肆意违法而不受惩处。谁挡了这些商业计划的路,就会被碾过去,甚至可能入狱或被杀害。

中国共产党以及掠夺性制度的这种沉重阴影,使我们想起当下中国增长与苏联50—60年代增长之间的诸多相似之处(尽管也有显著差别)。苏联在掠夺性的经济与政治制度下之所以能增长,是因为其以强制手段将资源配置到国家主导的高度集中结构上,尤其是军备与重工业。这种增长之所以可行,部分原因在于当时“追赶空间”很大——当创 造性破坏并非必要条件时,掠夺性制度下的增长更容易。中国的经济制度当然比苏联更具包容性,但中国的政治制度仍然是掠夺性的——共产党在中国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控制着整个国家官僚体系、武装力量、媒体以及经济的大片领域。中国人民拥有的政治自由很少,对政治过程几乎难以参与。

长期以来,不少人相信中国的增长会带来民主与更大的多元化。1989年确实有一种真实的期待:天安门广场的示威会带来更大开放,乃至共产党政权的崩溃。但坦克被开上了街头——历史书如今称其为“天安门大屠杀”。在很多方面,天安门之后中国的政治制度变得更为掠夺。像时任中共总书记赵紫阳这样的改革者,由于在天安门事件中对学生表示同情而遭到清洗;党也以更大的力度收紧公民自由与新闻自由。赵紫阳被软禁十五年以上,其公共记录被逐渐抹去,以免成为政治变革支持者的象征。如今党对媒体(包括互联网)的控制前所未有;大量控制其实靠“自我审查”实现——媒体心知不该提到赵紫阳,或像刘晓波这样要求更大民主化的批评者(他即使在获得诺贝尔和平奖后仍被囚禁)。自我审查背后是一个“奥威尔式”的装置:它可以监控通讯、关闭网站和报纸,甚至在互联网上选择性屏蔽某条新闻。2009年,当外界曝出自2002年起任总书记的胡锦涛之子涉腐消息时,这一整套机制就全力运转:不仅阻止国内媒体报道,还能在《纽约时报》和《金融时报》的网站上选择性屏蔽有关报道。

由于党对经济制度的控制,创造性破坏被大幅压抑;在政治体制没有根本改革之前,这种压抑将持续。与苏联相似,中国在掠夺性政治制度下的增长之所以能推进,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追赶空间”仍然很大——中国人均收入仍只是美国与西欧的一小部分。当然,中国的增长比苏联更加多元化,并不只依赖军备或重工业,中国企业家也展现出很强的创新劲头。即便如此,如果掠夺性政治制度不为包容性制度让路,这种增长终将乏力。只要政治制度依旧掠夺,增长就会天然受限——历来类似情形皆如此。

中国的经验也引出一些关于未来的有趣问题,尤其是关于威权式增长的可取性与可持续性。此类增长已成为“华盛顿共识”的热门替代方案——后者强调要通过市场与贸易自由化以及某些制度改革来启动欠发达地区的增长。威权增长之所以吸引人,部分是对“华盛顿共识”的反弹;但它更大的魅力——尤其对那些掌控掠夺性制度的统治者而言——在于,它让他们可以继续、甚至加强对权力的掌控,并为他们的掠夺提供正当性。正如我们的理论所强调的,特别是在已经形成一定国家集权的社会中,这类掠夺性制度下的增长是可能的,甚至很可能是柬埔寨、越南到布隆迪、埃塞俄比亚、卢旺达等许多国家的最可能场景。但这也意味着:如同所有掠夺性政治制度下的增长一样,不会持久

就中国而言,基于追赶、引进外国技术、出口低端制造品的增长,可能还会持续一段时间。然而,一旦中国达到中等收入水平,这种增长很可能就会到头。最可能的情形,是中国共产党与日益强大的经济精英在未来数十年继续牢牢把持权力。在这种情况下,历史与我们的理论都暗示:伴随创造性破坏与真正创新的增长不会到来,中国的高增速将逐步消退。但此结果并非宿命:若在掠夺性增长触顶之前转向包容性政治制度,这种结局是可以避免的。只是,正如下文将看到的,缺乏理由指望中国会自动、平顺地转向更包容的政治制度。

即便在中共内部,也有人意识到了前路的风险,开始抛出“政治改革”(用我们的术语说,即向更包容的政治制度转型)的想法。权势颇重的总理温家宝近来警告:若不启动政治改革,经济增长将难以为继。我们认为温的判断切中要害,尽管有人质疑其诚意。但许多西方观察者并不同意温的看法;在他们看来,中国提供了一条不同于依靠包容性政经制度的另一条可持续增长路径——即威权主义之路。他们错了。我们已经看到,中国成功的根本在于:从僵硬的共产主义经济制度激烈转身,转向能够提供提高生产率与贸易激励的制度。从这个视角看,中国并没有什么“根本不同”之处;它与其他那些从掠夺性经济制度迈向更包容经济制度的国家类似——即便这一步发生在掠夺性政治制度之下。因而,中国过去三十年的增长,不是因为掠夺性政治制度,而是尽管有它。它之所以成功,源于一次远离掠夺性、走向更具包容性的经济制度的激进变革;而高度威权的掠夺性政治制度,让这一步更难,而非更容易

现代化理论在学界与学界之外都颇有市场。美国对华政策就深受其影响。老布什概括美国的对华民主政策是:“与中国自由贸易,时间站在我们这边。”意思是:随着与西方的自由贸易,中国会增长,而增长会如现代化理论所预言的那样,带来民主与更好的制度。然而,自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中美贸易的迅猛增长,对中国民主化的促进微乎其微;未来十年更紧密的融合,也大概率不会改变这一点。

现代化理论既不正确,也无助于解决失败国家的掠夺性制度问题。支持它的最强证据是:富国往往是民主国家,尊重公民与人权,拥有正常运转的市场与总体包容的经济制度。但若据此“因果倒置”,忽略了包容性政经制度对经济增长的决定性作用,就误读了事实。过去300年,正是建立起包容性制度的国家实现了持续增长,成为今日的富国。若换个角度看,事实就更清楚:在过去六七十年里,一些威权政权虽然增长较快,但并未变得更民主(与李普塞特的现代化理论相反)。这并不意外:掠夺性制度下的增长之所以可能,恰在于它并不必然、也不会自动导致这些制度的消亡;相反,往往是因为掌权者把增长视为对自身政权的支撑而非威胁(如中国共产党自1980年代以来的做法)。同理,那些靠自然资源价格上升而增长的国家(加蓬、俄罗斯、沙特、委内瑞拉),也极不可能因此在根本上转向包容性制度。

第一,中国在威权—掠夺性政治制度下的增长,虽可能还会持续一段时间,但不会转化为由真正包容的经济制度创造性破坏所支撑的可持续增长
第二,与现代化理论的主张相反,我们不应指望“威权增长”会自然导向民主或包容性政治制度。中国、俄罗斯与其他一些威权政权,很可能在转向更包容的政治制度之前,就已触及掠夺性增长的极限;甚至在统治精英产生变革意愿(或被强大反对力量所迫)之前,就先行受限。
第三,威权增长既不可取、也不可行于长远,因此不应被国际社会当作拉美、亚洲与撒哈拉以南非洲国家的“模板”来推崇——尽管很多国家会因为它与统治精英的利益一致而选择这条路。

当代中国的掠夺性制度,也深赖当局对媒体的控制(其技术与组织手段之“精密”已令人心惊)。正如一位中国评论者总结的,“政治体制改革坚持党的领导,必须遵循三条原则:党管枪、党管干部、党管新闻。”

当然,自由媒体与新通信技术只能在边际上提供帮助——提供信息,协调那些争取更包容制度者的诉求与行动。只有当广泛的社会群体为了实现政治变革而动员组织起来、并且其目标不是宗派私利、不是接管旧的掠夺性制度,而是把掠夺性制度转变为包容性制度时,媒体的帮助才会转化为有意义的改变。

 

[ 打印 ]
阅读 ()评论 (34)
评论
BeijingGirl1 回复 悄悄话 我只搬了我自己的留言。 在这里: https://blog.wenxuecity.com/myblog/53242/202511/4655.html
谢谢。
BeijingGirl1 回复 悄悄话 “科技创新可能停留在国家主导型”。 美国政府队芯片和稀土的控制, 比如要求他国在美国建厂,要求本国和他过芯片企业不能向中国出卖高端产品, 是“掠夺式”吗? 是什么“式”?

=== 下面这几条留言, 我搬到自己文章里去了。 谢谢博主提供一个讨论的机会, 而且让不同观点的人都讲话。
BeijingGirl1 回复 悄悄话 另外, “中等收入陷阱”, 我没看过书,对书中的定义不了解, 有一个明确定义吗? 1万? 1万3? 2万? 如果说进入陷阱就爬不出来, 是不是说经济不再发展? 那么日本现在是在什么陷阱中? 20多年 人均GDP在走下坡路。
日本现在的经济状况,和美国当年的打压有没关系? 有多大的关系? 日本曾经的GDP 上升, 是压榨式政府的领导下吗? 日本现在的GDP 不在上升, 是压榨式政府的领导下吗?
BeijingGirl1 回复 悄悄话 而且看这里的发言, 有的重复书里的话, 有的非常“观点性”,却讲不出道理;有的是认为中国要失败的活着肯定要失败。 但道理剪出来都互相矛盾, 挺有意思的。

比如, “如果不是毛泽东完全不懂经济和为了实现自己那宏大的空想而瞎折腾的话,
中国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就完全能够取得今天在世界上的相对地位(世界第二)。
用常识和正常的逻辑思考,就会明白这是非常显见的事情。根本不用等到过去了半个世纪的今天,你才成为世界老大。”, 如果这是对的“道理”, 那另外几个人说的 中国经济发展是因为 1. WTO; 2.人口红利; 中重要的第一条 WTO 就是没道理的, 因为那时根本没 WTO。
BeijingGirl1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全球战略' 的评论 : 谢谢你参与讨论。 指出引发人思考的一点。 这是一个理论。这样的理论其实很多。

“但是本书无法回答,目前其他广大学者,世界银行等国际经济组织在内,都无法回答:一般人均收入达到一万美元后,专制,独裁国家往往会走向民主。广大“拉美化”的鼻祖(阿根廷,巴西,智利等)都是如此走向民主的,亚洲韩国,台湾等大家都很了解。但这个理论(D. Acemoglu et al., 2019, Democracy does cause growth,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为何在中国行不通?”。

阿根廷目前的人均GDP 和中国相似,巴西还落后于中国,智利稍高。 国家失败的定义是什么? 日本的经济已经20多年停止不前, 人均GDP已经从G7之首降为现在的之末, 这是失败么?
老虎上山 回复 悄悄话 可悲可叹可怜,文学城里大部分都是反共的,他们不看事实只论立场。书都是白读了,有些网友反驳得很好,他们看不到的。很可惜阎润涛不在了,他在客观陈述,讲事实摆道理没有立场之分。
菲儿天地 回复 悄悄话 赞深度好文。??中国的高速增长并非违背理论,而是阶段性的“掠夺性增长”。 掠夺性制度可以带来一段时期的高速增长,但当体制内部利益固化、创新受阻时,增长可能陷入停滞。现在的经济状况已经显示该问题的出现。?如果制度不能保证思想与企业创新的自由,那么科技创新可能停留在“国家主导型”,难以持续。
大号蚂蚁 回复 悄悄话 不可持续发展。吐血大法。
Ggboy 回复 悄悄话 毛主席时代的deep state依赖苏联,立发展了几十年,走入了死胡同,然后依赖美国等,发展了几十年,又走入了死胡同,发现资本家要夺权,吓坏了红色几代,然后,deep state 独立,扶持国有企业,又走入了死胡同,现在,很尴尬,内循环,还在找胡同口,需要大概几十年吧,有饭吃,目前要求不能太高,一切都是实验,探索,搞民住,也是实验,多难才能兴邦吧!
友梨江莉 回复 悄悄话 赞作者深刻的好文。

总有人把中国今天居世界第二(更有人爱说中国是实际上的世界老大)归功于是因为CCP的领导。
这说法根本不值一驳,简单的反证就足以证明其荒谬可笑。

日本、韩国、台湾,哪个国家是共产党执政?
看看这三个国家的资源、国土面积、人口,再看看他们取得的经济成就(其他成就暂且不论),如果换算成中国的资源、国土面积、人口的话,这几个国家都能成为太阳系或宇宙第一大国了。

再看看历史,那块土地上多么腐败无能的政府,当其有如此规模的资源、国土面积、人口之时,都已经是毫无争议的世界第一经济体量。和什么CCP的领导有方,没有半毛的关系。
毛泽东当年自己就说过这个意思的话(原话记不很清了):中国如此的地大物博、人口众多、资源丰富,而且号称还搞了社会主义,你作到世界老大,天经地义,没什么可以值得骄傲的。

我就一直认为,如果不是毛泽东完全不懂经济和为了实现自己那宏大的空想而瞎折腾的话,
中国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就完全能够取得今天在世界上的相对地位(世界第二)。
用常识和正常的逻辑思考,就会明白这是非常显见的事情。根本不用等到过去了半个世纪的今天,你才成为世界老大。

你把人的双腿打断后,过了几十年后送他一副拐杖,他终于能走路了,然后你告诉他你得感谢我给了你拐杖,不然你一辈子走不了路,还有比这更混账的逻辑么?
被打的人要是有地方发声,准得骂你:不是你打断了老子的腿,以老子的块头,早就是世界长跑冠军了!

总有人拿印度、巴西之类的国家和中国作比较,这些国家,曾经在历史上位居过世界首位么?
还拿他们的制度是西方制度说事,来硬证西制不如中制(所谓的中国式社会主义),纯粹是笑话,你怎么不拿日本韩国台湾来比?岂不是更好比较和更有说服力么?

别的国家我不知道,但是如果说印度和巴西的话,你让他们践行你中国的现在的这个毫无人性的制度试试?我敢断言,它们得比现在还惨!
cip 回复 悄悄话 墨西哥和阿根挺,巴西等总是自由经济吧,为啥也在中等收入陷阱里?所以说所谓的中等收入陷阱和制度没有绝对的关系。

其实主要就是欧美先发展起来,占据了好的生态位而已。韩国台湾等,体量小,也挤进去了。
中国这么大的体量,从全球生态位上来说就没有空间容纳,除非把别人挤出去。而现在中国大力发展高科技,高端制造等就是朝这个方向努力。
全球战略 回复 悄悄话 这是一篇在中文世界填补空白的大作,博主辛苦!这本书的作者一次讲座我曾去聆听,以前也拜读过大作,当时就和同事预测此公可得诺奖。在15年前,本书高度洞察,成功预测了中国经济必将“拉美化”。但是本书无法回答,目前其他广大学者,世界银行等国际经济组织在内,都无法回答:一般人均收入达到一万美元后,专制,独裁国家往往会走向民主。广大“拉美化”的鼻祖(阿根廷,巴西,智利等)都是如此走向民主的,亚洲韩国,台湾等大家都很了解。但这个理论(D. Acemoglu et al., 2019, Democracy does cause growth,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为何在中国行不通?这的确是“中国特色”。能突破这个理论瓶颈的学者有望未来拿下诺奖。
花似鹿葱 回复 悄悄话 梧桐做了一件大事!
xyz66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麦姐' 的评论 : +1

我也买了“Why Nations Fail” 这本鸿篇巨著,慢慢读。By searching the text using the keyword “China”, I could focus on the parts relevant to China:)

梧桐博主辛苦啦!这些中文翻译在大陆版里被无情“阉割“,可笑又可悲!说好的“几个自信“呢?老是照哈哈镜自我感觉良好,天天自嗨“遥遥领先“,动不动就accuse 别人“辱华”。不愿自省的人或国家,终究会被现实无情打脸,也是咎由自取。
百万庄大侠 回复 悄悄话 归纳起来看:中国经济的突飞猛进,(一)是依托当时的全球化,依靠中国加入了世界贸易,(二)那就是靠中国的人口红利,如今这二个经济腾飞的前题条件都已经不复存在、、、、

现在世贸组织(WTO)已被玩死,中国做出的承诺就是一张废纸,於是西方国家再建一个经贸组织CPTPP,如今中国申请加入CPTPP遭拒,连续5次申请被拒,世界已不再相信中国,把言而无信当做足智多谋,因背信弃义而沾沾自喜,这样的国家还是一边玩去吧、、、、
紫若蓝 回复 悄悄话 挺深奥的,赞梧桐的钻研精神!
portfolio 回复 悄悄话 其兴也勃 其亡也忽。
东方大国,天朝治乱周期律循环,千年不变。
三河匹夫 回复 悄悄话 如果如今在墨西哥和阿根廷之间,跟南美一样,说明已经进步很大,加以时日,何以不能进步到在日本和德国之间,跟欧洲一样?
———
这就叫中等收入陷阱,陷入基本没有希望出来上到高收入。经济学的基本概念。|
京工人 回复 悄悄话 “所以不管说什么要素,特色,不改变榨取型经济体制最后只会跟南美一样。现在人均 GDP 在墨西哥和阿根廷之间,长期也就如此。”

1985年时,中国人均GDP跟非洲一样,在安哥拉和乌干达之间,如果如今在墨西哥和阿根廷之间,跟南美一样,说明已经进步很大,加以时日,何以不能进步到在日本和德国之间,跟欧洲一样?
新林院 回复 悄悄话 公认的 Failed states 包括:
索马里
利比亚
叙利亚
海地

三河匹夫 回复 悄悄话 《国家为什么会失败》是 2012 年前后完稿,准确预料到天朝高速增长会到中等收入陷阱里时大减速。所以不管说什么要素,特色,不改变榨取型经济体制最后只会跟南美一样。现在人均 GDP 在墨西哥和阿根廷之间,长期也就如此。发展全靠中宣部,增长唯有统计局!
野彪 回复 悄悄话 对于海外华人来讲,美国的强大比中国的发展更重要。而我看到文学城的很多网友只是在替中国着急,觉得中国的发展不能持续。
中国的发展是否能够持续,关我们什么事呢?
而中国是显而易见的发展起来了。我觉得美国应该学习中国的制度,至少要将4年一次的大选改为8年一次,这样才可以有稳定的政策。
BeijingGirl1 回复 悄悄话 中国人的生活是比过去普遍好了,还是坏了? 是比我们出国的时候普遍好了还是坏了?
BeijingGirl1 回复 悄悄话 如果梧桐兄看看罗马史,就知道今英美等西方国家的制度, 是从古罗马时代发展而来的。 共和、民主、自由的理念, 不过古罗马一千多年就消失了。 美国加拿大不是靠掠夺印第安人, 连国都没有。如今不到300年。 英国时间长点, 但君主立宪走出皇权不到600年, 其中还有500年向世界掠夺财富建立殖民地。

“没有政治制度的改革,经济制度的变革终究是昙花一现。”, 新加坡是威权体制,和中国一样, 1965年至今已超过美国,是不是昙花一现我们可以拭目以待。 世界上很多皇权国家比西方发达国家更富有,更少腐败,甚至中国的腐败度也比印度、巴西、阿根廷、菲律宾、印度尼西亚、墨西哥等民主国家低。

世界上加入WTO, 和美国建交的国家很多, 为什么没有一个有中国的成就?
林向田 回复 悄悄话 “中国政治制度沿袭两千年中央集权体系,到了中共也只是稍微变换了形式而已。”- 不只是稍微变换了形式,是变得大大地坏了!
麦姐 回复 悄悄话 两篇一起读了,谢谢梧桐兄分享被删的章节和读书笔记,有心了。删了那么多,真是掩耳盗铃,呵呵了。没有政治制度的改革,经济制度的变革终究是昙花一现。
goodmum 回复 悄悄话 gcd只是利用了百姓的吃苦耐劳,台湾没有gcd 更好
野彪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水星98' 的评论 :
你总结中国成功的原因:
1. 借WTO的光
2. 老百姓吃苦耐劳。
但WTO是共产党谈成的,怎么会同共产党无关呢?
老百姓吃苦耐劳,但是也是在共产党领导之下啊。怎么同共产党无关呢?
水星98 回复 悄悄话 好文。中国30年来的高速增长,是借WTO之光(尽管并没有兑现当初的承诺)和十多亿吃苦耐劳的老百姓的努力下完成的,和党没啥关系。梧桐兄周末愉快。
京华人 回复 悄悄话 老布什概括美国的对华民主政策是:“与中国自由贸易,时间站在我们这边。”
——————
美国为自己挖了一个坑,树立了有史以来最大的敌人,老布什、克林顿都难辞其咎……
wumiao 回复 悄悄话 现在国内政权对民营企业家有个留置的惩罚,不经任何法律程序就可以剥夺人身自由和财产,和建国初期杀光地主和私营企业家一样。
花似鹿葱 回复 悄悄话 这么长的删节啊,继续跟读!
碼農學寫字 回复 悄悄话 梧桐兄說的直白,毫不猶豫揭下國王的新衣。
梧桐之丘 回复 悄悄话 中国政治制度沿袭两千年中央集权体系,到了中共也只是稍微变换了形式而已。名义上没有了皇帝,可是一党专政,一人带着少数两三千人随意修改宪法为其终身制铺平道路的习近平,实际上是穿着新衣的无冕之皇。
有人盛赞中共制度英明,遥遥领先世界,实在可笑至极。1976年,文革已经把中国搞得“国民经济濒临崩溃”,再往下走就是悬崖。“改开”后的高楼大厦是民众血汗建造起来的。可是,大部分财富被红二代,国家干部鲸吞。
严苛的政治制度,宁可国家经济衰败,也要维护他们共党集团的权力。改开只是权宜之计,现在的紧缩正是掠夺性政治体制的必然。民营企业家更像戴着镣铐,围绕“习思想”而舞的政治囚徒。马云的蚂蚁金服是民营企业的创造,被强调政治第一的中共视为大逆不道,定性破坏国家金融制度,而收归“公有”或者什么“所有”。榨取性的制度绝不会长久任由经济自由发展,在私营企业建立党支部,媒体姓党,都是排他的掠夺性政治体制的明显特征。
[1]
[2]
[尾页]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