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第一次领悟到这一点,是在二十年前的光景。那时,昏天黑地地工作,和麦肯锡团队一起,直到有一天发现自己的眼睛,看什么似乎都是花的。去看医生,被判“死刑”。你的左眼好不了了。好不了是个什么意思?即,永久性损伤,无法恢复视力。为此,我任性地请了十个月的假。
我的心态的确还可以,就是,既然这样了,就不去想它。不是还有另一只眼睛可以用嘛。那个时候,我思考过很多。更多的是,假如我的生命就此终结,我这一生,值得么?
可以不夸张地说,那十个月,是我人生顿悟的时刻。回忆过往,所有的,记得的,美好的光阴,都是那些无聊的日子。那些随心所欲,那些哪怕看上去虚无的。
那些日子,我白天听音乐,逛书店,呵呵,书不可以读了,书店照逛,已是习惯。下午去游泳,晚上就灯下写心得,继续听音乐。先生是一如既往地忙。孤独吗?有一点,也是在那一段时间,干过不少荒唐事。和闺蜜 A混,她还为此写过文章鼓励我。和闺蜜 B 混,她告诉我她很多荒唐的故事。有趣的是,我的闺蜜都是混媒体的。此处省略十万字。哈哈。
书尽量少读,影片可以看吧?我就四处去淘碟,广州各旮旯里,然后,昏天黑夜地看电影。然后,就是写观影日志,精神通便。还专门请朋友,创建了一个私人网页,写过 N 篇 N 篇文章,如今都不知道搞到哪里去了。再之后,就是混论坛。主要是社区论坛。我不爱混大地方论坛,鱼龙混杂的,累得很。再之后,就是在社区这方天地,干出了不少的事情,后话。
我来自不大不小的家族,家族里也有些人物。他们个个期待你可以复制他们,可以“光宗耀祖”。我记得被外派前的那个春节回乡,姑父姑妈冒着大雨来探我,说,希望我高举家族旗帜,他们一直就是,即,我来传承。
只可惜,我已不再是那个,少不更事的小姑娘了。我已经“眼病”无法痊愈。那个明白事后的我,内心有一百个声音告诉我,我不要你们的活法,我要想怎么活,就怎么活。
今天为何写这篇文章,一是诊疗里太多的故事,都与此有关。二是看到脱口秀演员张踩铃的新段子,大致的意思是,无用的人生才是值得度过的。我是非常认同的。
以前被洗脑,什么保尔柯察金的话,回首往事不因虚度年华而懊悔,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要追求什么有意义的生活。什么是有意思的生活?就是小镇做题家?就必须要爬到山顶?那十个月,我曾经著文,那如果我爬到山顶,发现这根本都不是我想要的,可已经无体力下山了,又如何?也曾经被简爱洗脑,说人生就该含辛茹苦地度过。如今这些在我看来,都是 bullshit. 我更是认为,人生更多的时候,无为胜有为!
说到客户诊疗,我有不少的客户,就如同穿上了红菱鞋,根本停不下来。客户 A, 我给她的功课,出去好好吃一顿,她说,除非和朋友,或是家人一起,否则,就是浪费时间,浪费生命。What?
客户 B,我让他去谈场恋爱。说,什么样的方法更短平快?What, 生命中如此重要的事情,难道也要吃快餐?
客户 C,分居了。三个孩子要照顾。她说,她很想去看场自己喜欢的电影。她在我的诊疗里,我的眼皮底下,订了票。Guess What, 下一周告诉我,她还是最终取消了。为什么?孩子问她去干什么,她有负疚感。除非和孩子一起去看,否则,这样的事情无意义。
他们都是,很小的时候,就已经被传递,生命是不能用来浪费的。要么干家务,要么去学习,要么去挣任何大学需要的学分,反正就是要有意义。去和朋友玩?自个在家玩?那些都是浪费时间。以至于我的客户们,获得了事业的成就的同时,也失去了自己活着的乐趣。我一个客户告诉我,他的乐趣就是工作。哪怕和家人同时睡下,半夜也会爬起来去工作。
我不以为,这是他内心真实的声音,而是那个被 internalized 应该应该的声音。他还不知道,他在妻子眼里,曾经那么一个 calm 的人,如今为什么有这么多的愤怒。因为你没有善待自己啊,亲爱的你。
客户问,如何善待?我不知道啊!我不知道我喜欢什么,我也不知道做什么,才能让我感到快乐。我给他们的功课都是,先从舍得浪费时间开始,先从愿意做一些 non-productive的事情开始。
我给客户的建议,不仅仅是课本上的理论,更多的,都是我的亲身实践。几年前,我就开始玩拼图,这个在我先生眼里,纯粹是浪费时间的娱乐。可是,我就是很喜欢,每一片都能给我带来快乐。它能让我安心、静心、耐心、恒心。至于意义不意义,都是自我定义的。也是后来我才知道,原来玩拼图还可以防止老年痴呆。但我玩这个的初心,一定不是出自这个。否则,那种有用论,很难让我体会到真正的,发自内心的快乐。
这一篇,可以归纳到我的任何系列,夫妻之道、亲子之道,都适合。一个人,如果不知道如何才能令自己快乐,他/她是很难满足配偶的情绪价值的。同理,一个人,如果他/她已经习惯了过有“意义”,有“成就”的人生,他/她也很难走进孩子的内心的。至多就是再克隆一个同样的,不快乐的他/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