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正文

夫妻之道(22)-- Do you feel appreciated?

(2025-09-01 05:44:27) 下一个

我的诊所来了一对夫妻,两个人都说,他们没觉得被对方看见,所有的付出和努力,都被理所当然了。

结合我的工作和个人心得,我以为,最核心的原因是,两个人都是自小承担了很多家庭责任的人。都是非常能干的,也都是习以为常的。但他们的内心,都有一个长不大的小孩,自小没有被“善待”过。意思是,自小没有无忧无虑,如孩童般长大过。先生说,他很小就需要帮助父母报税。如果他不愿意,就会被指责。

虽然他们都很能干,但他们是渴望被肯定,被夸奖的。他们并非发自内心,想这么能干的,而是,内心总是有声音,你应该这么做,不然就是如何。如是长大的孩子, 成了成年人,成了一家之主,能承担的同时,怨气也会不少。而这个怨气,表面上看,是针对他人,诸如配偶的。但实际上,他们是对自己不满意,因为从小长大,习惯了被 criticized。内在的那个声音,其实,从来没有远去。

我之前的文章提及过,如果只是一方自小被parentified, 另一方正常长大,估计后者会肯定和欣赏前者,那么能干。但问题一样有,前者会看不顺另一方,觉得后者无能。而不是去思考,是否自己有了超越年龄的过能了?这篇,我想说,如果配偶双方都是自小被 parentified,两个人会彼此顺眼的,但与此同时,也会产生新的问题。那就是,彼此都习以为常,以至于当两人来看心理医生时,会抱怨说,I don’t feel appreciated. 

我于是又自然而然,联想到了自己。我做了全职妈妈十年,do I feel appreciated? 我觉得也没有啊。我的先生最不擅长的,就是表达了。以至于后来的结婚纪念日,我来给他任务,让他学会 appreciate。可尽管如此,他还能给你整了,五个肯定,三个改进建议什么的。

既然我的先生同样不会 appreciate, 但我为啥就没有那么大怨气呢?我想,唯一的差别就是,做全职妈妈当真是我心甘情愿的。我不是为了获得他的肯定去做的。我的 joy 也全然不在他人的肯定里。不过,自然,如果他能肯定,我一定会是高兴的。他不肯定,我也是会有所失落的,但都在可接受范围值内。还有一个就是,我的童年,虽然也会被妈妈要求做家务,但总体上,我是轻松长大的。

可尽管如此,任何的关系里,appreciate 是个相当重要的元素。这方面,老美比我们做得就好很多。我们请客,人家不仅带着小礼物来,走了还会写个卡来,或发个短信来,感谢一下。你可以说是客套,但这样的客套,的确是会令人舒服的。

就好比,上学期,我家有朋友来的孩子,还有小儿的同学借住。每次先生和我备好餐饮,那个孩子会感谢,其他的孩子,包括我的小儿,都是理所当然的。那个孩子就很让我受用。不过,我同时也知道,都是孩子,不需要过于要求。如我小儿说,去别人家,他也会的。

只是,我想让成年后的他知道,哪怕是自家人,说声谢谢,这不是客气。我和先生,尤其是我,会对他的付出表示感谢的。“谢谢”我是经常挂在嘴上的,先生现在也会了。不论是哪种情形,若希望别人改变,不如我们先改变了给他们看。渐渐的,我们期待的他/她的改变,会到来的。如果还没有,就巧妙提要求,话术也很要紧,不要让对方听起来像是抱怨。可以说,我累了一天备餐,如果你能说声谢谢,我的确会很开心。

总结一下,在任何的关系里,尤其是两性关系里,我们都是希望被看见的。任何时候,我的付出被看成是理所当然,的确会容易令对方心灰意冷。不是每个人都是那么强大的,不是每个人做每件事,都是心甘情愿的。愿意付出,是因为在乎;希望被肯定,也一定是出于在乎。

如果我们在乎对方,就多说声谢谢,或是,在特别的日子,一并写张卡或做点什么来表达。我有个客户说,我说了也,我也做了呀,我在情人节还买了束玫瑰给她,结果她还把我骂了一顿,说我不心疼钱。哈哈。的确,表达爱和肯定,也是需要技巧的,因为,每个人的爱的语言不一样。这个我下一篇再分享。

愿我们在婚姻里,都能看见和被看见。

[ 打印 ]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