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后知后觉,吴瑛的故事我是最近一周看文学城才知道。饶毅的名字倒是早知晓,但对他的了解只知一二。好好地阅读了几篇文章,有了自己的一点直觉。都说,早知道早幸福,如果早知道,这个悲剧可以避免么?早知道什么呢?
网络上几乎一边倒地赞美吴瑛,说,若她不是遭遇饶毅这个渣男,她就可能成为“居里夫人”。也几乎一边倒地暗示,饶毅的人品很糟糕,一而再再而三地利用吴瑛的资源。
我没有权利做道德仲裁,却想说,如果一对夫妻一起生活了 20 年之久,哪怕断断续续又复合,其中一定有着它的缘由。如果说,饶毅有问题,那吴瑛也是助长或是默许这个问题的人。这是我做夫妻诊疗基本的出发点。即,如果夫妻多年婚姻,走到离婚的地步,不可能都是一方的错。它是长期互动的一个结果,如果当事人或是看客,都是五个指头对一方,症结就几乎难以找到。找不到症结,自然也难以开药方,类似的悲剧会周而复始。
关于饶吴的故事,大家都知道的内容我就不重复了。我拜读到了另一篇文章,还是部分印证了我的直觉。说,吴瑛和饶毅其实还是优势互补的。吴瑛专业和技术过硬,但管理能力薄弱。饶毅的存在,多年弥补了她的实验室管理的弱项。饶毅虽然精力充沛,长于管理,但他缺乏扎实技术功力去讲故事,拿资源。他们早年在一起,过得还是至少外界看来平平稳稳的。后来饶毅出现了大致情感出轨的事情,双方各奔东西。饶毅在西北拿不到更多资源,萌生归国之意;而离开饶毅后的吴瑛,也是诸事不顺,最后,两人再次复合。我不以为,他们的复合当真只是为了孩子。只可惜饶饶毅归国之心已萌动,还串伙着吴瑛加盟千人计划什么的。
吴瑛最后实验室的关闭,以及校方执意送她去精神病科,是压垮她的最后一根稻草。我是有理由相信,这个稻草与饶毅无关。实验室的管理漏洞和违规,尤其是她女儿可以随意进入和使用她的实验室,至少吴瑛要问问自己,规则和规定,当真都是虚无么?是的,饶毅人品不行,善于搞这些,那吴瑛呢?你为什么可以接受这样的事情发生?那篇文章里还提及,吴瑛和饶毅第一次分开期间,她独自管理实验室时,五个博士(后)先后离开,说吴瑛情绪极不稳定,对学生言语打击,频繁否定下属成果。
我这里不是在诉说吴瑛的过失,而是想说,离婚了,不要都归为是对方的错,而是相互作用的结果。如果离异中,或是离异后的夫妻,都能这么去思考问题,对自己的未来生活,尤其是对子女的,会有大不同的正向意义。这个争取未来的篇幅说。
这个案例值得我们反思之处在哪呢?
吴瑛,你如此优秀,这个世界上,难道只有一个饶毅适合你?当你已经明确感知,你们不是一条路上的人,你敢于离开他么?如果不敢,为什么?如果是你缺乏能力管理实验室,那就承认这一点,再找合作搭档?或干脆放弃这份,自己并不擅长的工作?而不是再投饶毅怀抱?
吴瑛,你如此优秀,但你不可能穷所有人之长。而且,但凡如是优秀,是要付出代价的。因为时间对于所有人都是公平的,一周七天,一天 24 小时,你用了这么多在你的专业上,你其他的需求有关注到么?管理学上有个短板理论,我们人生这桶水,究竟可以承装多少容升,不是以长板论,需尽可能平衡木桶的各板块。如果你能给点时间和精力给到你的情感需求,或许,你就能看到饶毅以外,还有更适合你的伴侣。
吴瑛,你如此优秀,如果你为了孩子,或为了其他,但更重要的,应该是为了自己,若不想离开饶毅,那就在他第一次出轨的时候,一起去看心理医生,共同解决问题。当他决定回中国时,要么坚定边界,不赞同,否则只能分手;或是,两个人一起离开,同进同出?几乎没有哪对夫妻,可以笃定地说,分居两地不会出问题。人都是需要情感陪伴的,我们不去挑战人性,分居一定不可以是常态。
……
这些话更是对无数优秀的女性说的。逝者已逝,我们更是要反思自己,继而更好地活着。指责另一方毫无意义,毕竟,他们还有两个共同的儿女。无论饶毅如何“渣”,他都是他的儿女永远的父亲。如果吴瑛还活着,我相信,她一定是不希望全员去为她声讨,而是希望她的孩子能一如既往,接纳和爱戴他们的父亲,而不是,你们只能爱毫无过失的父母。这倒不是为了饶毅好,却是对孩子的成长和未来的情感生活,至关重要!
婚姻永远是冷暖自知的。为吴瑛的悲剧难过,愿我们都能更温暖地与他/她同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