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文章分类
正文

浮光掠影土耳其(13)孔亚,神秘旋转舞的故乡

(2022-12-29 05:28:08) 下一个

科尼亚也称孔亚(Konya) 是土耳其最古老的城市之一,据传它是《圣经》里所说的大洪水水后出现的第一个城市。公元前3000年前已经有人居住,赫梯帝国灭亡后,佛里吉亚(Phrygian)人在此聚落并逐渐繁荣;到公元前3世纪的时候,当地的语言、教育和文化,大部分希腊化,并且成为自治的城市。后来孔亚先后被阿拉伯、拜占庭和蒙古所占据,12-13世纪最后成为塞尔柱人的鲁姆(Rum)苏丹国的首都。在塞尔柱人的统治期间,城市臻于鼎盛。大约在1467年前后,孔亚并入奥斯曼帝国,以后逐渐衰弱。

保守的孔亚在历史和现代之间小心翼翼地掌握着平衡。一方面,在历史上它非常重要,因为它曾是旋转托钵僧的故乡,又是塞尔柱文化的堡垒,在文化、政治、宗教都得到发展的那个时代,梅乌拉那·杰拉莱丁·鲁米创立了在西方以进行旋舞祈祷而知名的苏菲教派。另一方面,现代孔亚是个经济繁荣的城市,它是土耳其重要的军工大城,土耳其最大的空军基地就在此处;工业上,土耳其重要的化工、钢铁产业、大型客货运输车辆和军用车制造基地也在此。

一大早从安塔利亚岀来,D400和D696路况不错,虽然不停地上坡下坡,回头弯成串,全路段限速60-70公里,但全民超速,所有的车都在120公里以上,连大巴车和货车都比我们开得快,简直是速度与激情, 中午便到达孔亚。个人觉得安塔利亚到孔亚的路的景色不亚于D400,是另一种美。

孔亚地处土耳其正中部,在安纳托利亚高原的西南边缘,或许地理位置相对居中的城市都容易比较保守,孔亚也不例外,这里一直是中世纪以来苏菲派的文化与宗教中心。时至今日,孔亚仍是全土耳其宗教气氛最浓厚,民风也相对保守的地方,街上随处可见带着头巾妇女,与开放的安塔利亚形成鲜明对比。

塞利姆清真寺(Selim II Mosque)建于15世纪,位于梅夫拉纳博物馆西边,这座双塔清真寺是典型的奥斯曼帝国清真寺,仿效伊斯坦布尔的法齐赫清真寺。

清真寺内部有大量的几何图形运用,多层圆形大吊灯与圆顶互相呼应;寺内的壁龛朝向圣地麦加。

梅夫拉那博物馆(Mevlana Museum)是孔亚的最重要的景点,是许多穆斯林的拜谒之地,博物馆前身是伊斯兰苏菲派旋转托钵僧修行的场所,如今对穆斯林而言,更是一所圣殿,因为创始人梅夫拉那就葬在里面。托钵僧是苏菲派的苦行修士会,于1273年在孔亚创立,并从那里传遍奥斯曼帝国。它是以云游布道,托钵乞食的方式区别于其他修道院的僧侣组织。

博物馆的外观很显眼,尤其是位于顶端的覆盖着蓝绿色磁砖的笛子般的尖塔,从很远的地方就可以看到,显得格外显眼。

梅夫拉那的全名为扎拉尔丁·穆罕默德(Jalalal-Din Muhammad), 在印度、巴基斯坦和伊朗人们称他为[莫拉维·鲁米](Molavi Rumi); 在土耳其人们说他是梅夫拉那(Mevlana); 而在欧美他的名字是鲁米(Rumi) —这些不同的称呼背后,都有个相同的意思—来自东罗马帝国的精神导师。

鲁米出生于公元1207年的巴尔赫(Balkh), 当时属于波斯帝国的东部边界,今日为阿富汗的其中一省。他的家族世世代代都是伊斯兰法学家、神学家和神秘主义学者,他的父亲巴尔哈丁·瓦拉德(Baha al-Din Walad) 也是位学识渊博的学者。

12岁时为了躲避成吉思汗的军队入侵,鲁米随父母逃往麦加,在穆斯林地区几经辗转之后,最终在土耳其的孔亚定居。鲁米自幼受父亲的教育和熏陶,在伊斯兰神学、哲学和文学等方面打下了坚实的功底。

多年后他的父亲过世,他便继承了父亲的苦行僧教团,领导教团的学生进行各种灵修活动。后来在1244年,鲁米遇见了一位叫做夏姆士(Shams)的神秘主义苦行僧人,他引导并启发鲁米创立了苏菲教派(Sufism); 他们透过唱颂诗歌和旋转舞将人们指引至真主安拉的爱之中,並且达到(合一)的境界。

鲁米一生有很长的一段时间在土耳其孔亚进行灵修和写作,包括极为著名的长篇叙事诗《玛斯纳维》(Masnavi)也是在此完成,这里作为鲁米的长眠之乡,苏菲教派在此传承下去。他们不断旋转的修练方式,也就是我们比较熟悉的旋转舞,则成了今日土耳其最有名的宗教文化

鲁米在波斯文学史上享有极高的声誉,集诗人和神秘主义于一身的鲁米,受到过诸如黑格尔、歌德、伦伯朗、教皇约翰22世等人的赞誉。在20世纪90年代,800多年前的鲁米,令人难以置信地成为了当代美国最受欢迎的心灵诗人(Poet of heart)。

 

博物馆外面的虔诚的信徒

博物馆前身是一座陵园,僧侣陵墓的主殿是圆拱形的房顶,旁边是一座有着绿色顶部的尖塔。

博物馆庭院中有一座带顶的洁身喷泉(Sadirvan), 这座喷泉是苏丹塞利姆(Sultan Yavuz Selim)在1512年建造的。

进入陵墓的左边有个很大的铜器,叫“四月碗”,据说里面放着四月春天的雨水,梅乌拉那的头巾浸在里面,有治病的功效。

博物馆的门口挂着苏丹的签名。进入博物馆参观时,套上鞋套,女人需要包裹头巾。

博物馆书法部收藏有各时期名家的精裱书法作品,以及一件苏丹穆罕默德二世时期的踱金浮雕画框。银制大门上雕刻着着书法家Yesarizade Mustangs Izzet Efendi 的手迹。

右边是陵寝区,地面上大大小小的石棺是梅乌拉那以其他地位较高的苦行僧的石棺,每个石棺覆盖丝绒和放置其上的蓝绿色的头巾,这和旋转舞时头上象征自我的高帽是一样的概念。

这个最大的是精神导师梅乌拉那的石棺,石棺上缠着巨大的蓝绿色头巾,代表至高无上的地位。此区的墙上装饰特别华丽,红蓝绿当底色,用金色的阿拉伯文和伊斯兰图案装饰。

展厅中间有一个玻璃橱柜里的小盒子,盒子里装有穆罕默德的胡须,虔诚的信徒们念念有词地,手指不停做着手势,围着小盒子转圈。盒子还开洞让朝圣者去闻,传说闻了之后可以获得神奇的力量。

博物馆展示着梅乌拉那的著作及大量珍贵文物,馆内藏有诸如世界上最大的和最小的古兰经等诸多藏品。这是金箔装饰的经文。

世上最袖珍的古兰经

 

梅乌拉那陵寝旁边的仪式厅是过去苦行僧跳旋转舞的地方,再现了当时的训练圣歌的场景。

博物馆对面有17个小房间,每个小房间都有一个小圆顶和烟囱,这是1584年苏丹穆拉特三世为俸养托钵僧而修建的。

1990年对这些小房间进行改建,重新布置了展览,用蜡像来展示托钵僧的烹饪和餐桌礼仪。

一个个房间用蜡像还原当时苦行僧修行的生活场景。

博物馆庭院内人头攒动,很多当地人无不围绕在梅乌拉那陵墓前念念有辞,他是孔亚最受尊敬的人。

重新规划的玫瑰园,使博物馆的占地面积从原来的6500平方米扩大至现在的18000平方米。园区植物,与绿顶灰墙的建筑、蓝天白云、共同构成一幅和谐的画面。

博物馆的纪念品店和市内的商店里,有很精致的旋转舞造型的纪念品。

离开了博物馆,这里城市的交通也很现代化,旋转舞(Whirling Dervishes)是这个城市的标志。

旋转舞就是梅夫拉那发明的,它是苏菲派的宗教仪式,舞者全部为男性,穿着白长袍,戴着咖啡色高帽子,右手向上,左手向下半垂,头向右侧,就像上了发条的陀螺般不停旋转。他们相信万物无时无刻都在旋转,便利用自己的旋转达到与神的沟通及接触。

我们在孔亚没看旋转舞,后来在伊斯坦布尔一处文化交流中心(Hodjapasha)观看了1小时的专业旋转舞。文化中心一楼为接侍厅,主要表演和展览场地在二楼。一上二楼就看到满满的苏菲教派(Sufilik)与旋转舞相关的文物展览和介绍,其中最吸引大家目光的莫过于这尊蜡像,展现了旋转舞僧遵循苏菲教派思想的舞姿。在展览区和表演开始前可以拍照,当正式开始后禁止拍照,舞蹈图片来自文化中心官网。

 

土耳其旋转托钵僧舞具有800年历史,其实旋转舞不是一种表演,而是伊斯兰教苏菲主义(Sufism)的修行仪式,2008年已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旋转舞进行期间,有许多象征不同意象的姿势和物品: 舞僧(Semazen)皆需秉持右手朝上(天), 左手朝下(地)的姿势,这意味着接收真主安拉的旨意与祝福,且将阿拉的旨意与祝福传递给众生(From God we receive; to humanity we give) 。

双臂交叉环抱在胸前表示数字(1), 这意味着真主的独一性。红色羊皮则是精神领袖的象征,而此精神领袖,指的是旋转舞这项神秘宗教仪式的始祖—鲁米(Nevlana Celaledin Rumi), 用红色代表出生与存在。

服装部分,土黄色的高帽(Sikke)代表墓碑;黑色外套(hirka)代表墳墓;表演者身上白色带裙摆的衣裳则代表寿衣。

旋转舞仪式除了如精神之旅般的舞蹈外,还有称为“Mutrip” 的乐队,其中有呤唱者、唱诗班、吹笛手、弦乐手和鼓手。土耳其著名的传统乐器奈伊笛(ney) 也是之中相当好辩认的声音。

首先乐队演奏毕,教长与舞僧出场定位,吟唱者唱诵对先知穆罕默德的赞颂词;讃颂词结束后,鼓音下,表示真主对世间的命令;奈伊笛开始演奏,代表初次呼吸,象征万物因上天的赋予而有了生机。

乐队演奏音乐,教长与舞僧旋转三回,三回各有不同的涵义:宇宙与真主创造的所有非生物之诞生;植物的诞生;动物的诞生。在一段乐曲中,舞僧经过教长时会彼此行礼。

舞僧褪下黑色外套表达致敬並开始旋转,表示人性的诞生。旋转刚开始时,舞僧会随着节奏张开双臂直到维持右手朝天,左手朝地的状态。所有旋转舞僧除了自转以外,还得同时一起公转,宛如宇宙间星球的运转般。

奈伊笛声又响起,教长朗读可兰经内容:[真主属于东方,亦属于西方。无论你转向哪里,总是面朝着真主。真主是全知全能的.]。最后以一段乐曲结束旋转舞仪式,象征着为所有先知、殉道者、天下众生的灵魂与国家的平安所祷告。

据介绍,这样的1小时的旋转舞表演只是整段心灵宗教仪式的冰山一角,因此非常好奇舞僧们到底是怎么办到的?怎么转那么久那么快卻精神唤发?整场表演过程中,我双眼紧盯着舞僧的双腿,发现他们真的站得好稳,看起来轻轻松松,应该是做到超脱的心灵状态。

通过舞蹈,鲁米发现了一种存在于人神之间的联系。他创作的旋转修行之法,通过歌谣和旋转舞寻找与真主之间的神秘结合,以“爱”为最高教义精神,宣扬容忍、凉解;通过修行,能从日常生活的痛苦、焦虑中解脱出来。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