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立独行

真理在开始的时候只掌握在少数人手中,往往是在一个人手中,但却对大多数人有重大的影响。
正文

说一说李政道

(2024-08-08 21:39:29) 下一个

在我读大学的时候,我知道李政道办的cuspea项目,我所在的大学是一所不知名的大学,不知道是什么原因,也在那个项目里面。我当时考虑过借此出国留学,还从图书馆借来以往的考试题目,觉得有希望,虽然我不是学物理的。不知道什么原因,我当时改变主意,走了一个完全相反的方向,去了一个偏僻的矿山。绕了一大圈才出国留学,做的研究可以说是材料也可以说是物理,发表的论文都是物理杂志。

我认识个别李政道的学生,但没有谈起过李政道。

所以,我不直接了解李政道,只是就听到的一些事情谈一谈李政道。

一、李政道的求学过程

李政道既没有小学毕业,也没有中学毕业,也没有大学毕业,他在抗日战争时期到处流浪。他去芝加哥大学读研究生时的身份是西南联大大二学生,他得到的唯一学位是芝加哥大学物理博士。他的物理启蒙老师是束星北,也不是正规的教学,而是互相交谈讨论,两人臭味相投。这时候是在贵州的浙江大学,李政道的专业也不是物理,束星北把李政道介绍给西南联大的吴大猷。1946年,吴大猷本来是奉命带李政道等几个人到美国学习原子弹,到美国后知道这个技术是不公开的,后将相关经费转为留学费用。李政道因为没有相关学历,开始只是在芝加哥大学旁听研究生课程,随后获得芝加哥大学奖学金并成为费米的研究生。费米每周有半天与他讨论问题,这是他的正规科研训练。1950年李政道获得博士学位。

李政道这种是raw talent,在关键时候都有贵人指点。不但是有解题的能力,还有知道自己正确的能力。

比李政道更厉害的是华罗庚,他的教育只有初中水平,就开始发表论文,比李政道还多了一项能力,就是给自己出题目的能力。吴大猷也把华罗庚带了出来,如果不回国,华罗庚的学术成就也是不可限量。

二、杨振宁与李政道的合作的实质和分手的原因

杨振宁先于李政道进入芝加哥大学,应该给了李政道不少帮助指点。后来又把李政道介绍到普林斯顿,从此开始了他们卓有成效的科研合作,一共发表了32篇论文,包括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论文。获得诺贝尔奖以后,两人分道扬镳。关于分手的原因,众说纷纭,这里我当一回业余侦探,给大家透过现象看本质分析一下。

一般的说法,分歧始于诺贝尔奖典礼。当时的安排就按论文的顺序李排在杨之前,但杨振宁说,我比你年纪大,要排在李前面,李政道不同意。杨振宁又去做李政道太太的工作。李政道太太觉得我们中国人为这种小事争执,让外国人笑话,也就同意了。经过这样一番操作,后来出场是国王陪着杨振宁太太杜致礼,王后陪着杨振宁。

后来,纽约客要发表一篇文章,李政道看了没有意见,杨振宁看了要求把李杨改成杨李,要求把杨太太的名字放在李太太之前,李政道觉得很无聊,杨振宁甚至想要奥本海默阻止文章发表。李政道提出停止合作,杨振宁听了很激动,哭了起来。

他们合作的文章中,第一篇杨振宁以自己年长为由要求为第一作者,李政道勉强同意了。第二篇文章李政道说服了杨振宁,要求按国际惯例把李政道作为第一作者,以后所有的文章都是李政道为第一作者。有人说国际惯例是字母顺序,这一般是高能物理的文章,作者通常有几百人。他们这是理论文章,国际惯例是谁贡献大就作为第一作者。我们不知道李政道是怎么说服杨振宁的。

杨振宁曾说,在他们的关系中,自己是年长的一方,像师长一样。他还评价李政道,缺乏洞察力,计算能力差。

下面我们来做一些分析。颁奖典礼其实是政治上的算计。杨振宁父亲是清华大学数学系主任,杨振宁太太杜致礼的父亲是国民党将军,杜致礼到美国卫斯理大学读书是宋美龄介绍。他们家是有高层联系的,典礼的照片在世界媒体曝光,政治上肯定是大大地加分,事实上也是如此,杨家和杜家在大陆和台湾的政治待遇大为改善。在政治方面,杨振宁肯定比李政道水平高。

杨振宁评价李政道的话,我们可以反转过来理解,就是杨振宁觉得自己更加有洞察力,可以敏感地感觉到哪些问题重要,自己计算能力更好。那么,李政道有什么强处呢?

待续。

 

 

 

 

 

[ 打印 ]
阅读 ()评论 (5)
评论
油翁 回复 悄悄话 solo1的文章很有趣,让我对李政道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虽然我没有亲自认识李政道,但通过这篇文章,感觉更接近他了。希望solo1能继续分享更多有趣的故事和见解,让我们更多地了解这位物理学家。
牧爷 回复 悄悄话 临近周末,凑个热闹。我的理解,两个家庭之间的dynamics是二人分道的一个推动力。
Lazyman8064 回复 悄悄话 相由心生 看两人照片 人品高下立现 杨一直是精明投机者
solo1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Billzhou' 的评论 :
文人相轻确是一个不好的东西。不过杨李之争另有原因。
Billzhou 回复 悄悄话 都是中國的知識分子,沒有人逃脫中國讀書人的劣根性。中國的文人厲來就是文人相輕。當年利瑪竇來中國傳教,沒有理睬他。後來他把自己打扮成知識分子,天天講天文地理,中國的文人就喜歡他了。科學家都差不多的。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