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立独行

真理在开始的时候只掌握在少数人手中,往往是在一个人手中,但却对大多数人有重大的影响。
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正文

为什么现在大陆出来的没有一个拿诺贝尔奖?

(2023-12-04 06:54:36) 下一个

网友老柏树说,从1983年开始算,到现在40年,大陆出身(指接受中小学和大学教育的)最后到海外发展的,没有一个拿诺贝尔科学奖,图灵和菲尔兹奖。而从1957年开始,在港台(含国民党时期的大陆)接受教育的,有10人左右拿这些奖,占所有华裔的绝大多数,其中包含唯一的菲尔兹奖丘成桐和唯一的图灵奖姚期智。

为什么?

先说一点,从个人来说,不要以诺贝尔奖为目的。这是我听诺贝尔物理学奖的评委之一的一个老太太说的。她说,物理学有很多重要成果,而评委一年只能选择一项成果,几率很小,做学术是一件有趣的事情,如果以诺贝尔奖为目的就会是一件痛苦的事情。

但作为一个群体,为什么大陆出身在海外的人没有一个拿诺贝尔奖?

第一,缺乏对权威的质疑精神。人的思维方式很大程度上在青少年时期形成而定形,相当于中学时期和大学时期,而主要是高中时期。而中国大陆的教育缺乏质疑精神。

第二,人穷志短。民国出国留学的人大多衣食无忧,而我们出国留学时大多经济窘迫。更可恶的是当时的国家教委还要收培养费,目光短浅,视野狭窄,这个行为在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时才被废除。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好处,不单单是贸易,而是废除了许多阻碍社会进步的法规。

第三,现在出国留学的目的多样化了,不局限于学术研究。有一次参加一个活动,边上一个生物博士说,诺贝尔奖不到一百万美元,不值得为之努力。他最初參加了一个人类基因测序的初创公司,在股票高位卖掉股票,然后辞职去沃顿商学院读了个MBA,转行成了天使投资人。

顺便说一下,诺贝尔奖、美国科学院、美国工程学院,这些评选也有圈子。这个圈子主要集中在美国东部和西部,中西部地区比较少。我读博士的一个美国中西部大学,对这些兴趣不大。比如,我以前所在的国家实验室有一个人获得了诺贝尔奖,实验室过了一个星期才发一个新闻发布。我的一个老师,很早就是公认的行业泰斗级人物,直到退休前才成为美国工程学院院士。

[ 打印 ]
阅读 ()评论 (23)
评论
solo1 回复 悄悄话 杨振宁在2004年文化高峰论坛上公开批评《易经》,他认为此书限制了科学思想的发展,对人类思维的开拓有很大的负面影响,是近代科学没有出现在中国的一个主要原因。他认为应该舍弃传统文化,而更加注重思想解放。

我没有读过《易经》,不作置评。
solo1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老天真' 的评论 :
你从哪里看到我指责中国文化了?老一辈港台留学生更能代表传统中国文化。
老柏树 回复 悄悄话 你还别说,二代的钱永健陶哲轩都不承认自己跟中国有啥关系,陶在中国记者采访时直接就说:我是澳大利亚人。

不过估计中餐还是会吃的。
老天真 回复 悄悄话 有些人并没有仔细读博文,就发表大言。作者说的自1983年以来,到西方国家留学,并且留在西方继续工作了三、四十年的学者,其中很多人都拿到了美欧大学和公司的教授研究员职位,甚至国家科学院工程院院士的头衔,甚至都快要或者已经退休了,但是仍然没有一个人能和诺奖沾边。过去几十年他们在西方的得到的资源信息和机会,一点都不比洋人少,而且都离开中国这么多年了,还有理由埋怨“落后的中国文化中国制度”把他们“耽误”了,所以拿不到诺奖吗?要真是这个原因,请他们教育儿孙永远不学中文,永远不回中国,再向麦克杰克逊学习,漂白自己的皮肤吧。
老柏树 回复 悄悄话 @TJWang: ChatGPT很有专业外交家的风度啊,说的滴水不漏。
老柏树 回复 悄悄话 @老天真:

如果是少年班的出来骂,我倒是觉得可以理解,因为他们12-15岁未成年时就被当试验品(全世界都知道培养天才的难处,那是需要家长密切配合的,并且配合了也不能保证一定会成功)。我认识3个天才(同领域的),2个华人,1个白人,都是父母亲自陪伴直到20岁后(有一个单亲的,父亲辞职后全职陪伴),3个人中1个18岁拿博士,2个19岁拿的博士,其中2人成功,另一个做了几年就完全放弃了,连我都远远不如(无论是文章的质量数量还是引用数)。

对大部分在国内成年或接近成年(17,18岁)后上大学的,不应该只是骂,因为当时已成年,自己应该开始有点判断力了。
TJWang 回复 悄悄话 把文章第一段输入ChatGPT,然后问为啥?这是答案:这种差异可能由多种因素引起,包括教育体制、科研环境、资源投入等。港台在某些时期可能有更多的科研机会和资源,同时对国际学术交流的开放也可能起到了一定作用。另外,科学奖项的评选过程也可能受到一些主观因素的影响。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
老天真 回复 悄悄话 为什么要从1983年算起?实际上从1978年,由华国锋批准,教育部从应届高考入学的大学生中,就选拔了数千人派往美英和西欧发达国家,从大学本科读起,直至研究生毕业。他们之中大部分都是学习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专业,少数学习人文和语言专业。从他们算起,已经四十四年了。这是两代人的时间啊,依然颗粒无收。

有些人整天在骂,中国传统的教育制度不行,共产党的教育制度不行。再怎么不行,毕竟还出了两个土生土长的,不会说任何外语的诺奖得主(屠呦呦和莫言)。用了四十四年的时间,中国最出色的那些学生中出国留学的上百万人中,依然颗粒无收。有些人十七八岁就出国留学了(科少年班),还在那里骂说是中国的文化中国的制度把他们耽误了。人家匈牙利妇女卡里科三十五岁才离开祖国,身上就带着二百美元,她为什么能成功?匈牙利的共产党教育为什么单单就没有耽误她?

杨振宁李政道的大学教育,是在中国近代条件最艰苦的西南联大时代,现在中国哪所二、三流大学的条件,都比当年西南联大好百倍。你可曾听过这两位大师整天在那里抱怨“中国文化中国教育中国制度都是糟粕”吗?更有意思的是,“唯一的菲尔兹奖丘成桐和唯一的图灵奖姚期智”还有华人第一位诺奖得主杨振宁,现在却回到中国工作。为什么?是他们喜欢糟粕,喜欢专制,喜欢封闭吗? 汉语里有句骂人话,“狗眼看人低”。

老柏树 回复 悄悄话 如果要类比的话,诺贝尔科学奖就是体育项目(如乒乓球)的世界冠军。

59年前中国队已经能进前3名了,可以说是世界强队了,但从上到下都知道没拿过世界冠军根本不能算真正的顶级强队 --- 直到59年容国团男单和61年中国队男团夺冠。

中东和黑人没拿过诺奖,是因为他们没有相应的贡献。贫弱的印度早在1930年就拿了诺贝尔物理奖了,后来在医学化学经济学都有斩获。
solo1 回复 悄悄话 有人说,毛泽东鼓励造反有理,打倒了大批权威,大陆那一辈人应该最有质疑精神。

红卫兵的造反是奉旨造反,不能质疑领袖,打倒了大批权威,是暴力,用拳头和棍棒打倒。这是迎奉上意,与质疑权威精神不是同一个东西。

质疑权威,是以平视的态度,以事实和逻辑来质疑权威。
solo1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ahniu' 的评论 :
对于一个群体来说,硬核诺贝尔奖确实可以作为科学研究水平的标杆。

但具体到某一个成就,或者某一个人,因为概率的原因,误差较大。也就是说,不能用诺贝尔奖来评价某项成果的重要性。比如,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没有获得诺贝尔奖,并不能说它不重要。张三得了诺贝尔奖,而李四没有得诺贝尔奖,并不能说张三一定比李四水平高。
ahniu 回复 悄悄话 诺奖的硬科学奖是人类进步的标杆。
Nosohard1 回复 悄悄话 這個命題無聊, 想想是誰在頒獎? 你看到有中東國家, 黑色人種獲獎的嗎?
老柏树 回复 悄悄话 对,这是个很复杂的问题,原因很多,真正的原因可能我们永远也不会知道。

不知道ChatGPT会如何回答?
solo1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老柏树' 的评论 :
我说的不以诺贝尔奖为目的是就个人而言。如你所说,这对所有族裔都是一样的。
探讨多因素复杂系统的原因是很难的事情。
老柏树 回复 悄悄话 至于坛主说的做研究不以得奖为目的啥的,等于没说。别的族裔大部分人也是一样的,并不是华人独有。问题的关键是这么大的群体,一样的环境,45年了你一个都没有,肯定是有原因的。而了解这些原因很可能能帮到后来者甚至下一代,对这些人本身可能已没有那么大的意义了,too late。
老柏树 回复 悄悄话 @零不是数:不应该都从83年算。83年香港的人均GDP已很高(相当于2013年的13000美金,已进入发达国家或地区行列)并且有很多人移民海外,出国深造改变命运的劲头已没有那么大了,一定要算这时候的港台人的成就,该算上他们的他们的二代(仍有诺贝尔菲尔兹一类的奖,如钱永健,陶哲轩 --- 当然二代的成长环境不一样,样本更小,比较起来很难)。

比较港台(含国民党时期的大陆)及大陆出国留学的前40年左右,最公平,前者从1945年左右到1983年,后者从1983年到2023年(应该是1978年,但为了凑个40年用的1983,算起来我给大陆学人的时间更长,丛78年算,整整45年了)。
solo1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新林院' 的评论 :
中国大陆留学生出来的时候,台湾在美国读基础理论专业的留学生很少。比如我读博士的大学大约有三千外国学生,我在物理系化学系生物系没有见到一个台湾留学生。
而大陆留学生在基础学科的数量上应该高于民国时期的留学生。
林向田 回复 悄悄话 邓小平称改革最大失误是教育。
笑薇. 回复 悄悄话 知道评选诺贝尔奖的程序就不会太在意诺贝尔奖了。
金玉屋 回复 悄悄话 边上一个生物博士说,诺贝尔奖不到一百万美元。
======================================
确实如此。诺贝尔奖不到一百万美元,还是小概率的事。
掏粪挣到几个百万美元,是大概率的事。
年青时还想过诺贝尔奖的荣誉,到了还是视金钱如粪土--掏粪。
新林院 回复 悄悄话 【从1983年开始算,到现在40年,大陆出身(指接受中小学和大学教育的)最后到海外发展的,没有一个拿诺贝尔科学奖,图灵和菲尔兹奖。而从1957年开始,在港台(含国民党时期的大陆)接受教育的,有10人左右拿这些奖,】
同样的数据,看你怎么 spin。
同样的数据,也可以说:
“从1987年开始算,到现在36年,台湾出身(指接受大学教育)的,没有一个拿诺贝尔科学奖;而大陆出身(指接受大学教育)的,则拿到过诺贝尔科学奖。”
然后再列出三条,论证台湾出身(指接受大学教育)的人为什么由于教育体制的原因没拿诺贝尔科学奖。
像这样把条件捏来捏去,最终捏出事先想要的结论,在国际、国内政治界已经是见得太多了,在科学界是不是也很普遍?
零不是数 回复 悄悄话 都从83年开始算才对。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