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赵晓:美国股市震荡

(2025-04-05 16:42:11) 下一个

赵晓(1967年3月12日- ),男,经济学博士,先后毕业于山东大学、南开大学、北京大学。曾任国家经贸委研究中心、国资委研究中心宏观战略部部长、北京大学-世界银行研究员、地产商。被认为是中国大陆最活跃、最有影响的青年经济学家之一。

 

美国股市震荡

政治经济周期的剧烈震荡与不确定性的未来

       一、全球哀号:美国股市暴跌,经济震荡,人心浮动

       进入2025年4月,美国股市迎来近年来最猛烈的下跌潮!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连续两日重挫超2200点,标准普尔500创下自2020年新冠疫情以来最大单日跌幅,纳斯达克更是正式跌入技术性熊市。从纽约到伦敦,从东京到法兰克福,全球主要股市同步下挫,风险资产抛售如潮,人心惶惶,避险情绪急剧升温。

        媒体惊呼:美股“自由落体”,全球资本“连环爆”。

        然而,这轮股灾,并不能简单归因为企业盈利恶化、科技泡沫破裂,或美联储的利率政策。它的核心,并不在经济本身,而在政治。

        二、主导原因:“政治经济周期”的震荡,而非市场泡沫的破灭

        美国市场可能有泡沫,但从基本面看,美国经济仍具韧性。通胀虽顽固但趋于可控,失业率仍处低位,人工智能与半导体产业持续扩张,美股龙头企业盈利未现明显恶化。因此,这轮暴跌,与其说是科技泡沫破灭、技术性调整,不如说是“政治经济周期”的深度震荡。

       所谓“政治经济周期”,意指政治决策对经济周期的主动重构。历史上曾有“沃尔克时代”的紧缩周期,也有里根推动的财政革命、奥巴马时代的“大救市”。这些都表明:当国家层面的政治意志主动介入经济逻辑时,市场运行就会进入一个“非常态轨道”。

       而这一次,推动“非常态”的核心人物,是如同大力士参孙一般的懂王川普。

        三、川普的政治经济革命:先破后立,战略有三

        川普的政策不是寻常的修修补补,而是一场大拆大建的结构重塑。他估计从未打算客客气气地安抚市场,而是主动引爆一切的利空。他就是要戳破“虚假繁荣”的经济泡沫,打碎看似稳定却空心化的经济结构,去除一切不求真务实的政治正确,并从全球层面重新锻造一个“真实、强韧、美国优先”的经济新秩序。

        其战略目标可归纳为三:

        1. 戳破财政泡沫,重建预算平衡

       多年以来,特别是拜登时代以财政赤字拉动消费与资产价格,导致美国国债屡创新高,突破35万亿美元,引发债务危机的巨大隐患。学界普遍同意,这种由财政支撑的繁荣本质是泡沫,是不可持续的。但没有人敢爆雷,川普则是孤勇者——他不惜市场“爆雷”,也要重建预算纪律,再造行政效率,使美国财政重新可控。

        2. 推动“脱虚向实”,重振制造业与中产阶层

        多年来,美国经济日益金融化,制造业外移,中下层被边缘化。川普主张以美元适度贬值+海外对等高关税壁垒+国内减税为工具,倒逼全球资本回流实体产业,推动产业链回迁,重振铁锈带,重建中产基础,从而实现经济红利的再平衡。

        3. 重设全球秩序,以“对等关税”取代自由贸易   川普不认同          战后美国主导、却“吃亏”的全球贸易体系。他提出10%的全球基础关税,并对部分国家加征“对等关税”,特别针对中国与欧盟。他不惜与全球“摊牌”,以期重塑国际经济规则,让贸易秩序更有利于美国国家利益,为此引发了战后80年最重要的世界秩序重整。

        四、大地震与大重构:地动山摇之后的两种未来

        川普全面引爆政策炸弹之后,首先引发了美股暴跌——这,已不仅是金融市场的短期波动,而是政治、经济、货币、地缘等多重重构的交叉地震。

        这种剧变当然可能导致最坏的结果:美国衰退、全球动荡、信心崩塌、资本外逃。

        但,也可能带来另一种未来:摧枯拉朽、大破大立、利空出尽后秩序重构、红利重启。

        历史上,人们曾经历过沃尔克的“高利率阵痛”,也曾见证里根之后美国的中期腾飞。最后的结果都是好的。川普的这场“政治经济大手术”,当然也包含着一种乐观的可能性:阵痛之后,是“美国再造”与“全球格局再平衡”的长期重塑。

          五、历史对比:这次股灾,更像哪一场危机?

          2008年金融危机

         时间:2007年10月 - 2009年3月,耗时17个月

         标普500跌幅57%,道指跌53%

         原因:信贷崩盘+资产泡沫破裂

         恢复:耗时近6年,才重新站回高点

         

          2020年新冠疫情

          时间:2020年2月中 - 3月下,仅1个月

          标普500跌幅约34%,道指37%,纳指30%

          原因:卫生突发事件+流动性恐慌

          恢复:标普5个月收复失地,纳指更快创历史新高

 

          2025年这次暴跌

        跌速接近2020年:是一次由政策触发的“人为引爆”;

        震源深度接近2008年:所涉及的,是全球经济体系与政治秩序的主动重构;

 

       不确定性高于以往:市场无法再依赖“无限QE”托底,必须面对结构重整的真实冲击。

        六、不同判断,不同选择

        这场震荡,是我见到的二战80年来,最罕见、最重大的“政治经济周期性冲击”,其烈度可能超越2008年,但逻辑又不同于2020年。

       我说过,川普压根就没想过要讨好世人以及稳住旧世界,而是要“拆旧建新,重塑秩序”,或者说“大破大立,先破后立”。股市暴跌,不过是这场地震中最直观的前兆而已。

       那么,这场危机,究竟是终局的开始?还是新局的前夜?这就考验每个人的认知和判断了!

        如果你认为这是美国盛极而衰的起点,那“割肉离场,关灯吃面”或许是最安全、理性的选择;

         如果你认为这是系统重启、大破大立的起点,那这场股灾,或许正是二战以来罕见的长期布局良机,过了这山,你再也买不到这么便宜的美国股票了!

        市场,从来不会提供安逸,只留下选择与判断。

        而未来,属于“山呼海啸”中远见卓识+正确行动者。

        祝福各位!

[ 打印 ]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